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节奏“疗伤”

音乐疗法,又叫音乐医疗学或音乐治疗学,它是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通过对人情感的感化来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活动而产生的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最早把音乐引入医学领域记载的是《黄帝内经》。《灵枢·邪吉》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相应也。”说明自然音乐与人体脏腑有联系。南宋时医家张子和常以音乐疗人治病,他在《儒门事亲》中说:“好乐者,与笙笛。”“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明代医家张景岳对音乐也颇有研究。他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词,有诗词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乐,音乐生必闻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对于音乐的疗效,他甚至认为“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擅长外治法的清代名医吴师机著《理论骈文》中,极力主张:“看花解闷,听曲解忧,有胜于服药者矣。”发展到今天,音乐疗法已经广泛运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及内、外、妇、儿、牙、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音乐能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其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运动和消化系统等方面。不同的音乐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不同。中速的音乐使人平静;舒缓的音乐使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保持平和、稳定,使升高的血压下降,加快的心率减慢,紧张的神经放松;激烈的音乐能激起心血管系统的强烈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全身处于亢奋之中。前苏联学者实验发现:每分钟60拍左右的音乐节奏与健康人的脉搏每分钟60次左右的正常节奏正好“共振”,最能使人保持身心平衡,血脉、呼吸平衡,既不兴奋也不抑制,是调养的最佳节奏。音乐还对人体有物理作用,据研究,人体各种器官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人生病时器官的振动频率会改变,而音乐通过本身的声波振动,可以纠正病变器官频率使之谐调,从而达到治病之目的。

随着生活、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音乐疗法已运用到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一精神性疾病:对神经官能症、抑郁症和功能型头痛有明显疗效;音乐可使多动症的儿童变得合群和注意力集中;镇静性音乐能使手足多动症的患者放松,刺激性音乐有助于痉挛的协调。其二心血管疾病:听民族音乐可明显减轻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心率变异性提高,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听安静抒情轻快的乐曲可使心梗、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患者心率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音乐治疗对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有效,可减少室性早搏和室上性早搏的次数,显著减轻患者的心慌、胸闷、胸痛症状。其三肿瘤:音乐可使癌症患者化疗后产生恶心的持续时间减少及呕吐严重程度降低,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四脑功能改善:音乐治疗已用于改善脑瘫患者与肌萎缩患者运动的协调,也用于严重语言障碍患者中教授呼吸的方法及句子的控制;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脑中风等患者在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增多,情绪的稳定性增强。其五手术镇痛:国外有研究报道对手术的患者根据喜好选择安神音乐、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结果在听音乐20分钟后患者呼吸频率、血压脉搏均低于听音乐前状态,同时焦虑计分下降。其六ICU中的应用:ICU房环境往往造成患者焦虑、恐慌、抑郁等负面情绪,音乐可缓解患者压力,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避免ICU综合征的发生。

音乐的选择应是个性化的,不应该千篇一律,可先让病人试听不同的曲目,以确定最合适的音乐,或让病人剪辑喜欢的音乐片断制作成锦集,使音乐风格与病人的病情和人格类型相吻合。治疗时,患者应专心致志、摒弃一切杂念。治疗过程中严防噪音干扰,限制灯光、探访者、电话等。音量以病人认为适量为宜,一般不宜超过60dB,治疗时间以20~40分钟为宜,每天1~2次,疗程以治疗目的的不同而异。

编辑景无垠

作者简历

作者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