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老区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凉城是革命老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一二〇师在李井泉、姚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下,先后在凉城的马头山、蛮汉山区开辟了归凉、丰凉革命根据地,并且成为绥南专署驻地。全县现有七个乡镇132个村委,大部分是老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长达11年的烽火岁月,凉城人民为赢得战争,曾经做出人力物力的重大牺牲和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大为改善,老区的教育工作也有了长足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老区农村教育工作和老区儿童接受教育情况,凉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乡镇、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农村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调研工作采取边看、边听、边议的方法,首先对蛮汉镇所属校点进行了解剖,然后分三个组深入其他6个乡镇,观摩了2所乡初中,9所乡小学和36个教学点,县城3所初中,5所小学,9所幼儿园。召开学生家长、乡村干部、当地群众、学校教师领导等各种座谈会18次,走访了家长、群众200多人(次)。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特别是老区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折射出对教育工作的新诉求。调研工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对新诉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剖析。

(一)

凉城的教育兴起于清末民初,抗战前夕全县已有县、乡、村各类小学9l所,在校生达3260多人,并出现了100多位留学海内外的学子,有两位曾出任过绥远省教育厅长。“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的摧残加上长期战乱,教育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境内学校大部分关闭,仅有的几所学校实行的是奴化教育,少数村庄虽办一些私塾,但也只进行些《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教育而已。

解放以后,全县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回顾六十年的历史,也是历经坎坷,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和公社化、大跃进、三年困难阶段;十年文化大革命阶段;改革开放后全面恢复发展阶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迅速建立起一大批不同类型的学校,到1966年,全县有全日制小学383所,耕读小学730所,在校生达3万多人;建起完全中学1所,初中4所,农业中学21所,在校生2500多人。由于当时处于“左”的年代,战争创伤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恢复,很快又进入了公社化、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城乡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儿童是半耕半读,入学率高,毕业率低,大多数在小学、初中阶段辍学,每年考入高中的仅有六七十人,考人大专院校的更是寥若晨星。

进入文革年代,贯彻五·七指示,农村大批中小学从春至秋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读语录、喊口号,抓走资派,大串连。把打倒孔老二,破四旧立四新,横扫牛鬼蛇神,打砸抢,视为最高革命精神。视“交白卷”、“反潮流”“子教三娘”为英雄,宣扬工农兵上大学要实行“上、管、改”。震天的呼喊,代替了朗朗书声,校园内外田间地头,成了革命大批判战场。所谓教育,不仅智育得不到保证,德育受到更大摧残,把传统的文明礼貌,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视为封资修流毒,尊师重教被严重扭曲,教师尊学生为革命小将,学生视老师为臭知识分子,挨批挨斗成为常事。道德沦丧,文明败落,流毒所及,贻患无穷。兴起于合作化年代本来脆弱的教育,成为“文革”的重灾区。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恢复和快速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得到普遍改善,教学设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教师队伍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群众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小学调整到165所,教学点328处,入学人数达22600多人,普高、职高4所,初中20所,初高中生达6300人,继1986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后,2004年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高中普及率逐年上升,目前已达90%以上,成为全县教育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共为高等院校输送大专学生约1,2万多人,晋升为教授和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300多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80多人,走上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的150多人,并不乏有步入清华、北大殿堂和国家高级研究机关的专家学者。在一些贫困山老区也涌现出不少大学生。抗战时绥南专署所在地的厂汉营烧夭贝村先后出了15名大学生,十六犋夭一个40多户人家的村中,出了16名大学生,永兴兰麻夭全村60多户出了50多名大学生。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调整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农村人口出现了大转移、大流动,全县原有1047个自然村,已经有196个自然消失,还有10户以下的79个偏远山村也即将消失,全县24万人,外出的将近三分之一,在村的大部分在五十岁以上,有生育能力的人已寥寥无几,面临着今后农村入学儿童的枯竭。

这一切变化,促使教育进入新的调整时期,农村的学校大为减少。与1988年相比,小学由165所减少到9所,下降95%;教学点由328处减少到59处,下降了82%;在校生由20200多人减少到3770人,下降了82%;农村初中由20所减少到2所,下降了90%,且有一所已与当地小学合并,在校生由3400多人,减少到570人,下降了83%。现有59个教学点中(其中私立2所),学生在5人以下的有10处,6-10人的有21处,11-20人的有12处,21人以上的16处。仅有的马头山老区曹碾满族乡143个自然村6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只有1所小学,3个教学点,其中周泉点是3名老师5个学生,十六犋天村是1名老师2个学生。麦胡图镇哈少胡洞教学点抗战前建的一所完全小学,而今只有4名学生,永兴镇最大的板城行政村教学点仅有3名学生。走进学校,静悄悄、冷清清,既无悦耳的朗朗书声,也无欢乐的嬉闹场面。

