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事业,如何实现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议题。当今全球化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生观的树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才能决定个人正确的道德取向、实现个人的发展;也只有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才可以由点及面地影响和决定社会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的良好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观 树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44-02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人精神层面的发展,从狭义的角度考虑涉及到个人精神层面着力点的找寻、关系到一个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的建立、影响到其个人事业、家庭的发展,关系到其社会属性的定位和个人理想以及价值的实现。从广义层面考虑,个人精神层面的建设与发展,会由小及大地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模式的建立,会影响整个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形成,继而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决定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方向。

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不仅仅限于教育层面,而应更广泛地被赋予对于整个社会、国家、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大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政府自始至终将思想政治教学放在国家发展各项事业的首要地位,强调和贯彻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无时不刻地对公民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到的是,在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引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学校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与实际,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目标,积极有效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意识形态方面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努力地将每一位学生培养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也始终推行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的社会舆论导向、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对公民进行教育和影响,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已然成为我国现今社会的主导。

2 新时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文明等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出现、经济的过快发展导致道德水准的下降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意识层面精神内在的建设、人格的塑造与发展。例如,过快发展的社会经济,强调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味追求效益、忽略质量与素质,从而导致道德意识地缺失,同时也使某些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导致了人生观的转变;在外来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享乐主义的思潮也对个别人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贫富差距出现的背景下,一部分人对于人生追求、活着该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上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继而使其选择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等等。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更要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学生,更要在基础的受教育阶段对其进行有效、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

2.2 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生观的树立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生观是人对人生的看法,是对人活着的目的、追求、意义、过程的认识。人生观对于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观方面说,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关系着人在一生中对自我的审视、对个人价值的权衡、自身道德标准的建构、行为准则的制定、理想的追求;同时它还影响着个人对周围的环境、周遭的事物、以及社会与他人的认识,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个人人生观的建立又对社会和国家起到一定的影响和推动的作用,宏观上讲,个人对自身价值、目标和意义的明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个人对社会贡献的程度,也能在很宽泛的方面影响到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建立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

3 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学生人生观的树立

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对于个人、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越来越多与和谐社会发展相矛盾的因素此起彼伏,所以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

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应当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采用相应不同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的孩子们,其人生观的树立与指导应更多的借助于成人的影响力;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树立模式应当符合该阶段学生发展特点,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背景、需要、特点等开展人生观的规划和树立;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需求和背景开展相应不同的人生观引导、实践等。那么,下面就具体地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在新时期下促进学生人生观的树立。

3.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在学前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认知意识刚刚建立的时期,对于个人、自我、他人的认识与概念刚刚形成。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很具有实践意义和作用的。作为政府、教育职能部门,首先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尽可能的实现教育公平,尽可能地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不要使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阶段就产生心理上的缺陷;其次还应当在物力、财力、人力和社会保障方面为学前教育提供充分必要的准备,给孩子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师资资源、配备相应的学习设备等等;再次应加大对初等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培训,除了培养教师从业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素养外,还要加强对教师道德情操、人格特征的强化与引导,使老师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品格特点。

其次,应该认识到,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的身心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都怀有十分的好奇,因此,此时对孩子人生观的塑造就应当从身边的事物做起,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实现。比如,告诉孩子什么是祖国,祖国就像妈妈一样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要像妈妈爱护我们一样去爱我们的祖国;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别人分享、学会等待;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告诉孩子什么是美丑善恶,让孩子从小在心中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生命的价值有个初步感性的认识。

再次,还应当了解到,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习的基本途径是模仿,因此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的认识都应当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表率。成人的行为、举止和一言一行要符合新时期下合理健康的人格、道德取向,老师、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孩子认识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关心、理解、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升华。父母师长从一点一滴小事的做起,反映出成人正确人生观的取向,并润物细无声地塑造孩子的人生观。

