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人本管理探讨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分析,将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认识与管理中的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人本管理的实质和创新之举。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力价值 人本管理

劳动价值理论即劳动力商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断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今天全面认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不仅可以完整和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从管理层面上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当中,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就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 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满足适合资本主义生产需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此外,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劳动力之所以成为特殊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其它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属性(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属性而言),其他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过程,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普通的商品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了,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商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和极高的培养效率。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得越好,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大。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构成来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全部归劳动力的所有者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构成了资本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一部分被劳动力雇佣者占有以外,大部分形成国家收入变为社会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劳动力商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不仅如此,对劳动力的培养效率也是很高的。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对劳动力的培养多花1美元,就可以提高产出5—8美元,这种回报率,是其他任何投资都不可比拟的。

如何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笔者认为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可以有效地实施和解决。当今国际管理的最新趋势之一是以人为本,其含义是从满足人在生存、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出发,调动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发展兼顾员工发展,通过制订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方式,以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的格局,这就体现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实质。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来说,人本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一)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

传统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性管理,它认为人生存的目标,就是获得最大的报酬。列现代员工而言,工作的主要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员工“价值体系,,中所推崇的那部分价值。员工是否能够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该项工作,取决于该员工价值体系对这项工作的认同程度本管理,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可以基本了解员工的价值体系,通过观察他对突发事件和对影响自己利益事情的态度,来进行判断。

(二)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

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莫不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员工发展,去追求卓越才是企业成功经久不衰的秘诀。人性在断进步的因素。人类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五个等级,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管理相信并关注上述关于人的各种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员工的喜怒哀乐,关心员工的生老病死,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四)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激励在管理中广泛采用,并切实有效。人本管理,就其职能而言就是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五)人才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开发,作为企业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充分发挥人的才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随着企业改革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增大以及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及时地考虑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

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创新理念,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模式,企业更应在对劳动力价值及使用价值的理解之下理解人本管理及其实质,如此才能对企业发展的成功带来更大的效益。

三、人本管理的实质及管理创新

首先耍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掌握人性的实质。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越来越大,从而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在企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根据上述分析,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如何在实际中更好地实施人本原理,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努力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

作为管理主体的企业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承担着创造决策的职责承担着经济创新的角色,承担着科学管理的职能,承担着资源配置的责任。实践证明,企业的好环和企业领导者素质的优劣有关。西方经济理论更是强调企业家才能在四个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坚持人本管理观念,首要的是解决企业领导者素质提高的问题,这样才能把人本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经营过程的始终。

(二)加快建立有利于用好现有人才的动力机制

企业要发展,就要牢固树立“人才为本”的观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才;就要新生人才、保护人才、留住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管理中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从经营角度来说物质激力要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亦应增加对劳动力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投入。同时,“精神动力”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包括个人对工作的兴趣、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到他人的尊重等。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一项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此外推行积极成功的企业文化,激发人才的向心力。

(三)重视人本管理的创新

树立“知识管理’’思想,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的创新。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这种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当今对知识的创新、获取与经营,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这样,人力资源中的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企业关注的重心,对国际上已有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企业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所付出的代价的比较,成为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企业人本管理就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突出人本管理的知识意识、共享意识和效益意识。此外,实施个性化管理,体现人本管理方法的创新。虽然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本管理的重心,但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创新成果的占有,还需要全体员工密切配合,即需要团队精神来实现。建立共同愿望,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求的各类员工依据他们在企业内的不同作用进行个性化管理(比如对不同员工实行不同的招聘方式,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等),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从而促进员工对知识创新成果占有的需求。

总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之于人本原理管理在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 宋涛《政治经济学》(第八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第三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5] 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张艳菊(1971-)女,陕西西安人,甘肃政法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