在农村学校减少的同时,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大批师生向城镇流转,县城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小学容量急剧增长,并迅速成为地区性教育发展基地。与1988年相比,县城小学由3所增加到5所,在校生由2400多人增加到7730多人,增加了两倍多。初中三所学校虽未增加,但容量大增,在校生由1300多人增加到5850多人,猛增了3.5倍。普高由3所合并为1所,职高仍为1所,在校生由2000多人增加到6020人,增加了2倍。不仅如此,班容量也普遍超标,小学平均56.5人,最多达80多人;初中平均

61人,最多的90多人甚至上百人,呈严重拥挤状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在全县在校生总数为23530多名,聚集在县城的达19190多名,占82%。在乡镇所在地的3160名,占13%,在农村教学点的为1180名,仅为5%,呈倒宝塔型。

不容忽视的是,新情况的出现,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老师多,学生少,教师无用武之地,造成人力浪费,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岱海镇弓沟沿教学点13名老师7名学生,还分三个班。五苏木教学点16名学生11名教师。大多数教学点都是一个班,两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两名学生,复式教学,每堂课轮到每个年级仅能教十来分钟。老师人浮于事,无法上课,而学生少还互相干扰,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特别是冬季实行一下校,每天在校五六个小时,而接受教育的时间不足县城学生的三分之一。许多学生在乡村校点是优等生,进了县城学校还要留级。这些学生,看似在校,实际上已处于半失学状态。再加2001-2005年的两次撤乡并镇,随之进行了撤校并点,把过去校与校、数学点之间的平行关系,变成了“婆媳”关系,点成了校的附属。并校变点,也并掉了办学自主权,点上的大事小事都由校说了算,用盒粉笔都得到校领取,明显滋长了依赖性和得过且过心理。校与点有的相距数十公里,鞭长莫及,名义上去“检查”,实际上半年去不了几次。即使去了也难检难查,还要徒增食宿交通费用。

二是师生比严重失调,教育成本相对大增。设在乡镇所在地的九所小学,在校生2590人,有教职工416人,师生比为1:6;在村的59个教学点,在校生为1180人,教职工310人,师生比为1:3.8;在乡的两所初中,在校生为572人,有教职工102人,师生比为1:5.6。学校小了,学生少了,但人员工资、办公、烤火等杂费支出并未减少。曹碾乡周圈教学点5名学前生,3名教师,每年教师工资即达9万多元,加上办公、烤火、差旅等将近10万元,平均到每个学生近2万元。弓沟沿教学点13名教师7名学生,一年教育经费38万多元,平均每个学生5.4万多元。

三是校园校舍大量闲置,浪费严重。上世纪末,正当农村人口大流动的高峰时期,由于决策失当,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在重视教育的号召下,在农村新建了一大批学校。为了“巩固”农村学校,曾采取划地区、收借读费等措施限制儿童进城,但由于社会转型快,难以逆阻的农村学生大量涌向县城,随之好多学校成了空壳。有的学校甚至在建成达标之日,即已进入关闭之时。这不仅迟滞了城镇化发展,也造成了新的浪费。据了解,1996年以来,区、盟、县三级扶贫单位援建扶贫学校17所,目前保留的仅3所;1998年后,国家实施第一期贫困地区义教工程项目,新建学校57所,现保留的仅26所;2001年国家实施的第二期贫困地区义教工程项目,新建学校13所,保留了9所。八年中共新建学校87所,投入资金达2000多万元,而闲置率达到56%。名义上保留的38所学校,因学生减少,校舍利用率不足20%。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些闲置的一座座漂亮的校园,有的村委占用,有的养了牛羊禽畜,有的已废弃倒塌,有的虽然完整,也处于看管不善状态。如不立即妥善处置,就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四是由于农村儿童急剧进城,城镇学校显得先天不足,不能满足大量进城儿童所需。在县城的五所小学除一小外,其余四所均无寄宿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四所小学,校外寄宿生达到1300多人。二小2100名在校生中,户口在农村的占近三分之一,校外住的达460多人。这些校外住宿生,有的是几个学生合伙租房,多数是家长租房陪读。所租房屋,大部分是城里居民的小南房,阴暗、潮湿,租金也高,极不利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由于分散租房,不便管理,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间小南房每月租金七、八十元,多者上百元,再加烤火、水电费用,每月花费在200元以上。家长进城陪读,一面增加支出,一面又放弃了家庭生产,降低了收入。虽有打工者,也收入无多。就校外寄宿生,有的小学发放了生活补助,而有的小学尚未发放,故农村儿童进城就读存在不少困难。

