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印度有三高:热度高、机遇高、风险高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近日,在中国贸促会与印度驻华使馆在北京举办投资印度研讨会(下称研讨会)上,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副主席拉吉夫·库马尔表示,“在全球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印度凭借低位崛起的后发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低廉的用工成本,加上莫迪旋风带来的改革红利,2014年、2015年、2016年GDP增速分别达7.5%、8%、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印度独树一帜的增长前景使其成为国际资本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经济稳增吸引外资

库马尔在研讨会上表示,尽管中印两国关系受到洞朗问题波及,出现波动和紧张,但是作为金砖五国中最大和成长最快的两个经济体,中印经贸关系依旧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库马尔介绍,自纳伦德拉·莫迪2014年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政府推出了系列改革措施,如简政放权、加强基建、健全宏观调控、打击灰色经济等等,将印度经济朝着“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的目标快速推进。

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统计,印度2013年接收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为281.5亿美元,此后连续攀升,2016年达到44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45%。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目的地和工程承包市场。两国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内也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配合。

近几年,中国对印投资额快速增加,投资成为中印经贸关系的最大亮点。根据印度官方统计,中国是印度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国,年投资流量从2011年的1.02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10亿美元。

库马尔指出,这一数据仅仅统计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而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中国资金会选择经由中国香港、新加坡、毛里求斯等离岸金融中心赴印投资。因此,他估算,中资赴印的真实规模甚至可以达到现有统计数据的3倍。

“虽然中国对印投资额增长迅猛,但其无论是占印度整体吸引外资,还是占中国整体对外投资的比例都不显著。”库马尔坦言,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2016年中资仅占印度吸收外资总存量的0.5%。

虽然中国对印投资的体量占比不算高,但却有远超其体量的社会曝光率和市场影响力。库马尔认为,其原因在于中国赴印投资的大部分项目落实在手机、家电、移动APP、电商、高端房地产等兼具日常属性和高新属性的领域。

“与家电、手机等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并驾齐驱的是创投领域。”库马尔分析,印度和中国拥有相似的人口基数、相似的发展速度,同时也有明显的发展代沟,很多投资人把印度视为10年前的中国,称赴印投资为进入“时光机器”。大量中资企业涌入印度,旨在复刻中国移动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奇迹,在印度再造阿里巴巴、騰讯、京东的传奇。

看好印度市场,中企出手“豪气”

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向印度电子商务公司Paytm的在线零售部门投资2亿美元,腾讯领投印度移动医疗企业Practo的第四轮5500万美元投资,两位大佬一度登上投资印度“热搜”。

而小米“杀”入印度也是一大“亮点”。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份额为23.5%,成为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厂商。此前一个季度,小米的份额为17%。印度已成为小米在中国之外最大的市场。

小米CEO雷军曾透露,小米计划未来5年内向印度的100家创业公司投资10亿美元,建设围绕其智能手机品牌的应用生态系统。

“在印度,小米及其兄弟公司顺为资本将在内容、金融科技、深度本地化服务和制造等领域展开投资,推动印度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雷军表示,印度是小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小米已经在印度安德拉邦与合作伙伴富士康建立了第二家制造工厂,每秒就能够制造一部智能机。

据悉,雷军已经开始讨论在印度建立第三座工厂。“未来两年,我们想要在印度获得更大影响力。我们希望在印度不断冒险,当然,这种风险是可控制的。”雷军提到的冒险包括提高生产进一步满足预期需求,摆脱传统依赖的闪购模式。

而就在不久前,中国华住酒店集团出资1000万美元,投资印度酒店聚合平台OYO Rooms。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备忘录,华住希望通过深入合作交流引入IT技术。

“当前经济型酒店正处在变革阶段,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十分看好印度市场的增长潜力。”华住CEO张敏表示。

张敏介绍,两家公司着重探索酒店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合作形式包括互派员工计划、技术和专利分享技术。双方希望,此次合作不仅局限在供应链和客户分享上,还能从两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中获利。

中国和印度均处于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两国国内游市场面临巨大的机会。根据德银的数据预计,到了2020-2021年,经济型酒店将占印度酒店供应市场的2/3。同时,OYO预计,2020年中端住宿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

对印投资风险不小

尽管投资热度很高,但中国工商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中心专家组成员文芬认为,对印投资的风险不可小觑。

“除了由于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带来的硬件风险以外,在繁荣之下也亟需警惕过热带来的隐患,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电商创投等一拥而上带来的同质性竞争和恶性竞争泡沫。此外,中印关系的震荡也可能对赴印投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文芬指出。

首先是签证问题。文芬介绍,外国人在印度长期工作必须事先获得工作签证,或者针对电力和冶金项目设立的项目签证。工作签证申请人必须为有专业资格的高技术/高技能专业人员,且印度公司需担保申请签证人员在该印度公司的年收入需达到25000美元以上。外国人进入印度后,须向居住地所在的外国人注册办公室(FRRO或FRO)申请居住许可并申请签证延期。工作签证延期的审批部门为邦内政部或中央内政部。

“目前,印度对中国公民在印度境内务工掌握极严,其签发工作签证与申请企业是否在印投资无直接关系,一般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极难获得工作签证,在对印投资时需考虑该因素。”文芬说。

其次是劳工问题。文芬指出,印度涉及劳工保护的法律较多,且其规则与中国劳动法律体系有很大差异,偏向对劳动者进行保护,用工单位基于劳工保护法律,需承担各种义务,中资在印设立公司应了解并遵守当地劳动法律。

“另外,印度工会力量较强,每年会组织罢工游行等活动,中资在印设立的公司应关注工会组织,并遵循工会关于罢工等事项的要求。”文芬称。

第三是税收监管问题。文芬分析,印度现行法律和税收体系复杂,且监管严格。一旦涉嫌触犯税收方面规制,可能受税收监管部门处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涉及签署重要合同及日常财务管理、税收申报等事项应聘请当地有资质、资信良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协助办理。”文芬建议。

另外,文芬特别提到了文化差异。她表示,印度是文化大国,宗教、教派众多,宗教对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影响深刻。在印度投资经商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如主要宗教背景、民俗、生活习惯等,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同时,注重人才本地化,适当聘用当地人员,以更好地密切与当地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