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岭和曾经的轻骑帝国


  “踏上轻骑,马到成功”,“潇洒木兰,伴你一生”,与这两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一道,济南轻骑集团董事长张家岭曾经红极一时。而把轻骑从2000万的摩托车厂扩张成拥有三家上市公司、150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造系运动的先行者,“国王”张家岭和他开创的“轻骑帝国”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然而,颇为戏谑的是,张家岭在轻骑上并没有马到成功,年过花甲而身陷牢狱的凄凉晚景也难言潇洒。
  2007年年初,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岭被济南市有关部门“双规”,新中国摩托车发展史上的一代枭雄最终暗淡落幕,相对他登顶时的迅捷,市场更诧异他的陨落速度。张家岭是经济转轨期,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决策机制不健全的又一个悲剧。
  
  逝去的辉煌
  
  1984年,张家岭离开工作多年的济南缝纫机厂,就任轻骑的厂长,当时他面临的情况是:企业资产仅为2000万元且负债率为100%;产品因生产技术落后、造型简陋、声音难听被人称为“黑老鸹”;行业排名由曾经的第一位滑落到第六位,企业资金困难,生产难以为继。
  一大堆的难题摆在了张家岭面前。经过缜密的调查分析后,张家岭认为,摩托车产业是中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轻骑有理由再度辉煌。他几番走访省、市两级政府并召开轻骑员工大会,向他们描绘了一个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光辉未来,描绘了山东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前景,斥巨资从日本引进K90项目,为轻骑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轻骑后来的发展事实证明,k90项目的引进对于当时轻骑脱困、扭转行业颓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以及新项目的引进,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轻骑集团终于又重回行业领头地位。
  当时,国内兴起商场热、酒店热、旅游热、房地产热等各种热潮,很多企业热衷于跟风。但张家岭硬是挡住了无数的“诱惑”,对其他行业看都不看一眼,只顾埋头搞自己的摩托车。当时就有人劝张家岭盖个酒店,他说:“你们不要急,现在的一些酒店,说不准就是为我们将来盖的。”正是有张家岭的专注,轻骑才有了90年代中期的迅速扩张。
  1993年,就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张家岭成功地运作了轻骑的上市,为山东省和摩托车行业拔得上市头彩。随后几年轻骑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也大获全胜,其他企业开始积极运作上市吋,轻骑已经在搞配股、发行B股了,它已经开拓了更多融资渠道。
  1996年,轻骑以145万辆拿下摩托车行业产量第一,企业如日中天。张家岭和轻骑集团声名远扬,呼风唤雨,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即便是轻骑集团一个小门市部设立,当地政府领导都会亲临祝贺。
  在张家岭和济南轻骑最辉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关于张家岭的成就有如此表述:1984年张家岭接手济南轻骑摩托车总厂时,资产不过2000万元。济南轻骑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也是济南最早的上市公司,当时以股面价值高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而成为老牌的绩优股。1997年,轻骑发行了B股。当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3亿元,净利润4.7亿元,连续三年成为全国摩托车行业的霸主,张家岭也获选为“全国优秀企业家”、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一时期的张家岭回首辉煌的历史,说:“从最初的2000万到后来的150亿,一路走来,我很辛苦。用现在很时髦的一句话说,我是累并快乐着。”
  
