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栓子分布特征及准确性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及肺栓塞的影像表现。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CT及MRI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结果 CT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48例(96.0%),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检出各级动脉及分支血管栓子78处;MRI动脉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血栓41例(82.0%),主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远端信号消失,检出各级动脉血管及分支栓子共64处;DSA检查确诊50例患者均为肺栓塞,各级血管栓子80处。以DSA为标准,CT与MRI肺动脉栓塞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栓子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T血管造影检查肺栓塞的准确性及栓子的检出率均优于MRI,可作为首要的无创检查手段。

[关键词] CT;MRI;肺动脉造影;肺栓塞

[中图分类号] R56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090-02

肺动脉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多见于心脏病、肿瘤、妊娠分娩、长骨骨折等,血流瘀滞、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静脉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1-2]。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无有效的生化指标,主要靠影像检查。本文选取50例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资料,比较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2010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8~75岁,平均(53.5±7.5)岁;伴心脏病史10例,慢性肺部疾病史5例,近期长骨骨折史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2例;患者均有突发性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出现,伴胸痛24例,咯血6例,晕厥5例,气促18例,痰中带血12例。体检发现双下肢水肿5例,肺部湿啰音10例。

1.2 影像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及造影患者取仰卧位,采用philips16排CT,由头至足扫描主动脉弓至隔上的位置,层厚5 mm,螺距为1,重建间隔为2 mm,电压120 kV,电流200 mA,扫描时间1 s。专用注射器以3 mL/S肘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100 mL,延迟时间为25 s。所得影像资料由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诊断。

1.2.2 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Symphony1.5T磁共振扫描仪,取自旋回波SE序列,获取体部横轴位T1WI及T2WI图像。磁显葡胺20 mL静脉注射,采用时间飞跃法显像,扫描层厚为3 mm,TR 30 ms,TE 8 ms,FOV 450 mm×450 mm,矩阵192 mm×192 mm。所得影像资料由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诊断。

1.2.3 DSA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数字减影机,右侧股静脉插管至右心室,常规方法行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

本组CT、MRI及DSA检查均显示肺栓塞的栓子大部分分布于肺主动脉、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其次分布于右中叶动脉及右下叶动脉,其他叶、段动脉栓子分布较少。见表1。2.2 两种检查方法比较

本组50例患者均DSA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各级血管栓子80处。以DSA为标准,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栓子显示率均高于MRI血管造影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肺动脉栓塞表现

CT造影肺动脉内血栓主要表现为血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或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14例患者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9例患者可见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影,与血管栓塞区对应。16例患者肺内多发小病灶,与栓塞区对应,病变区肺纹理减少,透光差。MRI动脉造影显示,栓塞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消失。11例患者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仅5例患者显示有肺内多发病变区。典型表现:男性患者,65岁,有下肢手术史,因呼吸困难入院,考虑肺栓塞,胸部CT血管造影示主肺动脉双侧充盈缺损(图1~2);磁共振检查显示增强团块掩盖右主肺动脉并延伸至亚段(图3)。

3 讨论

PE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药物颗粒等,轻者累及2~3个肺段,可无症状,重者累及多个肺段,出现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3-5]。国内对肺栓塞的警惕性不高,正确诊断率低,漏诊率高达80%以上[6]。临床对于肺栓塞的诊断也无特效手段,传统的肺部X片,只能作为筛查,可显示典型的肺栓塞,对其他较小的、亚段动脉血栓敏感性较差[7]。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及无创性,并且CT可以快速扫描,不必屏气,避免了呼吸及心脏运动对显像的影响,因此CT肺动脉造影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检查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学者相继报道,CT检查与传统造影比较,CT其对肺段动脉及以上动脉的血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8]。项剑瑜等[9]报道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90%以上。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肺主动脉、左右肺动脉干血栓具有一定的显示价值,可以同时显示动脉、静脉血管,但是扫描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受呼吸及心动的影响,并且图像质量相对CT较差,对亚段动脉栓子的显示不佳[10]。文献[10]报道磁共振造影检查对肺段动脉及以上动脉的血栓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足70%。本文9例患者磁共振造影检查正常,但是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均提示PE,后行DSA检查证实为肺动脉血栓,栓子位于段动脉及段动脉之下。此外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费用较高,且对装有支架、起搏器的心脏病患者禁用,也限制了其广泛推广。但是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判断血栓新旧,这对鉴别急慢性肺栓塞有一定意义。

综上所述, 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CT扫描及肺血管造影,较磁共振敏感性高,显像清晰,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首要无创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邓鑫,张镭,王亚杰,等.双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1):1050-1053.

[2]陈爱萍,于红,肖湘生.肺栓塞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断策略[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30(5):309-312,337.

[3]岑梅珠,黄林贤,胡志华.肺动脉栓塞27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24-225.

[4]张永潮.肺动脉栓塞的双排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80-81.

[5]宫敬,李钢,初占飞.多层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61,103,201.

[6]艳玲,李学信,李倩.肺动脉栓塞8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4):319-320.

[7]Van Rossum AB,Pattynama PM,Ton ER,et al. Pulmonary embolism:validation of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149 patients [J]. Radiology,1996,201(10):467.

[8]俞同福,吴飞云,孙培丽,等.肺动脉栓塞23例多排螺旋CT的形态表现[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24(6):654-657.

[9]项剑瑜,李阳,刘绪明,等.16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4):500-502.

[10]李松柏,黎庶,李佩玲.三维增强磁共振肺动脉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4):231-234.

(收稿日期:2011-12-02本文编辑: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