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学生自测健康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1.0)对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其性别、年级、专业、学习时间、上网时间、体重指数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SRHMS量表总分为(339.28±41.19);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男生为(144.90±11.41),女生为(142.73±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级、专业、每天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其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每天学习总时间不同等级的学生在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每月生活费不同等级的学生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BMI的学生在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SRHMS量表总分与每天学习总时间、每天上网时间和BMI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性别、学习负担、每天上网时间和BMI等是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自我检查;健康状况;对比研究;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R 161.3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41-03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elf-Rated Health States Among Students in Tianjin Medical Unversity/XIE Juan, LIU Li, MIAO Ru-juan, et al.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health. Methods 878 medicos were investigated by SRHMS 1.0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sex, grade, specialty, daily study time, daily online time and BMI.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RHMS was (339.28±41.19). The score of mal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subscale was (144.90±11.41), female students"was (142.73±11.36, P=0.001).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medicos with different grades, specialties and daily online time. The daily study tim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 score of physical health subscale (P=0.012), and cost of living per month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n score of social health subscale (P=0.001).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subscale and SRHMS among the different level of BMI.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daily study time, daily online time and BMI were significantly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for score of SRHMS (P<0.01). Conclus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edicos"mental health are sex, study burden, daily online time and BMI.

【Key words】 Self-examination; Health status; Comparative study; Students, medical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自测健康是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自测健康已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1]。许军等[1]建立了适合于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为了解非患病医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医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其健康状况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信息,使用该量表对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量化评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 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常规体检和医院的诊断记录,排除有明确疾病诊断的学生。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专业一~五年级学生878名。年龄最小17岁,最大26岁,平均(21.34±1.83)岁;男生424名,女生454名;专业分布为临床医学17.4%,预防医学18.0%,生物医学15.6%,医学影像16.4%,法学16.1%和护理16.5%;各年级分布为一年级20.2%,二年级20.0%,三年级19.8%,四年级19.9%,五年级20.0%。

1.2 方法 在学校团委和班导师的协助下, 调查员分别对被抽取的医学生采用现场发放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 采取相对集中、独立填写、现场监督、统一回收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体格检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02份, 回收902份, 实际回收率为100%。回收的902份调查问卷中, 所有项目均被完全填写的878份, 调查表的完成率为97.34%。调查问卷回收7 d后,又从研究样本中随机抽取60人进行复核,比较前后问卷填写的一致性,一致性为99.56%。

1.2.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2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即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原籍所在地等)、经济状况、家庭状况等;生活方式、学习状况、体力活动与锻炼、个人嗜好、饮食习惯等;个人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家族成员现病史、既往史等。第二部分为自测健康量表,采用SRHMS 1.0版本,SRHMS由48个条目组成,具体指标包括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

1.2.2 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

1.3 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结果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 选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测健康测试结果 SRHMS测试结果表明,男女生的身体生活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认知功能、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等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身体生活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认知功能等得分为男生高于女生,而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等得分为女生高于男生。见表1。

2.2 医学生不同特征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2.2.1 年级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5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均以二年级学生得分最低,五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见表2。

2.2.2 专业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6个专业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均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得分为最低。见表3。

2.2.3 学习时间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按照每天学习总时间(含上课节数)将学生分成5个等级,各等级学生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每天学习总时间≥12 h学生的得分最低。见表4。

2.2.4 上网时间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按照每天上网时间将学生分成4个等级,各等级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每天上网3 h以上学生的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最低,其余指标均表现为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而出现下降的趋势。见表5。

2.2.5 每月生活费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按照每月生活费将学生分成6个等级,各等级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2.2.6 BMI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2],即体重指数(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体重,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调查的医学生中体重过低者占15.0%,正常体重者占73.1%,超重者占9.5%,肥胖者占2.4%。不同BMI的医学生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医学生的4项指标得分均为最低。见表7。

2.3 ZCZT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进一步以ZCZT为应变量,以每天学习总时间、每天上网时间、每月生活费和BM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医学生ZCZT与每天学习总时间(r2=0.040)、每天上网时间(r2=0.052)、BMI(r2=0.062)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

3 讨论

SRHMS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4],是健康测量的一个有效工具,从定量化的角度能够直观、准确、全面地反映自测健康的内涵,而且SRHMS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5],便于了解个体健康状况在躯体性、心理性和社会适应性等3种表现类型上的归属,有利于探讨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人群或个体健康状况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信息。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高等院校体育卫生工作逐步得到加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6];但是大学生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是心理卫生问题高发群体[7],大学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检出率较高[8],女生高于男生[9]。本研究表明,医学生自测健康量表总分高于一般人群(ZCZT=311.97),其中身体生活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分,认知功能等得分为男生高于女生,而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等得分为女生高于男生,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杨云滨等[10]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群的自测健康量表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董婷婷等[11]研究男生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高于女生,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5个年级学生的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项指标均以二年级学生得分为最低,五年级学生得分为最高。就不同专业而言,所调查的6个专业在4项指标得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各项得分为最低。年级和专业对量表得分的影响,可能与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关,医学生二年级是学习专业基础课课程最多的1 a,而四、五年级则以实习课为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比其他专业略为严重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每天学习总时间(含上课节数)不同使各等级学生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每天学习总时间≥12 h学生的得分最低,这部分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较长,从不坚持锻炼身体的比例最高占45.0%,这可能是导致其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网络成瘾和计算机综合征等健康负面影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2-13]。每天上网时间不同使学生自测健康4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应该对医学生上网时间给予合理干预和积极引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每月生活费的不同导致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得分最低。进一步分析显示,这部分学生中来自乡镇的比例最高,占60.0%,而每月生活费其他等级的学生中来自乡镇的比例均在45.6%以下;这部分学生的生活费全部或部分来自勤工俭学的比例也最高(45.7%)。他们自我独立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而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较贫乏[14],可能是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最低的主要原因。

BMI异常会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5]。SRHMS测试结果显示,不同BMI的医学生在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医学生的4项指标得分均为最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提高肥胖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

4 参考文献

[1] 许军,王斌会,胡敏燕,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 9(1):65-68.

[2] 陈春明,孔灵芝,主编.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3] 许军,李博,胡敏燕,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的信度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 11(3):341- 343.

[4] 许军,解亚宁,李博,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 V1.0)的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2, 6(14):2 082-2 085.

[5] 许军,王斌会,徐恒,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 382-8 386.

[6] 李志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2-45.

[7] 葛吉生,高全,孙海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及应对策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33.

[8] 任华能,杨小青,张金沙,等.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53-954.

[9] 吴泽俊,张洪波,许娟, 等.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32-234.

[10]杨云滨,许军,王斌会,等.一般人群自测健康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 9(2):87-90.

[11]董婷婷,卫平民.某高校医学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试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5, 16(4):10-12.

[12]闵娟.计算机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853-854.

[13]张金沙,周顺祥,马维平.医学生上网健康负效应干预的近期效果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 27(11):938-939.

[14]陈月婷,张敏霞,张旺清,等.在校大学生贫富差距及其影响的调查与研究.高教探索,2005( 1):88-90.

[15]柏杨,顾新红,倪伟.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2005, 41(2):138-139.

(收稿日期:2007-05-22;修回日期: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