  衰败抛物线
  
  在轻骑,张家岭既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又是集团公司董事长,在集团内部可谓说一不二,俨然是轻骑的国王。从股市募得的大量资金被集团调用,开展了大规模多元化的投资。
  轻骑集团先后收购琼海药、济南玉泉森信大酒店、与山东金卡企业组建明天信息集团、接收海南省儋州农场强化农业产业,再加上轻骑从1995年起开工兴建青岛工业园区、兼并日照裕华机械厂改造成日照工业园区、兴建乳山工业园区,与日本铃木公司合资兴建轻骑铃木合资企业,在广东省湛江、汕尾、海南省琼海、上海松江、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苏省常州等地兴建摩托车生产企业,以及在济南开发区兴建轻骑王业城,建造高层次轻骑大厦,搬迁济南轻骑下属发动机厂和其他配套厂一,和意大利艾得勒公司合资兴建合资企业……
  一系列的并购扩张行为,使轻骑集团成了控股三家上市公司、总计100多家企业、拥有150亿元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轻骑集团的生产规模、品牌影响等达到巅峰,初现帝国峥嵘。
  然而,“其兴也勃,其衰也忽”。从1998年开始,轻骑股份的经营业绩一泻千里;1999年主营业务收入9亿元,不到上年的50%,每股收益由上年的0.34元急速下滑为0.02元。
  因违规炒作旗下股票、违规参与股权交易、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等行为,1999年11月,中国证监会对济南轻骑做出严厉处罚,轻骑集团被处以1亿多元罚金,张家岭等则被禁入证券市场三年。张被迫辞去济南轻骑、ST海药上市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务。
  高达1亿元的罚金,与其说是导致轻骑轰然坍塌的主要原因,不如说是压倒轻骑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0年,“轻骑系”企业全面亏损,轻骑股份亏损2.7亿元之巨。之后,轻骑集团挪用上市公司资金25亿元资金的重大违规事件曝光。至2002年,公司全年亏损34.055亿元,轻骑股份沦为ST轻骑,新大洲、海南海药两家公司则相继脱离轻骑集团。
  因连续三年亏损,轻骑股份于2003年5月19日起被暂停上市长达15个月;其间,更因债权入主张债权一度徘徊在退市破产的边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跟张家岭相熟的人说,张家岭胆子大,脑子好使,能说会道,说一不二。这种性格在企业刚起步时显得很有魄力,而集团膨胀到一定规模后,就逐渐变成独断专行、唯我独尊。
  “张家岭做企业的思路,就是‘先做大再做强’。”原轻骑集团一高管称,张当年认为,做大企业的捷径就是兼并扩张。不幸的是,这种扩张绝大多数被证明属于大量低层次的收购兼并,这是轻骑集团衰落的主因。
  实际上,自上市以来,轻骑股份与轻骑集团长期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两公司同届济南市国资局,两者的决策人甚至中层干部几乎完全重叠。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由于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在人财物上三不分,一股独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对于轻骑集团,轻骑股份的作用一是为轻骑集团融资,二是充当摩托车组装车间。
  一位曾和张家岭共事多年的轻骑集团高管表示,轻骑集团的决策失误主要由张家岭承担。“轻骑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主要是管理企业实行的是‘国王制’,不是‘总统制’。没有监督,自己既是总裁又是党委书记,还是董事长,所有权力集于一身,自己干活自己下结论、自己监督,这样能干好吗?”
  不过,扩张失误责任完全由张家岭一人承担,也并不公平。职工们表示,当年收购很多济南市资不抵债的企业,其中多有政府行为,结果可想而知。
  从统计数据看,轻骑是从1998年开始走下坡路的;但在轻骑内部人看来,企业的衰败其实早有征兆。轻骑集团一开始就没有进入正规管理,其发展的动力是资金推动型的“猛贷款”。企业将厂房、地皮重复抵押给不同的银行贷款,后来又把职工的房产证收上去给企业贷款,再后来就向职工集资。
  从1993年开始,轻骑集团向职工进行多种名目的集资。1995年上马青岛工业园的项目,轻骑集团称项目将在香港上市。为了鼓动职工集资,还喊出“今天借你一滴水,明天还你一桶油”、“最后一次发财的机会”等充满诱惑力的口号。然而,这些为项目上市的集资款,一分钱都没有投到青岛工业园。
  轻骑集团管理之粗放,外人很难想象。“一个企业居然没有成本核算。”原轻骑集团总公司技术部的一位职员透露,早在1995年,任何一种型号的整车,没有人能说出它有多少个零部件,它的成本是多少:技术部所做的工作,就是拆生产出的整车数零部件,一个个登记,测算整车成本。
  种种隐患,在被中国证监会重罚之后一一暴露。多元化之祸、管理失控、违规炒股将轻骑集团一步步推向深渊,然而轻骑集团致命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张家岭被“双规”后,还曝出十多年前一次洗钱黑幕。1995年至1997年,轻骑集团及其子公司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轻骑外贸公司曾在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开具买方信用证,由中国银行向轻骑集团指定的海外交易方垫付了折合人民币十多亿元的款项,这些款项大部分至今未还,济南轻骑因此背负巨额债务,轻骑集团则涉嫌虚构贸易背景获得信用证。当时张家岭身兼数职,不仅是轻骑集团董事长,并兼任济南轻骑的总经理,自然难逃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