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产业重型化区位优势分析


  【摘要】文章根据区位优势理论,通过南通市的重工业单项指标、劳动力区位优势、GDP区位优势,计算出南通市产业重型化具备的条件,结合南通市产业政策与产业布局,得出南通市的产业重型化优势已经初显端倪。
  【关键词】产业重型化 区位优势 南通
  
  重工业代表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制造实力,是国力在工业领域的“晴雨表”。我国入世后,钢铁、汽车、化工、电站和成套设备等重化工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随着苏通长江大桥、洋口港、沪、崇、苏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南通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转移,从轻纺、机械、电子、化工等产业部门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向与苏南、苏北错位、以港口为依托的沿江沿海高能耗、大吞吐的产业板块转移。据规划部门透露,到2020年以后,以南通市为核心,有海门、通州、如皋港共同组成的城市群体,将使南通成为雄踞江北的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如东、启东利用港口、土地等优势,重点发展能源、石化、冶金、物流、船舶等产业,促进产业向重量级、结构向重型化方向发展。截至2004年,在南通市共有的2716个企业中,重工业有1031个企业,2004年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1、13亿元,增长34、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06、64亿元,增长16、7%。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7%。
  
  一、南通市产业重型化区位优势
  
  随着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联系进一步的加强,南通市区位优势凸现,产业集聚加速,城市地位提升,各种潜在的优势已经迸发。南通沿江的港口条件比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是发展重化工产业,船舶工业,冶金、机械、电力、造纸等基础产业和运输仓储物流产业的最佳区域之一。近年来,南通市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工兴市的大政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打造电子信息、船舶修造、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改造和优化纺织、服装、机械等传统产业,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轻重工业比例由十五期初的58:42调整到2004年末的51.4:48.6,轻重工业得到协调发展。在此期间,三资工业对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年,三资工业轻工企业有663个,实现产值307.76亿元,重工业企业236个,实现产值291.37亿元,与“九五”期末相比,轻重工业企业单位数结构未有大的变化,但轻重工业企业的产出规模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改变,重工业份额明显增大,轻重工业产出之比由2000年的63.6:36.4演变为51.4:48.6,与全市规模工业的比例一致,比较接近工业化国家轻重工业比例各占50%的水平。重工业企业高附加值(工业增加值比例系数较轻工业高1.75%)、高盈利水平(产品销售利税率较轻工业高89.4%)的行业特征,将十分有利于南通市工业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区位商是分析产业区位优势的核心指标。根据有关资料,我们计算南通市重型产业的区位优势(见表1、表2及表3)。
  
  作为老的工业基地,南通多年来一直以轻工业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基本建设设施投资的不断加大,基础工业得到加快发展。市场需求导向加快资本向重工业倾斜,重工业加快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区位商在不断地增多,南通的重型工业已经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南通的重工业化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南通市与长三角沿江八城市的比较
  
  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这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出口总额的28.4%。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5年,南通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向重工业化演进明显。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34.6%;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6.7%。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7%。
  
  三、南通产业重型化产业政策
  
  1、着力培育特色产业
  首先整合提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制造、轻工食品四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着重发展棉纺织、色织布、服装、家纺四个优势板块,大力开发新型化学纤维和面料,迅速提升印染后整理水平,加快培育三大特色产业集群(超细海岛纤维和PTT新型化学纤维等特色化纤产业集群,家用纺织品及家庭装饰用纺织品特色产业集群,时装和出口服装特色产业集群)。精细化工:继续拓展高效低毒新农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特色产品领域,着力发展以乙烯、丙酮及乙烯衍生制品为龙头的石化下游非燃料能源延伸产品。机械制造:加速对基础机械、机械基础件和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改造提升,重点发展机床工具、输变电设备、农机及配件等优势产品;建设集装箱、农用车制造基地,培育有产业带动力的机床、农机、特种设备等整机制造企业和一批零部件“小巨人”企业,建好电动工具制造和集散中心。轻工食品:充分发挥滨江临海的港口优势和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迅速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业,加速从以初加工为主向食品制造业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建成亚洲重要的粮油加工基地。其次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新材料、医药四个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抓住国际IT制造业转移以及国家推进信息产业开始向微电子基础、3C产品为主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转移的新机遇,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微电子、光通讯及光电子产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及新型元器件、现代通信、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电子材料5大类重点产品。船舶修造:依托中国远洋集团南通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南通远洋船务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强化招商引资,加强配套协作,带动相关行业和企业共同发展,形成船舶设备配套和船舶劳务两大特色。新材料:大力开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高分子、特种化纤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重点发展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优质无机增强材料、新型合成纤维材料、功能性金属材料、特种粉体材料、特种塑料、新型包装材料以及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建设微电子和电子元器件材料产业带、高分子材料和纺织新材料产业带、新型精细化工材料产业带和高性能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带。新医药:加强中成药新品研制开发,创出一批中成药名牌产品,并注重按国际标准对优势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拓展国际市场;加快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制,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化学通用名药(仿制药物)新品,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物药、中成药、新型医药制剂加速整合制剂加工科工贸一体集团化,促使企业做强做大。再次着力培育电力、冶金、石化、造纸四大基础产业。电力: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油气、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在大力拓展沿江沿海火力发电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引智力度,积极开发风能、潮汐能发电项目,加速形成以火电为主体、热电为补充、风电为后续的电力能源体系。冶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资源有效整合。石化:依照“以炼带产、前炼后延”思路,提升油品储运和仓储能力,以引资兴建炼油项目为切入口,迅速启动重化工产业,加快形成以汽油、柴油为主项的全轻型炼油基地和以润滑油、工业燃料油和重交沥青为主项的重质油精炼基地,并结合炼油上马新建大型乙烯工程、大型甲醇项目和苯酚丙酮项目。造纸:以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在通投资企业为基础,建立造纸基地,形成年产70万吨纸浆、120万吨铜板纸和20万吨白板纸的规模;同时扩大干式复写纸等特种纸品生产能力。
  2、推进工业园区与各级各类开发区建设
  沿江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船舶修造、粮油加工、现代纺织等产业,沿海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钢铁冶金、海洋捕捞加工等产业的产业布局导向,加快推进在建重大项目建设,并在积极吸纳老城区工业相关产业、产品转移的同时,分别排出一批重大项目有针对性地展开招商攻势,依托和发挥港口优势,引进、发展大运量、大用水的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沿江沿海产业带8大开发区的建设。形成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优势互补、协调配套的对外开放新优势。
  3、突破重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
  全力推进南通天生港电厂、南通醋酸纤维公司、宝钢南通新日制钢公司等企业的扩能改造项目和王子造纸等新开工项目的实施进度,做好沿海港区大型重化工项目的前期准备、论证及其申报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批准和及早布点。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
  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及其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完善以港口为枢纽的水陆空相配套、市域内外相联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重点是加快苏通大桥等过江通道建设,以期更好地接受来自上海、苏南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对全市沿江沿海大开发的统一协调指挥。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投资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建设资金和发展资金,积极推进在现行财政体制下由国家、地方、业主共同筹资组建投资公司开发大型海港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杜永朝、胡际春、羌晓阳:实施江海联动优化南通工业布局[EB/OL].http://,2005-11-11.
  [3] 2004-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M].
  [4] 2004-2005年《南通统计年鉴》[M].
  [5] 南通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产业政策文件资料汇编[R].2004.
  [6] 南通市政府:南通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