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阐述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为如何应对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维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TPP;对外贸易;影响;措施

一、引言

自美国加入TPP以来,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陆陆续续加入TPP队列之中。TPP俨然转变为有着高规则、高标准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然而,中国却被排除其中。TPP协议的达成将使其区域内贸易量增加,使区域外国家对TPP成员国的部分出口转移至成员国之间进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1]。

二、TPP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TPP的主要内容

作为TPP的前身,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是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发起的,最初是基于《新西兰—新加坡自由贸易协议》而制定。协定内容较为全面,不仅包括传统商品、服务贸易,还涵盖了关税手续、原产地规则、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以及自身产权等。伴随TPP逐步发展,及各国积极谈判推动下,TPP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历尽多次谈判,于201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TPP纲要文件已有9个成员国达成共识,协议相关文件会迅速产生。截至2015年4月,TPP协议的12个成员国已经先后进行了20多次谈判。TPP协议谈判所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而且比其它贸易协定更加深入。2015年10月4日,来自12个TPP国家的部长们宣布结束有关谈判,谈判形成了一份标准高、目标高、全面且平衡的协议,其宗旨是在缔约国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工作岗位的创造和维持,增进创新、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进而促进透明度、良好治理以及劳动和环境保护。TPP纲要文件主要内容,见表。

2、TPP的基本特点

(1)标准高。TPP标准高这一基本特点,一定程度反映了美国自由贸易理念及其战略利益诉求。在货物贸易方面,需要尽可能达成所有贸易品零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对全部服务部门都提供准入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而对少部分非常规服务业采取例外条款。同时,在服务贸易、投资及金融等相关领域都推行“负面清单”模式。此外,TPP还增设了劳工、环境条款,同时与贸易挂钩,通过强加于别国较高的劳工和环境标准等,将有助于美国借此对其他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实施贸易制裁,以达到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目的。

(2)覆盖广。TPP12个创始成员国遍布三个大洲,横跨太平洋。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2个创始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近40%。12个成员国中,不仅有美国、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有日本、墨西哥等人口众多的国家,还有文莱、新加坡等人口稀少的国家;不仅有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还有秘鲁等发展中国家。

(3)领域宽。相较于过去无论哪一种自由贸易协定,TPP都呈现出一定超过的姿态。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等一系列传统FTA条款,还涵盖了知识产权、环境、劳工、金融、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等亚太地区大部分FTA所没有涉及的条款。

三、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TPP实行之后,中国外贸宏观数据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下将从TPP全面零关税、原产地规则、劳工保护规则及环境保护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展开分析。

1、全面零关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自全面零关税静态角度出发,可发现全面零关税对中国外贸会造成不利影响。但即便TPP提出要实现全面零关税,但这并不能即刻展开,而要进行分阶段实行,也就是短时间内不会对中国外贸构成太大的影响。再加上,现阶段TPP成员国中,一些东南亚国家同样式东盟成员国,早先中国与东盟相互达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阶段超过90%的商品同样实行零关税,伴随相互合作的逐步深入,中国东盟相互实现全面零关税同样可能实现[2]。

自全面零关税动态角度出发,可发现未来全面零关税将会对中国外贸造成极大影响。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与TPP新兴经济体相互属于竞争关系,中国凭借自身产业规模、劳动力等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TPP的全面零关税将促进TPP新兴经济体展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对优势产业投资力度,如此在未来势必会降低中国的市场竞争优势。

2、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原产地规则,又可称之为货物原产地规则,指的是某个国家结合自身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国际规则对原产地特点予以规定,并确定货物生产或者制造的国家、地区的原则。推行原产地规则视为避免第三国产品获取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相关待遇,因此,产品的原产地被认为是产品的“经济国籍”,原产地规则在自由贸易协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哪一种自由贸易协定中均存在原产地规则的相关规定[3]。现如今,TPP拥有12个创始成员国,有着标准高、覆盖广、领域宽的基本特点,再加上内部推行零关税策略。使得TPP原产地规则无法避免地会造成投资、贸易转移。现阶段,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俨然展开,伴随TPP成员国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进步,此部分成员国势必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前往投资。鉴于此,自长远角度而言,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外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劳工保护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在与TPP缔约国进行竞争期间,为了提升竞争优势,一些企业势必会尽可能缩减涵盖劳动用工在内的一系列成本,如此将直接会对中国劳动条件保护及劳动者一系列权益构成影响,引发“逐底竞争”的局面,进一步可能导致中国劳资关系变得紧张,出现各式各样的劳动争议案件。一旦企业难以在中国境内通过竞争获取贸易优势,便会将生产经营地转移到TPP缔约国境内,如此便会使得中国境内资产外流,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可能导致大规模转出的工人下岗,降低社会全面收入,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就中国对TPP缔约国投资来说,其劳动保护规则推行除去可提升中国海外企业投资成本以外,相对严苛、复杂的环境保护规则一定程度上还会加大中国企业劳动管理压力[4]。

