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未来

摘 要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业由国家垄断逐步发展为多家运营商共同竞争的局面。针对这一时代进程,电信业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最近几年,对于电信业的教学现状的分析,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提出改革也越来越迫切,对于未来电子信息教学的展望是我们获得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电信教学 现状 改革 展望

一、 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现状

电子信息专业的核心課程分为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便于学生在某一个电子信息领域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便于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就业。与此同时,还开设有选修课程,学生在主修核心课的同时,可以学习其它感兴趣的东西。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课程会造成交叉重复的教学,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目前选用的专业核心教材多为国家规划使用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颖性,但是核心课程之间的联系梳理规划的并不是很清晰、相互连接和承接不是很流畅,很多大纲中重叠交叉的知识点没有及时修订过来。

此外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学生只看到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不能及时的从外界获取知识,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狭窄。同时,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能实时的动手操作,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太过于重视理论性的培养,不注重学生的应用型的培养。在平常的教学当中,学生不能实时的了解当代如今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现状。学生会产生疑惑,从而会产生怠慢学习的态度。而那些敏而好学的学生又不能实时的获得更多的电子信息知识。这样使得整体的教学难以维持一个高的学习氛围。

另外,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考察方法过于单一,往往以每学期期末试卷库考试为主,这样的抽查方式过于简单,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应该更多的从平时的学习中取考察。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热情。

二、 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改革

首先,现在大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同于以往的高中式的应试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更多的注重交流,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是纯粹输入式的教学而是平等探讨式的教学。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理论性的推导上面,会让学生对于其真正理论的使用性价值产生怀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去演算和推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老师可以采用案例式的教学,由教师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案例,然后由学生先思考如何去发现和解决实际应用的实际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发的去解决问题比由老师去讲授解决问题,学生更加容易掌握。

其次,试验内容多改革创新,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以新旧知识的结合,采用过渡性、适时性的引进现代的电子的专业技术。让学生从实践中去弥补对于操作知识的短缺,使得学生进入工作后更加快速的融入工作。与此同时,让学生注重思考,多分析,多探讨,学与思相结合。

再次,学生的教学还应该和国际接轨,学生不仅仅要了解和掌握现有的知识,更加应把眼界放到开阔的国际市场,学校应该开设专业外文核心课程,比如医学有医学英语,那么电子信息专业也应该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来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更多的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考察不再以每学期末的考试为主,而应该把眼光放开阔,平时多开设实验课,这些成绩都可以去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范围,让学生更加均衡的发展。

三、 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展望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电子信息越来越面向国际化,细节化,生活化,这对现在的电子信息的教学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现在不能在教学上停滞不前,这样电子信息的教学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学生学习的东西很难在工作得到实际的用途。不过现在人们对于社会的进步不是消极的态度,而是积极的态度,人们也迫切的希望在电子信息教学方面做出进步。

现在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会与时俱进的更新,随时保持和社会的现代化接轨,教材也慢慢开始注重实际的应用,但是也不缺失理论性的推导。在教材知识点重复方面人们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尽量不让教材的知识点重复,力求做到知识点衔接连贯。学校也慢慢越来越多的在做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理论的实际应用。学校师资配备越来越专业化,老师上课的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现在加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的方式上获得比原来更多的课外知识。虽然现在电子信息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弊端,不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慢慢调整,一切都会朝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在电子信息也发展的当代,让中国的电子信息获得强有力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马增强,王永强,任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孔英会,戚银城,项洪印,等.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刘守宗,黄明湛.与专业相结合探讨工程数学教学模式[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

[4]居玮.谈对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

[5]段文燕,常建刚,侯蕊.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