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基础疾病、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和治疗,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全部存在高危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占68.75%。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胸痛、烦躁不安、咳嗽为主。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结果有初筛价值,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0例行溶栓加抗凝治疗者,治疗有效率100%;38例行抗凝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PTE与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血浆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可以很好辅助PTE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0009-02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由于该病发病过程和临床症状呈多样性,无明显特异性,确诊需特殊的检查技术,使其临床检出率偏低,漏诊病例较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肺血栓栓塞症是临床医师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1]。现将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4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48例PTE患者,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PT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标准[1]。男29例,女19例;年龄35~82岁,平均55.2岁。病程最长者12年。33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其中8例为心血管介入术后,4例为骨外科术后,4例为恶性肿瘤,3例肾病综合征,7例糖尿病,2例为妊娠患者,2例脑卒中后,3例高龄(80岁以上)未发现明确病因。9例为骨折术后卧床,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方法

1.4.2 有溶栓禁忌证及无溶栓指征患者 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5000 IU/次,皮下注射,1次/12 h,与肝素重叠应用华法令4~5 d,当测定INR维持在2.0~3.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单独口服华法令,疗程3~6个月。

2 结果

48例患者,10例无溶栓禁忌证,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治愈10例,38例有溶栓禁忌证,无溶栓指征,肝素滴入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华法令口服治疗,好转3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3.75%。

3 讨论

PTE是内科急症之一,误诊率及病死率均很高。大多数PTE患者都可能存在危险因素。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静脉内血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多种疾病可以通过这三种因素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增加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风险[1]。本研究结果,48例患者均患有导致PTE的基础疾病,有一种或几种高危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占78.57%。PTE的临床表现均不具备特异性,发生PTE的缓急、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栓子性状、血管阻塞的多少、发生速度及患者心肺功能基础[2]。本研究结果显示,呼吸困难及气促为最常见的症状,其他还有胸痛、咯血、肺梗死三联征,烦躁不安等临床表现,主要体征有:颈静脉怒张、湿啰音、心动过速、P2亢进、下肢水肿等。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有高龄、基础疾病及高危因素者,临床出现心、肺疾病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综合分析其血浆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全面分析,对疑诊患者可及时行CT肺动脉造影确定诊断[3]。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为一个特异性的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标记物。在血栓栓塞时因血栓纤维蛋白溶解使其血中浓度升高,对PTE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2%~100%,但其特异性较低,仅为40%~43%[1]。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测定阳性率95.83%,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93.75%。提示D-二聚体和动脉血气分析对诊断PTE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作为PTE的初筛指标具有很高的价值[4]。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右心系统血栓及右心负荷改变,为划分次大面积PTE的依据,对评估栓塞面积、指导治疗、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5]。本组资料显示:心电图检查,40例窦性心动过速、V1~V4T波倒置和S-T段异常、右心负荷增加,虽缺乏特异性,但其动态变化有参考意义,尤其对鉴别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81.25%患者肺动脉高压,41.67%患者出现右室和(或)右房扩大,并可排除冠心病,左心室疾病,对PTE诊断有重要价值。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段以内肺栓塞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可清楚显示血栓的部位、形态、与管壁的关系及血管内腔受损情况。尤其对4~7级血管,螺旋CT可以发现段以上的肺动脉血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6],可以作为确诊肺血栓栓塞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本资料中40例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均可见血栓征象,其中28例(70%)为双肺多发栓塞,余为单侧栓塞。40例下肢深静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其中16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PTE患者确诊后应立即治疗,除一般治疗及呼吸循环支持外,积极溶栓及抗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7]。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降低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降低严重PTE患者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治疗的近期效果明显优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但溶栓治疗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脑出血等的风险较高,抗凝治疗较安全[8]。抗凝的作用是稳定静脉血栓,从而防止栓塞的发生或再发。本组资料显示,急性大面积及次大面积且无溶栓禁忌证PTE患者,行溶栓加抗凝治疗,治疗好转率100%;有溶栓禁忌证及无溶栓指征患者采用肝素+华法令抗凝治疗有效率92.10%。说明PTE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病情,绝大多数的PTE患者都是可以治疗的,积极规范化治疗,是降低PTE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此外,必须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处理,以防PTE再发,可于下腔静脉安装滤器及长期抗凝治疗。应针对该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如积极医治脚部感染,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对住院患者认真评估血栓形成风险,鼓励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血栓形成风险较大者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4-71.

[2]洪霞.肺栓塞的诊断[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3):354-355.

[3]杨晓红,谷春玲,邬超,等.100例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6):598-599.

[4] 刘春萍,留永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心肌酶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9):692.

[5]王宏伟.肺血栓栓塞症3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0,19(24):3043-3044.

[6]杜建新,王茂芬,蒋捍东.肺血栓栓塞症94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00-101.

[7]曲延东.肺血栓栓塞症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7):97-98.

[8]俞兆希,石松菁,戴木森.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肺血栓栓塞症合并出血倾向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1):1111-1112.

(收稿日期:2012-09-14) (编辑:王春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