(三)

当然,这些问题是实现城镇化,农村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阵痛。而这种阵痛,标志着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走上一个新阶段,也孕育着要上新台阶。

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一是上世纪从县到公社大小队四级布校的时代已经结束,正在向以县城为主、乡镇为辅两级办学的格局转变;二是适应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后对高标准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由过去星罗棋布学校的低水平低质量教育,正在向集中、高效、优质的办学方式转变;三是教育资源由乡村分散的、低标准的简陋设施,正在向高标准高质量和现代化标准转变;四是,大批农民进城和城镇化标准的提高,由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正在向城乡经济、文化、教育一体化转变。

所有这些转变,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就,也标志着农村教育工作的粗放阶段已经结束,教育的标准化发展阶段已经到来。适应这种要求,县城不仅要成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中心,而且要成为集中进行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教育要上新台阶,需要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走向广义的社会教育,确立大教育理念。

所谓大教育,就是既要按照传统的思维抓好学校教育,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并且要把教育社会提到塑造文明社会、文明城镇的战略高度,摆到各级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下大力抓下去。社会进入以城带乡的时代,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而且要表现在文化教育和思想领域中;不仅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要进行文化教育结构的调整。任何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地区,没有文化教育和思想的升华,文明程度是不会提高的。所以,在努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既是建设城镇文明和实现小康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一、关于学校教育

目前,县城已经成为包括学前教育、普九教育和高中、职业教育的主要基地了,县城作为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已经历史,地成为承载地区教育全部任务的中心了。为了适应新阶段的需要,县城要打破过去的思维格局,采取各种措施,上一个新台阶。 ①要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基地,打造一流的校、园、所,一流的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儿童就读需要。根据调查,在县城应各增设二到三所中小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园所,方能满足当前需求,缓解城镇学校的拥挤状况,同时,应及时处置农村闲置校园设施,弥补城镇之需,建造一部分学生公寓。按照国家规定和现实的管理水平,中小学校规模应控制在20多个

班级,千名左右学生为宜。学校规模过大,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会带来管理和安全方面的诸多不便。

②社会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要采取特殊措施,对那些师多生少,偏远分散,有校无学的学校,要忍痛关闭。关闭后,对那部分事实上处于半失学状态的儿童,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进城就读,和城镇儿童一样享受良好的教育。这部分儿童已是一个为数很小以后也不会再增大的群体了(据县计生局资料,除岱海镇外其他6个乡镇2003年出生儿童816人,到2008年仅为414人)。对生活有困难的,政府可以用当地学校关闭后省出的那部分公务费用,或者出台一些新的措施,对学前儿童破例给予“两免一补”,或从国家下拨扶贫资金中支出,或者动员社会各界捐赠给予适当资助,为他们顺利进城就读排忧解难。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民进城打工就业,教师向工作条件优越的环境流动,儿童追求高质量的教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滞留在老区农村的这些下一代,是弱势中的弱者,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特殊人群,他们有的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还有的是家境困难的贫困儿。由于家庭生活和条件所限,暂不能进城。我们注意到,他们的祖辈曾是战争的牺牲品,父辈又是“文革”的受害者,所以挽救这部分儿童不仅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也有深层的政治意义。挽救工作迫在眉睫,稍有迟缓拖延,他们读书的黄金年段就会转瞬即逝。我们不能认为那里还有教师,还有“学校”,就以为他们还能受到正常的教育。那里的老师,家在外地的,早已通过各种途径远走高飞了。留下的绝大部分是祖居当地,是过去返乡的初高中学生,起初是亦农亦教的民办教师,转正以后,仍然是亦教亦农的国家教师,他们一面教书,有较高的工资,有的还种有土地,养有禽畜,而且现在都已年过半百,子女也成家立业,既无生活困扰之虞,亦无进城谋职之求。有人表示“只要村里有一名儿童,我就要坚持到底”,这些听起来的豪言壮语,多少也流露了事实上的无奈!所以指望这些不成学校的学校,还能把教育办好?如果不立即改变这种状况,拖延下去,就会误人子弟。这不是悲观泄气,也不是危言耸听,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让这一代儿童像他们的祖父辈一样,再成为一代文盲半文盲,那就会成为无法面对的历史遗憾!

