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式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前市场上的高压氧舱主要是圆型的,同压力罐相似,对进舱病员造成一定恐惧感,内部空间的利用存在局限性;现有的高压氧舱由于底部是曲面结构,在现场安装时需先进行土建工程以配合高压氧舱的安装。配套部件均散件出厂,现场安装工程量巨大,土建与氧舱安装同步施工,设备综合质量难以控制,由于受现场条件和气候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总是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本文就方圆式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展开了研究,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方圆式;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1、方圆式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研究开发目的和意义

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舱体两端具有设计为方型的加筋平板结构的方型平板加筋封头;舱体底部设有用于提供整个舱体的平面支撑的加筋平板底面;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系统与机械显示仪表和手动操作阀门分开设置。有效地提高了舱内的空间,更加有利于推拉式耐压密封舱门的安装,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系统对医用高压氧舱治疗全程进行监控和自动控制,大大地提高了医用氧舱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使医用高压氧舱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

2研究开发内容和目标

2.1项目主要内容及关键技术

提供一种内部空间利用合理、质量安全可靠、施工安装方便、性能先进的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使高压氧舱在工厂内部安装调试合格后模块化出厂,现场无需像锅炉、压力容器式的安装工程,只需进行简单的管路和电缆连接即可,管路和电缆的连接采用快速接头相连。

2.2技术创新点

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由于舱体采用圆型,并改为平底,两端耐压采用平板加筋封头,可大大地缩小了土建工程,安装方便,尤其是两端圆型封头改为耐压平板封头,可有效地提高舱内的空间。更加有利于推拉式耐压密封舱门的安装。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式设计方案,可使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在厂内安裝调试检验合格后,整机出厂,现场只进行简单的管路对装,无大范围的现场安装及检验工作,因此系统整体性好,机动性强,安装使用方便,质量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2.3主要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

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其整体是由内部的筒状舱体2以及包覆于舱体外部的方型外包罩板15构成,使其从外观上看是整体的方型结构。所述舱体2带有平移式耐压舱门4,舱体两端密封安装有方型平板加筋封头1,舱体2 内部的中间耐压隔壁3也采用加筋平板封头,舱体2的底面由现有的曲面结构更换为更加易于现场施工安装的加筋平板底面5,在所述加筋平板底面5的上面铺设有用于构成舱体内地面的防火防滑地板6;沿所述舱体2外表面分别铺设有连接管线、机械阀门、机械显示仪表及手动操作阀门17;所述连接管线、机械阀门隐藏于所述方型外包罩板15的内部,所述机械显示仪表及手动操作阀门17 考虑到便于观察和应急操作,设计为外部可视的结构;考虑到需要定期对铺设于所述舱体2外表面上的连接管线、机械阀门进行检修,所述方形外包罩板15上嵌装有推拉式活动盖板16,需要时,可以通过推拉式活动盖板对夹层空间内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所述方型外包罩板15上对应于舱体2外表面上的机械显示仪表及手动操作阀门17的位置设计为镂空的结构,舱体2外表面的机械显示仪表及手动操作阀门17外露于所述方型外包罩板15;为了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易于现场安装,本发明的舱体2的外部还分别配备有独立的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控制系统7、空气动力及消防水供水模块8以及制氧模块9;所述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控制系统7、空气动力及消防水供水模块8以及制氧模块9是预装的外接模块,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快速安装,省时省力。所述舱体2分别通过电缆或管路配备有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控制系统7、空气动力及消防水供水模块8及制氧模块9,与机械操纵及机械式仪表等通过管路形成高压氧医疗系统,在舱内创造一个高于大气的环境,人在该环境下治疗各种高压氧适应症病人。其中的医用高压氧舱操纵台设置数字监控及自动操控系统7,操纵台上通过计算机实现氧舱的操控,自动控制阀门安装在舱体2上,操纵台与舱体之间采用连接电缆11联接。医用高压氧舱的供气系统及消防水系统的动力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空压机、储气罐、空气净化系统、消防水供水装置等设置在一个框架式集装箱模块上,形成空气动力及消防供水模块8,该模块上的输出的管路分两路,其中一路供气管13,一路消防供水管12,分别与氧舱的供气和消防水输入管路相连。医用高压氧舱的供氧系统采用制氧机模块9,制氧系统安装在一个框架式集装箱内,输出氧气的供氧管路10与氧舱供氧输入管路相连。此处氧舱供氧输入管路除与制氧机模块的供氧管路10相连外,还可与医院中心供氧管路和瓶装供氧管路相连。

