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分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01.181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CT肺动脉造影、MR诊断肺栓塞效用。方法 开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6年7月,方便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肺栓塞患者115例,采用MR、CT诊断。 结果 MR肺段动脉显像成功率95.8%(2 534/2 645),高于CT 87.4%(2 311/2 645),MR诊断敏感性100.0%、特异度97.6%高于CT诊断62.2%、75.6%,MR诊断完全栓塞、部分栓塞检出率分别为97.3%、96.5%高于CT 诊断89.0%、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诊断肺动脉栓塞效果更好。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CT;MR;肺动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a)-01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MR utility. Methods To carry out prospective studies,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6, Convenient selection zhalainuoer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Hulun Buir Inner Mongolia, 115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atients,using MR, CT diagnosis. Results MR pulmonary arteries imaging (2 534/2 645), the success rate was 95.8% higher than that of CT 87.4%(2 311/2 645). MR sensitivity was 100.0%, specificity was 97.6% higher than that of CT 62.2%, 75.6%, MR in the diagnosis of complete embolization, partial embolization rate was 97.3%, 96.5% higher than CT 89.0%, 56.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R diagnosis pulmonary embolism effect is better.

[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CT; MR; Pulmonary angiography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臨床常见的血管栓塞症,是急诊科常见的严重原发病,也是常见的住院并发症。肺栓塞危害极大,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死亡率约为30%,仅美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于肺栓塞,及时获得介入、溶栓治疗可将肺栓塞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1]。肺胸部CT、MR是诊断CT的主要方法[2-3]。该次研究试以2013年1月—2016年7月,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CT肺动脉造影、MR诊断肺栓塞效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以突发性呼吸困难、胸闷等类似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可疑的间接证据,如存在诱发原因,包括恶性肿瘤、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排除心力衰竭等其他类型原发的心肺疾病;②首次发现,未进行过抗凝、溶栓治疗;③可耐受,可配合检查。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②年龄<10岁,无法进行检测;③拒绝进行MR、CT诊断。入选对象115例,其中男66例、女49例,年龄14~87岁、平均(57.4±15.6)岁。临床表现:纤维蛋白原阳性104例,呼吸困难92例、胸痛80例、咳嗽67例、烦躁12例、晕厥2例。

1.2 方法

1.2.1 MR检查 采用1.5SontataMR 扫描仪,先进行肺动脉血流成像。获取最佳的肺动脉瓣短轴平面,采用FLASH梯度回波血流测量序列,获得最佳平面振幅、相位。TR68,TE3.2,层厚5 mm,带宽391像素/Hz,采集窗85%心动周期,20 s内采集完毕。

1.2.2 CT检查 选择双源64排螺旋CT,仰卧位,足先进,双手过顶。扫描范围:胸廓入口至肋隔角,先行常规胸部平扫,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 mA,层厚5 mm。而后进行肺部增强扫描,参数管电压140 、180 kV,自动调节模式,采用Bolus-tracking技术触发,阈值80 U,肺主动脉干触发点,扫描时间4~6 s。

1.3 观察指标

CT、MR检查敏感性与特异性,对不同级别的肺栓塞检出率。MR诊断阳性、阴性者,肺实质信号强化变化率、峰值时间、肺动脉干血流峰值、肺动脉干血流平均速度、肺动脉干单位时间内流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5例患者,MR显像出具有诊断价值的肺段动脉共2 534处,占95.8%(2 534/2 645),CT检出率87.4%(2 311/2 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对象,其中最终诊断为肺栓塞74例,完全栓塞血管段73段,部分栓塞57段。MR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度高于CT,完全栓塞、部分栓塞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者肺实质信号强化变化率、肺动脉干血流峰值、肺动脉干血流平均速度、肺动脉干单位时间内流量低于阴性者,峰值时间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CT计算Liliana栓塞指数可评价肺动脉栓塞严重程度,信效度较好,但限于技术缺陷,其对部分血管段显像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无法配合检查,有报道显示其对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右肺上叶前段、右肺中叶内侧支、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等成像质量相对较差[4]。该次研究中,CT对完全栓塞、部分栓塞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9.0%、56.1%,提示其对部分栓塞的敏感性较差,可能是造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MR技术发展迅速,模式众多,设备性能不断提高,用于诊断肺栓塞的方法包括MRA、MRI/MRPP等,敏感性、特异度明显提高[5-6]。该次研究中MRI诊断敏感性100.0%、特异度97.6%高于CT诊断62.2%、75.6%,MR诊断完全栓塞、部分栓塞检出率分别为97.3%、96.5%高于CT诊断89.0%、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项基于19项研究1 497例对象的Meta 分析显示,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度分别为0.79(95% CI 0.75~0.83)、0.90(95%CI 0.87~0.93),而MR评价PE的敏感性分别为0.54(95%CI 0.48~0.60),特异性分别为0.98(95%CI 0.96~1.00),MR诊断结果与该次研究相近,CT诊断略高于此次研究89.0%、56.1%,可能与纳入标准差异有关[7-8]。

MR最大的优势在于显像更加清晰,3D CE MRPA技术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该次研究中MR肺段动脉显像成功率95.8%(2 534/2 645),高于CT 87.4%(2 311/2 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较高水平。MR诊断肺栓塞的效用受技术类型、仪器设备的性能影响较大[8]。Gupta等[9]认为采用3D CE MRPA诊断肺栓塞,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96%,与该次研究基本持平。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实时MRI成像诊断的效用相对更好,不受病人的呼吸运动、配合影响,在急诊情况下也可获得较好的显像质量。

MR还可进行大量的定量分析,该次研究中肺栓塞阳性与阴性者MR诊断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者肺实质信号强化变化率(5.1±2.1)%、峰值时间(16.3±4.2)s、肺动脉干血流峰值(49.3±14.5)cm/s、肺动脉干血流平均速度(14.6±8.2)cm/s、肺动脉干单位时间内流量(83.2±24.2)mL/s,不同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参数与栓塞的部位、是否为完全阻塞等有关。相较于CT,MR无辐射,患者接受率高,可获得质子密度、血流等信息,用于定性诊断,可确定病变性质、分析栓子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可选择的技术模式多[10]。

綜上所述,MR诊断肺动脉栓塞效果更好,可作为急诊可疑肺栓塞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霞,杨惠钧.肺栓塞误诊为心绞痛1例[J].临床教训,2012, 14(299):299-300.

[2] 李朝红.64排螺旋CT造影对肺栓塞表现和严重性判断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2):212-213.

[3] 李立,钱伟军,刘芳.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2,31(4):184.

[4] 陈秀梅, 卢新政. 2008 年欧洲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9,30(3):361-364.

[5] 李俊君,杨新官.64排螺旋CT肺CTPA成像低剂量造影剂的应用研究[J].华夏医学,2014,25(2):221-222.

[6] 张凤敏.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8):155-156.

[7] 周璐,范占明,张兆琪,等.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的 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13(4):408-414.

[8] 黄鹤龄,王叶舟,曾向军,等.病例149:73岁男性气喘并右心增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991-994.

[9] Gupta A, Raja AS,Ip IK, et al.Assessing 2 D-dimer age-adjustment strategies to optimize computed tomographic use in ED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J]. Am J Emerg Med,2014,32(12):1499-1502.

[10] 姚力,刘现亮.肺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04-208.

(收稿日期:2016-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