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海信的「非传统」加减法


  “这次发布会前有同事建议你穿T恤衫出场吗?”“有啊,我不理他们。”周厚健对记者温厚地一笑。
  还是那个他。
  4月17日,北京,千禧大酒店,这位海信集团董事长出现在海信VIDAA TV上市发布会的现场,依旧是衬衫西服领带,一如既往地稳健又略显保守。
  两年前的2011年5月,同样是在北京,周厚健宣布海信的智能化战略之前,海信内部的同事曾建议他穿牛仔裤、黑T恤出场,甚至给他做了一套包装方案,但周没有同意。
  这样的建议并非毫无缘由,就连周厚健自己也认为现在很多传统企业的“传统”二字要加上引号。在海信,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来自互联网的人加入这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自2000年开始,海信就不断在做人才的加减法。在周厚健看来,唯有人才能让企业增值。海信要转型的重中之重就是人,正是不断补充进海信的新鲜血液,推陈出新,才引领了海信的智能化反转。
  在“人”的支持下,周厚健认为海信已经有了革命性的技术。在电视行业纷纷智能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涌入电视制造行业大军的今天,56岁的他继续在海信内部做产品线的加减法的同时,也踌躇满志地带领智能电视行业做起了减法,要以极简电视引领一场新的革命。
  不断引进和淘汰坚持在海信做人才加减法
  在过去一年里,海信从欧、美、日、韩以及台湾地区引进核心人才51人,不断补充海信的新兴产业以及核心技术动力。但新鲜血液还不够多,周厚健说:“海信今天在做这个事(引进人才),明天还要做这个事。”
  周厚健像刘备,不断招揽天下英雄齐聚海信。他告诉记者,海信的人才主体是培养,但是引进很重要。
  自10年前亲自牵头构建海信的人力资源体系开始,周厚健就在不断反思,海信国有体制与人才激励机制之间很不合撤,集团过去人才寅吃卯粮的时候太多。
  通过反思,这些年,周厚健尤其注重到北美、欧洲等地招揽人才,每年都放手让高管们去海外开恳谈会,讲故事,寻人才。他不遗余力地助推人才“引进来”战略的落地。
  他认为自己的观念不新,所以要从互联网公司引进更开放的人才。他甚至不放过每一个亲自说服和引进人才的机会。海信首席科学家黄卫平、“海信智能电视第一人”简志敏就是被周厚健亲自招揽进海信的人才。在这个“刘备”身边,聚拢了一众帮海信“传教”的兄弟。黄卫平历时一年从盛大挖过来了如今在海信互联网运营中心抛洒热血的高雄勇。
  如今,在海信的团队里,一些是土生土长起来的,一些是从外面引进的,但后者比例更大。周厚健告诉记者,大家已经融为一个整体,感觉不出来哪些是引进的,哪些是培养的,“大家都是以一个目标来为海信工作的,所以说海信对人才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很高的,实际上这是在行业里面必须要有的。”
  在周厚健看来,海信7万名员工的紧凑度可以达到70分了。他不断指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有良好的机制、好的氛围。
  海信内部曾有员工长期加班,周厚健了解之后立即做出了批示,要坚决控制基层员工的加班时间。他认为这就是机制、氛围。他的案头每天都有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大事小情,但他认为这一切还是太慢了。
  周厚健待人宽厚的同时,也在海信内部坚持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海信有一条实施了多年的集团干部淘汰制,每年淘汰掉5%的人。
  “这很重要”,周厚健说,淘汰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基于海信内部360°考评下来的结果。通过淘汰制,海信也在做人才的减法。
  “在体系平衡时要严格评量出体系资源的情况。”周厚健说。海信集团下有很多公司,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长后备队伍也很强大。在选择干部尤其是选择人力资源部长的队伍时,海信不要那些冠冕堂皇的条件,而是更注重实际的考量,比如人要善良、要有同情心等。
  砍掉坏利润智能反转背后产品线的加减法则
  周厚健认为自己是保守的,但海信的其他人是不保守的。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会充分采纳同事们的意见,竭力让海信这家老牌的制造企业更酷、更炫。
  他最近几年做的事是把用电脑的年轻人拉回到电视前。正是基于此,周厚健也主导了海信集团产品线的调整。
  海信从10多年前开始部署数字化、网络化,后来他们又补充上了智能化。周厚健更愿意做未雨绸缪的事情,比如储备人才、开发产品等,他看重的是持续经营。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周厚健引领海信这几年在不断地自我革命。他们减掉了很多产品线,比如简单的、配套的企业,线圈的生产公司等,也新上了很多产品线,增设了多媒体公司、通信公司、传媒网络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等。
  “该减就要减,因为它已经进入了利润率获得很低的一个利润群了。”周厚健说。
  最近他做的另一件事情,是在海信内部整顿坏利润。“今天盈利了,但是里面有一些坏的利润。”周厚健认为,要把产生坏利润的行为坚决地摒弃掉。
  为此,周厚健正打算在海信建立一个信息化的模块,大家都在上面投诉身边的坏利润。海信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机制,从基层反映调查做起,持续地整顿下去,令海信的坏利润越来越少。“海信的方向是零容忍。” 周厚健说。
  近年来,海信不断地进行海外并购,和其他企业合作,其中包括很多新兴产业、互联网公司等。周厚健说,如果不去改变,最后的结果是海信不会成为一个制造企业,而成为了一个加工企业。他不要这样的结果。
  不断地融合,不断地加减,10年、20年后海信最终会不会变成互联网企业,周厚健认为很难讲。
  不过,他现在已经悟透互联网的思维。
  用“减少”实现“简单”智能电视新“极简”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