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达成手段的思考

摘 要: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区别于一般教师与学生间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具有平等的真实性、互动的亲密性和教育的主旨性。学校应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具有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培养亲和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来提高辅导员对于师生关系建设的作用力,实现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

关键词: 师生关系 辅导员工作 价值 达成手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又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也是研究教育现象向来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众多的教育家与学者对师生关系展开了多方位的研究。有研究师生关系中的主体构成与特征的,从单主客体到双主客体,再到“我—你”关系说等;有研究师生关系类型的,认为学校中现实存在着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的;有基于哲学认识论视角、伦理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管理学视角、文化生态视角甚至经济学视角研究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的;有研究师生关系的制约因素,认为师生关系既受制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又受制于教育教学的规律等内外制约因素的;有研究师生关系模式的,认为有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师生交互作用模式、班级师生关系模式等;有研究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价值的,是教育过程的条件、是教育评价的指标、是教育价值的内在涵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社会信息制造与传播呈现出数字化与网络化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收费就学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方式,等等,使得社会与学生看待高校与教师的态度发生重大改变。究竟教师与学生可能与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呢?高校辅导员该如何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在工作中的价值,并且通过实践努力以促进其价值的达成呢?本文对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达成手段进行思考。

一、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状态分析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从业务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楼)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通过班级管理与建设、学风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从而使辅导员工作成为全校学生工作甚至全部工作的基础。按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按1∶200的比例配备。

从对辅导员角色、职责要求、工作内容和途径来看,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内的一种专门职业,但同为高校教师身份的辅导员与任课老师在师生互动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别。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凭借党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大学生发展自身的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的教育活动中,以锤炼个性、磨砺品性,其工作贯穿于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关乎成长的方方面面的事务与问题处理中,工作地点包括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办公室等校内外所有学生工作可能与需要涉及的地方,工作时间又几乎是全天候的。而任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则主要在课堂、实训(实验)室,通过课程内容与学生互动,注重的是学科或专业的知识、技能与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互动状态呈现以下特点。

1.平等的真实性。当人们开始发现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达时,当人们看到不仅“生存性问题”而且“存在性问题”同样对个体和社会构成威胁时,当人们更为关注意义的构建和生命的开拓时……每个人有必要用“我-你”关系看待同伴,也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意义世界[1]。尽管教师与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种类,但是他们作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通过平等性的师生交流,个体经历着相互的主体性,个体的意义也因此而丰富和建构。因此,直面这些正处于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探寻个人存在价值的大学生的辅导员来说,不通过课程媒介而与学生开展直接的互动,两者的人格面对面。于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呈现出人格的平等性,在辅导员开展的学生工作过程中,究竟学生被现实地置于何种地位与状态,师生间话语权的呈现方式、沟通态势、彼此在互动中感受到情感状态、相互间的责任感牵动等,都时时刻刻地考量着师生间的平等性。究竟平等是落实在现实的行动里,还是挂在口头的言辞里,在师生互动中平等的真实性将得到直接的考量。

2.互动的亲密性。有人说,在大学里,一门课程就有200多人听,老师很难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甚至很难记住到底哪些人选了这门课。老师布置作业、批改论文与给出分数,可是学生和老师却彼此疏远。当学生上完课,他们又被其他同样没有姓名的人所取代。“现在的师生关系反而只在媒介的学校上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完全不发生关系”。这样的师生互动状态所形成的师生关系令人担忧,有人提出要警惕《教师是陌生人》的蔓延。“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2]。辅导员要开创这么一个共同体的空间,必须与学生互动,但此时的互动对象主要涉及自己的一百多个学生,互动的起点与中心也在于学生的状态,互动的过程更具认知色彩、情感色彩、个性色彩,互动的作用更显示情景性和弥散性,互动中的共享共创将成为互动深化的表现。因而较一般教师来说,辅导员与学生互动有更强的亲密性。按照交往德育论的观点:“大学德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生命的精神交往的社会活动,理应着眼于、落脚于日常生活行为和交往实践,拟交往化、生活化、社会化和个性化。”[3]辅导员展开德育,与学生亲密交往是必然方式。

3.教育的主旨性。师生关系也是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但随着对教育目的与价值认识的拓展,教育的意义并不限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可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教育的意义在于师生并不只是借着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而是因共同围绕、追寻“伟大事物”[4]而结合在一起。这个“伟大事物”就是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提高境界、升华生存的“美好和真诚”的生活探究。诚然,我国辅导员岗位从1951年《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开始设立,到2006年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而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都对辅导员工作的教育目的指向性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如若把教育的主旨定位在“精神相通、心灵沟通、视域融合”,关注生命意义的实现与超越的话,师生关系将更为神圣。

