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外贸200强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新鲜出炉。
  将2008、2009与2010这三年的外贸数据比对,可以清晰看到,在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时候,中国外贸与之同步下跌及反弹。
  2008年的猛击,2009年的动荡,2010年的回升,这三年,中国外贸结构性问题更加突显。所幸的是,在淘洗后,创新成为下一轮外贸企业的新生命力,西部成为下一轮外贸繁荣的重要区域,民企也将在下一轮的角逐中更具竞争力。
  将自2001年第一次发布《中国外贸200强》至今10年的榜单进行多角度梳理,便是一部中国外贸十年历程的浓缩史。外贸总值升降、企业类型变化、区域分布变迁、行业流转等等,便是描绘这十年的关键元素。
  未来,外贸十年倍增计划已在实施,我们将更加密切地关注中国外贸由大到强的路径。
  
  民企新贵与中西部路径
  
  201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重拾升势,这在200强榜单中有十分鲜明的反映——入围门槛创历史新纪录。2010年出口200强入围底线由2008年的6.1亿美元提高到6.4亿美元,升幅5.7%;进口200强由7亿美元升至8.2亿美元,升幅为18%。
  
  2008与2009这两年外贸企业经历了市场的淘洗,2010年榜单平均更新率达到22.5%,比2008年高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0强榜单的“换手率”甚至超过了形势最为动荡和复杂的2009年。
  从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看, 2010年的数据与2008年相比才更具科学性,因为2009年处于特殊的拐弯期。因此,2010年的外贸200强分析中,我们大量的分析是以2008年为实际对比对象的。
  
  2010年,中国5次改写月度进出口最高纪录,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逼近3万亿美元,达到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并一举超过金融危机前的进出口规模最“鼎盛”时期,比2008年进出口总值高出16%。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作为中国进出口企业的标杆与旗帜,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企业在2010年有更多惊喜。新榜单中,民营企业比例比此前略有放大,同时区域格局也略有改善,西部省份上榜企业增多,大体可看出加工贸易向西部迁移的痕迹。
  
  民企进入上升通道
  2009年在世界贸易竞技场上“弯道超车”的硕果得以进一步巩固,2010年,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2010年进入出口200强榜单的民营企业数量由上年的9家增加至13家,这是2007年以来民营企业上榜数量首次进入上升通道。
  13家上榜民营企业合计出口值19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3%,是当年出口200强企业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多;合计占同期200强企业出口总值的4.9%,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然是上榜位次最高的民营企业,连续第3年在出口200强榜单第8位站稳脚跟。
  上榜民营出口企业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既包括纺织服装、工艺品等传统劳动密集行业,如山东滨州的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也涉及机械、电子电器、船舶等机电、高新技术行业,如浙江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
  相对于出口,民营企业在进口方面取得的进步则更加明显。2010年进口2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上榜数量由上年的15席增加至20席,合计进口值361.4亿美元,增长82.9%,比当年上榜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增速分别高出42.3个和30个百分点,在200强企业进口总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4.8%提高至7.1%,连续第3年实现上升。
  深圳嘉泓永业物流有限公司取代江苏沙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为进口200强榜单中位次最高的民营企业,列第16位。同时,连续两年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翻番,由上年的7家扩大至14家,其中11家位次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由上年的187位前进至第110位。
  
  中西部明显跃起
  在规模做大的同时,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企业区域分布的“东强西弱”格局也趋于改善。2010年,中国中西部地区企业合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4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4%,比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企业进出口平均增速高出10.7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7%提高至8.2%,中西部地区的大型外贸企业在进出口200强榜单上的版图也明显扩张。
  但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在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榜单上,广东继续坐拥出口和进口200强上榜企业数量“双冠王”地位,在两份榜单上分别占据67个和47个席位。
  国际金融危机前曾连续7年雄霸中国出口企业冠、亚军位置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的上榜位次继续倒退,分别由上年的第2和第3位下滑至第5和第4位,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成为前10强企业中位次下降幅度最大的企业。但单一企业位次下降并不意味着整个集团业务萎缩,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同根同源的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年出口64.2亿美元,增长24.3%,首次入围前10强,位列第10位。前10强阵营长期被上海、广东、北京和江苏4省市企业垄断的局面终于被成功打破。此外,位于中部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出口激增2.6倍,达到17.9亿美元,首次进入出口200强榜单就位列第49位。
  中国出口产业由改革开放先发地区向沿海沿江开放城市、中西部地区渐次梯度转移的路径依稀可辨。
  
  出口阵营表现稳健
  据海关统计,2010年有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09年的21.6万家增加至23.4万家,增长8.3%;实现出口总值1577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整体来说,出口200强企业表现稳健,与中国总体出口呈现同步复苏势头。
  进步最快的是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2010年累计出口11.4亿美元,增长1.1倍,上榜位次由上年的第182位挺进至第97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珠海三美电机有限公司,2010年出口大幅下降40.7%,仅为9.3亿美元,上榜位次由上年的第50位下滑至第133位。相比于2009年进步最快企业105个位次的上升和下降最快企业160个位次的下降,2010年连续上榜企业的最大升降幅度明显收窄。
  同时,领跑企业阵营相对稳定。上年的新科状元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出口增长42.5%,以225.4亿美元的年出口规模继续蝉联冠军;上年首次入围出口200强榜单就斩获第5位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继续乘胜追击,收获亚军席位;出口增速紧随其后的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和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分别前进1个和4个席位,分列第3和第6位。
  
  四力驱动进口强劲
  2010年,在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以及外需形势明显复苏的双向驱动下,中国进口马力异常强劲。据海关统计,全年有进口记录的企业数量由2009年的13.8万家增加至14.7万家,进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4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进口规模最大的前200家企业合计实现进口5112.1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1%进一步提高至36.7%。
  进口增长主要源于四个动力。
  动力一资源饥渴。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对原油、铁矿砂、氧化铝等基础生产资料的需求始终保持旺势,再加上“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逐步企稳复苏,更为以进口重要短缺能源资源产品为主业的企业荣登进口200强榜单提供了“双保险”。铁矿砂进口量前18位企业全部携手进入2010年进口200强榜单,其中8家企业位列前50位。此外,长期以来中国对部分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主体实行资质管理,让有些企业有了得天独厚的上榜条件。以原油进口为例,在进口200强榜单上,进口值1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航母”级企业有4家,其中3席被以石油为进口主业的企业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