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正逐步被空调行业边缘化,高能效产品如何不被忽视


  目前的空调产品,正在被厂商赋予越来越多的新兴功能。空调也正在往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随着这种发展,却逐渐暴露出空调产品的一个问题——节能技术、高能效产品正在被市场逐步忽视。在业界看来,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因为市场内因及消费者需求外因的改变所致。不过对于家里耗电量仍排第一的空调产品来说,高能效仍是未来不能忽视的重要方向。
  节能宣传近两年逐步销声匿迹
  现在空调厂商不再热衷于推广定频空调的能效技术,节能也不再是空调最值得宣传的卖点。
  就在“2015年(第八届)中国空调产业年会”上,由瑞士TOP10节能中心与中国电子报社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高能效空调TOP10榜单”中,一个现象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
  在定频空调高能效产品型号中,从1匹到大3匹上榜的产品均未出现1级能效产品。而在定频空调高能效产品型号中,随着匹数的增大,1级能效产品也越来越少,其中3匹高能效变频空调产品中,更是没有出现1级能效产品。瑞士TOP10节能中心中国区技术部主任胡渡对此指出,从2010年开始能效产品的数据来看,从近两年开始能到达1级能耗产品最低标准的空调产品已经十分少见。从厂商的角度来看,低能耗也不再是厂商热衷的重点。“并不是没有技术,而是现在空调厂商不再热衷于推广定频空调的能效技术,节能也不再是空调最值得宣传的卖点”。胡波如是表示。
  记者随后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看到,现在定频空调在产品的宣传页面上,已鲜有关于节能方面的重点宣传。而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变频空调领域,现在对于整个空调市场来说,已经都不会特别强调节能技术。在一位空调从业者眼中,现在除个别产品还会以“1天1度电”这样的宣传语作为主打宣传外,几乎很少再有其他产品在宣传上特别注重节能。在这位从业者眼中,变频空调在2010年刚推出市面的时候在节能方面曾经非常火,如志高等品牌均推出过以节能为主打宣传内容的空调产品,但近两年这些企业也不再重点宣传这方面的技术了。从市面上看,几乎没有品牌还会宣传某款单品的能耗特别低。厂商更愿意强调的是空调产品的舒适、除菌、除尘等效果,而这也是行业的一个主流趋势。
  胡波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目前来看,家用电器行列中,空调仍是最耗电的产品。目前冰箱产品平均每天的耗电量在0.5度左右,一年耗电量就在180度;洗衣机使用一次耗电量可能0.5度都不到,所以一年也就消耗十几度电。所以相比冰箱和洗衣机,空调的耗电量为0.8~1度/小时,按照夏天一天要用四五个小时来计算,一个夏天就会消耗两三百度电,冬天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虽然空调产品已不再特别关注能效方面的宣传,但空调其实还是面临着能效方面的困扰。
  内外因同时致使厂家重视程度渐弱
  当政府不再补贴高能效空调产品后,厂家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看重相关产品推广了。
  对于为何现在空调厂商都不再重视节能方面的产品宣传,胡波看来近两年空调能效标准提升得比较厉害或许是主要原因。据悉,目前定频空调共分为五级能效标准,从2010年开始执行的新标准,把之前的标准数值直接提升了三级,在这种提升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把市场的整体水平拉高。所以胡波指出,这种能效标准的“三级跳”,在让标准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厂商自然也面临着产品升级的难处。
  此外,一位空调行业从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空调能效标识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也是厂商不敢将节能重点宣传的原因之一。这位人士认为,目前空调产品上关于能效的标注属于额定值,但厂商其实也会有一个实测值,在额定值和实测值之间,本来就会出现上下大概10%的浮动。以往从管理上来讲,对于这种数值间的偏差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所以空调产品大部分的实测性能比额定性能差一些也并不明显。当能效标准往上提后,测试方法也变得更为严格,所以对于空调产品能效等级的标注也变得更为苛刻。
  此外,家电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在2012年9月,政府针对家电产品推出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当时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就是对高能效的节能空调实施财政补贴。这就意味着消费者买一台高能效空调产品可以享受几百元不等的折扣。所以,当时很多厂商为了配合政府政策,纷纷开始生产有资格入围的高能效空调,这也是在补贴的利益驱动下。但这个政策在2013年6月1日起就已经终止,终止后厂家在生产高能效空调产品时,也一下失去了很多动力。
  对此梁振鹏认为,政府不再补贴,就相当于空调产品失去了很多折扣,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也不得不恢复原价。对于厂商来说,自然想的是在利润空间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产品价格能够降下来。因为只有卖得便宜一点,消费者才能有更多动力购买。所以当政府不再补贴高能效空调产品后,厂家自然也就不会那么看重空调产品的能效了。
  胡波同时指出,近十年来,电价实际上是没有上涨的,但消费者的收入和多年前比却大幅提高。电费在家庭支出的比例上也在逐渐变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空调产品的节电也不会特别“感冒”。所以能源价格便宜,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对节能工作也存在着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