二、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

辅导员与学生互动所呈现的不同于一般师生互动的特点,使两者之间构筑的师生关系较之其他的师生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工作的目标追求。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将直接投射出师生追求的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状况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对直接与学生面对的辅导员来说,交往平等、互动生动、相互滋养的师生关系本应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努力方向,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目标,来督促、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纯正师生互动的人道本质;不断提升生命意义对教育思想的积极作用,使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发挥出导向、凝聚和目标的作用。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可以凭藉的影响力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在尊重与信任的气氛中,人有一种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发展的倾向;如果咨询师能够走进一个人的核心世界,就建立了一个值得信赖的积极的中心;人是有能力的,能自我导向,能有效且丰富地生活[5]。心理咨询就认为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构成了来访者进行改变的中心。“亲其师,信其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地影响到双方的互动状态与发展倾向。只有充分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在辅导员工作中的意义,在互动中努力发挥师生关系的现实作用,辅导员才能让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有益的教育资源。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与学生有益的成长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人格成长的教学活动中,辅导员是不可能对专家开发的德育课程进行线性的演绎的,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习也不再是接受,而是生活、生长的过程,不是等待观望,而是参与和探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体验将成为师生相互间真实生动的情感、认知的历程,成为人生成长的土壤。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体会互动带来的精神与情感的愉悦,品味良好关系的发展历程,丰富人际经验。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行动要点

辅导员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现实校园生活中,两者间的关系并非朝积极的互动方向发展。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的师生关系不容乐观[6],只有8.3%的大学生表示与老师的关系密切,另有16.0%的大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一般,而表示与老师关系疏远的大学生则占调查大学生的70.4%之多,更有5.3%的大学生与老师或个别老师关系僵硬。有调查进一步表明,辅导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很少成为学生求助的对象,对其求助的可能性远在同学朋友、学生家长之后。有效培植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而且是专职辅导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

1.培养亲和力。辅导员的工作决定了辅导员要与学生的个体与群体相处相伴,教育的理想本身又蕴涵了对人的潜能发展的无限期待,如何在校园生活中体察到教育的契机?如何将自己真切地融入到个性与个性、情感与情感的融合中?如何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达成教育的理想?辅导员的亲和力是关键因素,即辅导员在与学生相处时表现出的亲近意愿和亲近行为的能力。有的辅导员社交能力很强,但是他与学生的交往并不投入;有的辅导员很愿意与学生相处,却每每给学生带来不愉快。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必须培养真诚、谦和、积极的姿态,借鉴一些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如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给予真诚的赞赏和感激;引发他人心中的渴望等,在实践中培养辅导员与学生的亲和力。

2.培养执行力。辅导员工作的执行力,是指辅导员贯彻学院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能否正确解读工作要求,权衡、筹划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工作要素,展开并控制行动环节、步骤等,成为辅导执行力强弱的具体体现。通过实践严、实、快、新四要诀,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个人的执行力。当然,培养辅导员的执行力,还要注重培养辅导员整体的执行力,以形成学校系统的执行力。可以通过建立起经层层分解的任务目标系统、岗位的职责(突出关键职责的)系统、执行效果的检查质询系统和执行结果的考核系统,以加强并改善辅导员个人及团队的执行力。

3.培养创造力。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学生状况、教育管理的要求、可利用的资源条件、自身的认识与期待等要素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在开展现实的工作时只能对已有的方案经验作借鉴参考,绝不可能照搬照抄。能否根据现实的状态去选择、去组合行动,取决于辅导员能否积极地开展思维,分析判断,以产生面对当前问题的新认识、创造新方案,这种能力即为创造力。创造力是需要也是可以被培养的。对工作对象、状态、条件等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不断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在遇到问题时,多角度审视、更宏观分析、微观剖析,加上主动思考的独立精神,在工作中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机制等都可以成为辅导员创造力的具体表现。

四、结语

辅导员工作是人与人交往的工作过程,需要认识与情感的真实投入与互动;辅导员工作是助人自助、自化化人的工作过程,需要辅导员们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共同追求心灵觉解的过程中,去开启智慧、去润泽生命[7]。

参考文献:

[1][美]奥兹门,克莱威尔著.石中英,邓敏娜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33.

[2][美]帕默尔著.吴国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91.

[3]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7.

[4][美]帕默尔著.吴国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107.

[5]郑希付.心理咨询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1.

[6]高湘萍,崔丽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12.

[7]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