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T—proBNP与心脏超声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价值比较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清NT-proBNP和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EF水平相关性对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价值比较,及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经过治疗缓解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用以上几种检测方法评价心功能,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最优早期检测手段。方法 按照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收集我心内科2013年2月——2013年9月心功能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住院患者100例,采用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IA8000免疫蛋白分析仪测血清NT-proBNP含量,使用飞利浦2133超声心动图检测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值。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经常规治疗症状缓解后再测上述指标。结果 NT-proBNP含量与EF负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NT-proBNP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EF差异仅在Ⅰ级Ⅲ级心功能间有意义,经过抗心功能不全治疗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缓解,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而EF升高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是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NT-proBNP;心脏超声;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91-01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心衰患病率显著上升,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心衰正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虽然对心衰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现有诊断技术对心力衰竭的早期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亟待研发一种全新的可靠的无创检查技术,以便早期对心功能不全作出诊断,从而早期干预治疗,降低心衰的死亡率,改善预后。本研究主要是评价无创超声新技术、血清生化指标等不同检测方法,对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符合度。以便选择最佳早期检测手段,为临床早期发现无症状心力衰竭提供诊断依据。

为寻找最有效最准确的早期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方法,本研究收集心力衰竭病人100例,同时用以上几种检测方法评价心功能,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最优早期检测手段,用于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心功能评估,早期发现心肌损伤,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肌保护治疗措施,防止心衰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收集我心内科2013年2月——2013年9月心功能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住院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0.35±20.34岁,合并高血压38例,合并冠心病4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即抽取肘静脉血2ml,检测方法先离心15分钟,抽120微升加到试剂条上,再等15分钟进行血清NT-proBNP检测。飞利浦2133超声心动图检测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值。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经过扩管,利尿,强心,治疗10-14天,心功能改善后再次测定血清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

2 结 果

血清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升高而EF下降,二者呈负相关。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NT-proBNP越高,EF越低,各级心功能间血清NT-proBNP差异有意义,而EF仅在Ⅰ级,Ⅲ级心功能间差异有意义。

3 讨 论

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没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与BNP相比,半衰期更长,更稳定,其浓度可反映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正常人血浆BNP和NT-proBNP的浓度相似。在左室功能障碍时,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过BNP水平可达4倍。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性别和体重有关,老龄和女性升高,肥胖者降低,肾功能不全时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也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在伴急性冠脉综合证、慢性肺部疾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房颤动(AF)时也会升高。

3.1 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BNP清除受体结合,而NT-proBNP则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因此,其血浓度受肾功能影响大于BNP。BNP半衰期短(22min),体外稳定性差,而NT-proBNP半衰期较长(120min),体外稳定性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度较BNP高,在有些情况下更有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在应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进行治疗时,测定NT-proBNP不受干扰。美国在2004年和2008年分别发表了BNP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国际NT-proBNP专家共识,系统阐述了BNP和NT-proBNP的生物学和临床应用特点。BNP和NT-proBNP检测在21世纪初先后进入我国,10年来已经被各级医院和医师广泛用于临床实践,成为心血管病尤其是心力衰竭诊断和评估十分有用的生物标志物。我国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也推荐将NT-proBNP和BNP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3.2 健康人NT-proBNP的影响因素及参考值研究显示,影响正常人血NT-proBNP水平的生理因素小结与建议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胸片等各项检测的综合评价结果,NT-proBNP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指标,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总体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人和非心力衰竭患者,但增高程度不及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的程度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相关性:心功能分级越高、LVEF越低,NT-proBNP增高越显著。LVFE降低的收缩性心力衰竭NT-proBNP水平总体上也低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我国目前尚无较大病例数的比较研究,因此建议采用2008年ESC《欧洲急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推荐的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排除和诊断截点:NT-proBNP<400pg/ml者慢性心力衰竭可能性甚小,NT-proBNP>2000pg/ml者慢性心力衰竭十分可能,而NT-proBNP介于400pg/ml和2000pg/ml之间者诊断不确定,需做进一步的鉴别诊断试验。需强调,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多指标的鉴别诊断,不宜将NT-proBNP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NT-proBNP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最强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并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重复检测NT-proBNP更有助于判断远期预后,因此建议用于每一位患者的预后评价。

参考文献

[1] 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95-497.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98-208.

[3] 刘红,汪芳,黄一玲,等.健康人群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评估.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287-289.

[4] 韦丙奇,杨跃进,张健,等.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价值.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