4、环境保护规则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仍旧不是很高,在工业化期间所存在的高消耗、高污染问题一时间很难得到迅速消除。然而,TPP推行的环境保护规则涉及到产品自生产到销售每个流程的监督、监测。出口产品要接受诸多复杂的检验、认证、鉴定等手续,如此,出口产品各项成本必然极大提高,出口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期间由于增添了环保因素提升了自身直接成本投入。伴随TPP成员国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进步,中国将难以避免的与该区域性经济组织由于环境保护规则行程双边或者多边的贸易摩擦。

四、中国的应对措施

1、优化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外贸产业升级

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服装、玩具、纺织、家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外贸传统优势;改善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发展水平;提升通信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航空航天等大规模成套设备和装备制造业出口的全面竞争力,积极加大投资类商品出口规模。深入强化新型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加大高科技技术设施设备、核心零部件等进口规模,为外贸结构调整和外贸产业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出口稳定性,健全战略储备机制[5]。科学加大一般消费品进口规模,促进境外消费回流。为了实现对外贸易平衡,应当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相应产品零关税的待遇。

2、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发展壮大一般贸易规模,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大品牌产品出口,显现品牌增值效应,获取良好的外贸效益。开创全新的加工贸易模式,加快发达地区加工贸易模式升级,朝分拨、研发及品牌等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产生产业集群,建设外贸发展新格局。全面强化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推行跨境电子商务系统革新试点工作,尽快专研提出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构筑一批跨境电子商务渠道、企业,鼓励企业借助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全球市场领悟。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借鉴科学合理的相关运作模式,很好地融入境外零售机制。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发展,构筑一批内外贸有机融合的市场,并于该市场中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为商品出口提供重要保障。

3、改进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积极主动适应TPP

健全一系列外贸政策协调制度,强化财税、金融、外贸及产业等政策相互的沟通、互动。结合社会责任,安全、环保标准等相关要求,科学健全商品出口管理。对退税、通关及外汇管理方式等予以优化调整,规范海关特殊监督管理辖区工作流程,给予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各式各样全新贸易方式开展充分的支持。结合实际情况修订、调整产业框架,及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强化具备深远价值的新兴产业全球发展,紧密关注全球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动态,掌握各项核心重点技术,抓紧建设先导性、支柱性产业[6]。强化产业、外贸政策相互往来,引导优势产业、产能逐步朝全球市场开拓发展。抓紧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积极主动适应TPP。

4、优化周边经贸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

强化光缆通信、电力输送等往来,尽可能快速构筑涵盖中亚、东南亚、新欧亚大陆桥以及俄蒙等区域的全球通道。将关键经济贸易产业园区作为合作渠道,促进深化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跨境经济合作区,一同培育一批全球经济合作走廊。稳步开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工作,鼓励扶持国内企业积极投身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国际经济治理机制革新工作,制订出符合国际实情的双边、多边、区域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进一步强化参与多边贸易规则发展,积极参与制订出口管制国际规则、管制清单。进一步强化参与国际价值链互动,强化贸易增加值核算机制构建,构建完善的国际价值链规则制订、利益分享机制[7]。

5、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进一步保持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核心位置,秉承开放的理念提升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行速率,在自由贸易区促进下实现贸易投资的有序开展。加快速度达成并推行中国—澳大利亚、中国—韩国自贸协议,全力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升级,加快中国—日本—韩国、中国—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中国—斯里兰卡、中国—以色列等自由贸易达成、建设脚步,有序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展开与以外经贸伙伴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强化顶层建设,主动出击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地区构建自由贸易区,及时建设起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国际的高规格自由贸易区网络布局,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8]。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TPP协议的达成将使其区域内贸易量增加,使区域外国家对TPP成员国的部分出口转移至成员国之间进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心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TPP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全面分析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优化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外贸产业升级、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改进外贸体制和营商环境,积极主动适应TPP、优化周边经贸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格局,积极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70-80.

[2] Ranald,Patricia.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ontradictions in Australia and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J].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2011,(2):107-116.

[3] 吕娟.论美国主导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89-92.

[4] J. D. Kenneth Boutin.Balancing Act: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US Asia—Pacific Regionalism[J].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12,(2):179-194.

[5] 巩胜利.21世纪:美国新战略“三大”规则——TPP、TTIP、PSA之后的全球贸易新规则[J].宏观经济与市场,2013,(05):30-33.

[6] 汤碧,林桂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战略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6-20.

[7] 薛荣久,杨风鸣.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特点、困境与结局[J].国际贸易,2013,(5):49-53.

[8] 赵娜.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出口产业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4,(5):139-144.

责任编辑:刘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