另外,在城镇教育设施,特别是食宿设施尽快改善的情况下,要把大批校外寄宿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从“小南房”中解放出来,让那些家长或者就地打工,寻求就业门路;或者回乡,把家庭种养业搞起来,增加和挽回已经失去的收入,形成耕读结合的良性环境。

③对那些有条件暂时还不愿进县城的儿童。可以继续留在乡镇中心学校就读,那里也有较好的条件。但这些学校的生源,也在逐年下降,班级在逐年缩小,也处在向县城转移的过渡阶段。在那里就读的大部分是住校生,他们及家长的共同心理是,与其在条件相对差的学校就读,不如进县城更好。所以关闭这部分学校也是一个假以时日的问题了。况且,这些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家在县城,在下边工作也成为暂时进不了城的观望与过度了!

④保证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要塑造一支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富有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上新台阶的基础工程。面临新阶段的要求,需要很好地整合教师队伍。既要看文凭,更要看水平。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拿工资请长假,有的名为“坐休”,实际坐而不休,都在谋求第二职业。有的学校本来人浮于事,还雇用临时工。应当说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在管理队伍中,既要有掌控各类学校全面工作的高管人才,更要有长于某些环节的管理能手。特别是在住校生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各类校园都要有食宿、卫生健康、医疗、保险、交通安全等一系列的管理人员,尤其对住校学前儿童的管护工作,更要细致入微,要能做到同吃、同住、同玩、同生活、同学习,让社会、家长放心满意!

⑤以县城为主的教育基地,要把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基础的基础。农民对子女选择进城接受学前教育,不仅要求迫切,而且已成为现实的可能。调查表明,现在交通工具和路况普遍改善了,家庭经济实力增强了,距离县城几十里的儿童,大部分已经进城了,有的当日乘公交往返,有的住校。所以把园所办在县城或附属在乡镇所在中心校,也成为现实的优化选择。要把私立校园纳入城镇教育的总体要求,健康发展。

二、关于社会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目标比较明确,对于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还不够十分迫切。

(一)农民作为社会主体的大部分,现在进城了,并且正在向开放的新型国民转变,县城的人口由过去不足一万,猛增到七八万,无疑是一个结构性的社会大转变。但是,他们长期处在农村形成的封闭后进状态,尚未得到改变。塑造一代新的国民,他们需要了解太多的新东西,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不仅是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建设城镇文明的迫切需要。没有民众高度的文化教育水准是永远不会文明起来的。

(二)用什么来教育人,怎样来教育人?德育者,以德育人之谓也。所谓道德,是一个内涵丰富、哲理深邃的社会学科。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其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孕育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多少年来,重智轻德忽视体的倾向,似乎没能得到彻底扭转。不仅如此,在许多情况下,德育常被严重扭曲,甚至完全政治化、口号化,随“风”飘。改革开放以后这几十年,教育已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但德育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受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熏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规范和标准,一直左右着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和道德修养。诸如怎样做人做什么样人的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教育,公平正义、诚信友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教育,奉献敬业、精忠报国、廉洁勤政的教育,以和为贵,团结互助,睦邻友好的教育,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虐政的教育,等等。这些传统的基础性东西,历来是塑造人的重要内容,衡量人的标准,不独对儿童,对成年人同样是重要的行为规范。不仅在过去适用,现在和今后也完全适用。

(四)职业教育,应该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层面,也是提高民众文化技术,增强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现在全凉城每年毕业的高中生和复班生1700多人,能考入大专院校的约占50%左右,每年应届毕业初中生近2000人,也有一部分未能考入高中。县里有职业高中,但这部分学生对进入职中不完全是首选志愿。不少入学生的目标还是注重基础知识应对高考,对于掌握职业技能知识兴趣不高。每到高考季节,也多有外地职业院校,来招收落榜生员,但因为一则收费过高,二则不了解底细,也是呼者多,应者少。对于大部分不能继续入学的,也绝不愿再回乡,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初高中学生,多选择临时就业,如餐饮服务、美容理发、驾驶修理、炊事烹调等等。这些行当一部分属师徒关系,工时长,收人低,更无合同保障。据县城一家餐饮业了解,雇佣的72名员工中,小学初中生占到70%以上。一些青年,既无合适场所接受培训,又少有提高自身的欲望,过不了几年,甚至所学基础知识也会荒而废之。他们居无定所,行无目的,碰到啥干啥。能找到一点工作就容易满足,所以职业教育不仅要有正规的学校,还应有短期的、季节的,各行各业的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知识的劳动者。只有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家长与教师的密切结合,教育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教学相长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