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若谷:扎实推进“一带一路”要解决资金短板

自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成果惠及世界。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告诉《中国对外贸易》,资金仍然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短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要求我们不是口头上讲讲,而要看到项目,让当地老百姓看到实惠。”

动员一切可能资金

李若谷表示,“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亿人口,虽然进出口银行在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项目,但也满足不了这些国家的需要,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践只靠中国官方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一切可能的资金加入到战略中。”

李若谷认为,菲律宾之所以转变态度,响应中国的倡议,就是因为看到柬埔寨、老挝等其它国家从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因此改变了前政府与中国对抗的政策,转而与中国进行合作,以求得发展。

据李若谷分析,资金仍然是个短板。“去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9万亿,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保守估计为60万亿。过去近四十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有几十万亿美元,‘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投资会是个巨大的数字。近三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但相对于它们的需求来说,依然杯水车薪。还需要做非常大的努力。”

此外,李若谷介绍,中国企业大多不善于宣传自己,语言也存在着障碍,尽管兴建大量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改善当地民生,但当地老百姓了解不多。这其中有我们宣传不到位的因素,难免产生误解;其次,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在国外蓄意抹黑中国,制造麻烦;第三,大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鱼龙混杂,水平不一。这些只能通过不断发展改进、纠正。

作为中国国际商会的副会长,李若谷在谈到中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提到,中国企业在世界工商界的影响力远未达到中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影响力。他说:“中国企业的首要问题是人才储备不足,不懂如何用对方听得懂的表达方式,宣传中国的理念、思想。其次,我们的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的企业标准成为世界标准,那么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三,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我们不仅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最要不得盲目乐观。”

避免经济“脱实向虚”

从去年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的演讲,到今年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演说,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化的力挺者,全世界也比较看好和依赖。李若谷认为,全球化势不可挡,“中国不仅提出包容性、共同性的全球化理念,也是这个理念的实践者,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全球化。”

谈到今年的宏观经济,李若谷特别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如今,大家对实体经济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是非常正确的方向。如果失去实体经济的根基,那么虚拟经济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实体经济做大,制造业做强,虚拟经济才能发展。”他说。

李若谷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创新问题。“过去企业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参與竞争,如今这一空间已经很小了,企业应该升级换代,以质量、技术先进竞争。我相信做到并不难,关键是如何把现在已有的支持创新政策落实。国外总是低估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力,长期来看,我对中国经济依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