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治疗时的CT影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类型: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共620处肺动脉和分支栓塞。其中左肺动脉主干130处, 右肺动脉主干64处, 肺叶动脉201处, 肺段动脉162处, 亚段动脉63处。CT间接征象表现为局部肺纹理疏松、肺实质密度减低8例。肺梗死灶形成患者5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实质内边缘模糊的三角形实变影, 基底位于胸膜, 尖端指向肺门, 部分表现为片状实变;肺动脉高压患者4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中心肺动脉增宽, 中心肺动脉和外围肺动脉不对称;胸腔大量积液患者8例;右心室增大患者3例。结论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出图清晰以及对患者无创伤的优势, 能够通过立体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分布范围及大小进行显示, 正在成为检查该病的首选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栓塞;应用和推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35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而引发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病例综合征, 最常见的种类是肺动脉血栓栓塞, 此病引发的临床常见病为心肺血管疾病[1]。随着近年来发病趋势逐年上升, 死亡率也在不断攀升, 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会大大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肺动脉栓塞没有特定的症状, 患者在发病前无任何不适感, 所以经常会出现漏诊和误诊。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快速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 CT肺动脉造影技术因检查速度快、诊断结果可靠、安全性强和价格优势, 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青睐, 现该种方法已经成为主要的检查方式[2]。现回顾分析2012~2016年本院收治给予治疗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 对患者治疗时的CT影像图进行分析, 本院使用的是一台飞利浦128排CT机进行检查, 取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22例, 年龄38~77岁, 平均年龄(57.5±7.5)岁, 病程3 h~1年, 平均病程(5±3)个月。所有患者均排除碘过敏。临场表现:呼吸困难患者18例, 突发胸痛患者14例, 咳嗽咳痰患者17例, 咯血患者6例, 发热患者10例, 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咳血典型肺动脉栓塞三联征患者6例。

1. 2 方法 采用飞利浦128排CT(256层)进行扫描, 患者采用仰卧位, 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肋膈角, 观察肺组织有无病变。扫描参数为电压100 kV, 电流250 mA, 层厚0.05 cm, 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静脉注入对比剂(350 mgI/ml, 40 ml碘海醇注射液)。注射剂量可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进行调整, 一般1 ml/kg体重计算, 注射时采取双流速, 速度在4~5ml/s。在检查前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过敏史和其他基础性疾病, 告知其注意事项后填写同意书。扫描延长可采取只能跟踪软件进行自动测定, 原始数据采取多平面重组, 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分析所获得的相应栓子数量及其形态通过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讨论, 得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3]。

2 结果

2. 1 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类型 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和管腔狭窄, 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共620处肺动脉和分支栓塞。其中左肺动脉主干130处, 右肺动脉主干64处, 肺叶动脉201处, 肺段动脉162处, 亚段动脉63处。

2. 2 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 CT间接征象表现为局部肺纹理疏松、肺实质密度减低8例。肺梗死灶形成患者5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实质内边缘模糊的三角形实变影, 基底位于胸膜, 尖端指向肺门, 部分表现为片状实变;肺动脉高压患者4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中心肺动脉增宽, 中心肺动脉和外围肺动脉不对称;胸腔大量积液患者8例;右心室增大患者3例。

3 討论

肺动脉栓塞表现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 可分为四种类型的栓塞(中心型、附壁环型、偏心型和闭塞型)[4]。肺栓塞通常是静脉血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 栓子通常位于骨盆的深静脉处和下肢处, 很少位于上肢、头部和颈部静脉处,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 从而引起肺动脉栓塞[5]。血栓的形成有很多因素, 包括血液凝固性的增高、血流瘀滞循环不畅以及静脉内皮损伤等[6]。所以, 通常此类病症或身体情况人群容易引发静脉血栓, 其中有因多种因素引发的长期卧床、长期站立引发的静脉曲张, 不同程度的创伤引发的静脉内皮损伤, 实施髋骨和盆骨手术, 静脉插管, 过度肥胖, 糖尿病, 长期不规律服用避孕药, 多种因素造成的血液凝固型增高等[7-9]。肺动脉栓塞通常在发病前并没什么症状, 多数是在发病后数天或者数十天才会出现X线改变, 所以经常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现象的发生[10]。在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0例患者中44例患者肺动脉栓塞胸片出现了异常, 异常中包含22例肺实变或肺不张患者, 12例胸膜渗出患者, 有少数患者出现了中心肺动脉突出,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伴截断征, 患侧横隔抬高, 肺动脉段膨隆及右心室扩大征等。影像技术检查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胸腔X线特异性低, 超声心动图敏感性差, 很难在临床诊断上满足诊断需求[11]。肺动脉造影技术虽然是目前为止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 但是属于有创检查, 而且存在并发症, 对于亚段肺动脉的诊断正确率只有40%~60%, 所以很难在临床诊断上得到长期应用, 因此CT肺动脉造影技术应运而出[12]。该技术无创伤、速度快而且操作简单, 对于急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优势。除此之外, 该技术还能够直接显示出肺部实质的情况, 能够鉴别和诊断出肺炎、胸腔有积液、气胸和肺部其他疾病, 由于扫描层厚薄, 对肺动脉周围的观察能力也明显增大[13]。该技术直接征象是肺动脉腔内阻断, 间接征象是造影剂流速缓慢, 静脉回流延迟, 减少可能出现的运动伪影, 便于更好的显示出肺动脉栓子[14]。图像后处理在肺动脉栓塞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等[15]。多平面重建能够显示冠状和斜位等方位的二维图像, 对水平走向的肺段动脉栓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得到了临床的广泛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显示图像能清晰的看出较小的血管, 容积重建能够在为图像赋予不同的色彩、立体感和透明度[16]。

综上所述,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出图清晰以及对患者无创伤的优势, 能够通过立体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分布范围及大小进行显示, 正在成为检查该病的首选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洁.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4):477-478.

[2]刘宇, 周斌.凝聚法检测D-二聚体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5):1477.

[3]孙新海, 吴涛, 李娴, 等. MSCT与MR肺动脉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 23(8):586-588.

[4]张伟英, 毛明香, 朱希松.动态增强磁共振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 10(4):418-420.

[5]李岚, 罗天友.肺栓塞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重庆医学, 2014, 13(27):3662-3665.

[6]张雪峰. CT肺动脉造影与MR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2(4):100-101.

[7]项剑瑜, 李阳, 刘绪明, 等.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4):500-502.

[8]裴光华, 曾春.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6):1041-1042.

[9]代自伦.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 39(1):115-116.

[10]聂薇薇, 陈斌, 王升忠, 等.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价值. 临床肺科杂志, 2014, 19(5):826-828.

[11]侯居魁. 256層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6):34-35.

[12]姚强. 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1574.

[13]卓建平, 赢洁, 葛德亮, 等. 评价16排螺旋CTA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 11(2):28-30.

[14]洪建斌, 顾浩玉.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海南医学, 2014, 25(5):676-678.

[15]李为洲, 徐益明.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价值及对栓子显示情况的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33):106-109.

[16]李春荣, 郑吟诗. 256层与64层螺旋 CT 动脉造影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比较. 中国基层医药, 2014(14):2104-2106.

[收稿日期: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