除此之外,学前阶段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还应当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齐抓共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阶级人士齐心协力,应当三者配合全方面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以促进孩子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3.2 初等教育阶段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又有了巨大的发展,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体重增加、脑容量已与成年人相当,脑细胞更加活跃。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思维形式上也开始能够接受和处理更复杂的问题,他们具备更强的认知性与更丰富的好奇心。[1]因此,这个阶段对于学生人生观的树立要从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应加强初等教育阶段的共青团工作,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这些活动要立足于新时期下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合理地设计并制定活动方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步树立起对自我和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例如,可以设计爱国主义基地参观等活动作为团组织生活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明确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并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能动地将个人生存的价值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应当在认识上高度地重视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必须从专业技能和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务必对于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的活动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等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也要在目前新形势下开展新的课程,如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这是一种试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程,生态伦理道德在理论层面要求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生存权。[2]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多方面健康的人格,可以学会爱心与感恩、尊重与和谐、了解责任与义务,学会分享与节制。[3]

通过新型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价值、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的关系,继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再次,初等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应当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班主任除了做好实际的教学工作以外,还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适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调整;此外,班主任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的一些新兴事物和新现象,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开观察和讨论,在积极引导的层面树立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继而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和审视自己的价值。

此外,还需要重视初等教育阶段潜课程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潜课程是指那些非计划的学习活动,一般由学生在校生活中各种人际交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文化等因素组成。[4] 基于此认识,教师首先要丰富个人素养,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修养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一位爱岗敬业、关心学生的老师,通过其教学中认真的教学态度、不苟的治学理念、平易的待人方式等都能够对学生人生观的树立和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除了师生之间的潜课程之外,还应大力提倡和建立生生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的潜课程。

同时,与学前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初等教育阶段也应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一同致力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3.3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心智、思想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已经基本形成。因此,该阶段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则主要通过引导与疏导。

首先,在宏观的方面,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政策、理论思想的教育;加强学生党团工作,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的先进作用,继而成为整个学生中思想建设氛围的积极导向。同时还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弘扬民族主义精神的教育,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把道德建设放在首位,以使学生适应新形势下对个人德标准的要求。

在具体的方面,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或班主任仍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辅导员除了与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沟通、交流、了解之外,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和动态,如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学生宿舍,尤其要与思想起伏比较大的学生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使学生对个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认识和审视。除此之外,在新时期下,辅导员或班主任还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学生博客、微博、空间等,了解学生所关心的事物、所关注的热点等,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如发现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应及时予以调整和疏导,以保证学生对于自我价值、他人与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取向。

同时,该阶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新时期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对其进行审视与批判。通过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指导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走向。例如,近年来高校出现的刘海洋、马加爵、药家鑫等人的事件、《非诚勿扰》等节目热播产生的巨大社会舆论,让学生对此类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通过学生自身对该类事件的认识与审视,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人格的正确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或辅导员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认知了解和发掘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实现个人人生观的引导和重塑。

此外,高等教育阶段,应当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方式,通过深入地开展心理咨询、有形教育、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义工服务、课堂调查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格发展的引导[5];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客观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并正确定位自身的价值、找寻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与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在新时期下,应当更广泛地使用现代技术资源,如网络、电教化设备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5],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通过淡化教育的方式(即淡化形式上的教与授)实现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或引导。

综上所述,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需要结合学生不同发展的年龄阶段、根据学生在每一个时期的不同发展特征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实现。在学前教育阶段应侧重成人的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游戏,通过学习、模仿来初步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初等教育阶段,要通过班主任工作、团学工作以及课程内容的丰富等来实现学生人生观的确立;而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除了在思想上大力加强马列主义思想教育以外,还需要更多地通过引导学生自身的主观性来分析和认识问题,从而能动地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秀,郑路.教育学[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113.

[2]陈寿朋.生态文化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51.

[3]李建红.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1:66-68.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许楚玲.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J].教育探索,2009(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