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摘要] 在病理生理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方法及PBL教学法的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病理生理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病理生理;启发式;PBL;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39-02

在中等卫生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独立的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而是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称为病理学,中专的病理生理教学课时少,涉及专题多而不全,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变化,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学科,针对这种现状,对病理生理教学进行改革尤为重要,启发式教学方法及PBL教学法的改革尝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病理生理教学质量,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1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原理及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丰富理论知识,突出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病理生理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的必然性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了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启发式教学法则,其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在多层次、多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不断发扬光大。在病理生理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病理生理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在病理生理教学中体现着重要的价值。

1.2 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启发式教学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研究疾病发生原因与条件、发病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疾病的转归规律[1]。其内容极为广泛,理论非常深奥,且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病理生理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①精心设计问题,实施设疑启发: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休克是病理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是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学科中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其中发生机制是这一章中的重点,休克对机体的影响是这一章中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给学生布置休克的预读任务,并提出阅读思考题供学生在预读过程中进行试解答。大多数阅读思考题的正确答案,学生在预读过程中能从书本上找到,如什么是休克、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休克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有哪些等。有些阅读思考题,如DIC与休克的关系等是符合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又很难从书本上直接找出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悬念,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学生预读及对有关阅读思考题进行试解答之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受到启发。实施设疑启发式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客观要求[2]。②引导联想思维,实施联想启发:联想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所具有的相近、相似以及相反的特点,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新设想、新观念、新假说、新发明、新科学、新方法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以联想思维启发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加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在讲授心力功能衰竭时,应用联想启发,引导学生将心脏联想为泵,泵无力则供应严重不足而导致减量,进而造成循环血量减少,甚至出现衰竭状态。在病理生理教学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心策划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维,就一定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质量。③实施推理启发:在病理生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推理启发式教学方式,由于疾病过程中普遍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以心源性休克为例讲授休克这一章,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输出量减少→微循环缺血(休克早期)→微循环淤血(休克期)→微循环衰竭(休克晚期)的逻辑进行推理启发。依据因果关系的内在联系进行推理启发,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休克的发展过程,而且能较容易地掌握休克的发生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即大面积心肌梗死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2 在较好班级尝试PBL教学法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一种课程模式,在国外发达医学院校已广泛应用。在病理生理教学中尝试PBL教学能够加强课堂互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PBL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先导、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3]。

PBL把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将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了必要知识,学会了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PBL基本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小组总结,5个阶段。首先,教师将学过的知识结合临床、查阅文献、确定相关病例作为问题提出,提前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再查阅文献与国内外书籍,收集资料,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相关检查、诊断、治疗措施以及与病理生理学内容相关知识等多方面预备。课上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同学选取代表发言,讲述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比如DIC这一节,可先给学生一个DIC的病例,要求学生弄清DIC的发生原因、机制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等问题。然后学生去看书、查资料,上课时让学生讨论,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地动力,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自学与讨论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又牢固的掌握了病理生理知识,并灵活地将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紧密联系,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PBL的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耗时较长,而病理生理学时有限,过多的问题往往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对本校生源不一,学生层次、基础不一的情况来说,全面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病理生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文清,杨永宗,姜志胜,等.启发式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5,11(1):50.

[2]贾玉红,赵赫男,张彩华,等.留学生教育中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103.

[3]沈建新.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8(1):26.

(收稿日期:201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