3研究开发方法及技术路线

(1)技术中心组织研发人员成立研发小组进行专项攻关。

(2)在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后,上交公司总经理审批。

(3)编制项目立项报告,并报送公司财务部、人资部、仓库等部门。

(4)技术中心展开研制开发,总工设定研发目标,评判研发成果,总工根据研发结果组织技术人员推行此方法落地,财务部按照研发费用管理制度规定进行专项资金准备。

4、总结

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由于舱体采用圆型,并改为平底,两端耐压采用平板加筋封头,可大大地缩小了土建工程,安装方便,尤其是两端圆型封头改为耐压平板封头,可有效地提高舱内的空间,更加有利于推拉式耐压密封舱门的安装。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式设计方案,可使方圆式医用高压氧舱,在场内安装调试检验合格后,整机出厂,现场只进行简单的管路对装,无大范围的现场安装及检验工作,因此系统整体性好,机动性强,安装使用方便,质量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目前国内氧舱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氧舱使用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现有氧舱结构及氧舱形式,对公司提出了高端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些要求,公司设计开发的此款产品,可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市场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王碧涛, 王官, 王东文,等. 医用高压氧舱的结构原理与使用安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9):45-47.

[2]方伟.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性改进的几点做法[J]. 中国医疗设备, 2002, 17(5):50-50.

[3]孙承永, 火翠香, 马军,等. 一种医用高压氧舱恒压的吸引装置[J].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2, 9(1):58-59.

基于配网抢修指挥系统的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家乐

西安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 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期间,第一时间的为用户恢复供电的责任便落在了各地的电网公司的肩上。与此同时,各地的电网公司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电网故障的抢修效率。因此,建立有效的配电网指挥系统是十分的必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抢修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如今配电网故障抢修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配网抢修;指挥系统;抢修指挥;支撑技术

1配网抢修指挥系统

1.1配网抢修指挥系统

落实获的报障信息以及智能派单、合单、催单、转单乃至退单管理,且针对于抢修人员、抢修进度及抢修资源等全程监控。支持客服、班组及调度填报等方式,并且实现接收报障信息人性化提示功能;实现智能派单,支持抢修单在地图中可视化展现,进而高效精准派单;基于停电信息池,结合一体GIS平台+实时地图,依托GIS的定位服务支持故障研判。对同小区、同片区的重复报修工单若研判属于同源故障,则为过滤及工单合并提供辅助决策服务;实现故障停电范围预判影响用户及配变定位功能;支持抢修单合单及催单,且支持抢修单经配抢中心审核确认、具备工单双向回退功能;支持抢修人员轨迹回放。

1.2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系统

电网运行状况监控系统要求电网中每一台关键设备都有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运行状况(包括: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与实时的监控录像,以确保平台可以及时的对每一台设备进行实时的健康监控。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平台可以及时的获取设备状况的相关信息,以及时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及故障等级评估,从而更加合理的分配资源。

1.3为抢修人员定制APP

该APP分为车载终端与个人终端,车载终端主要是对车辆的使用情况与运动轨迹进行实时的监控,以避免车辆被私自乱用的情况出现。个人终端的每一位员工为单位,为抢修工作提供精准的人力分配,并对该员工的位置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效率,避免消极怠工的情况出现。员工工作期间要保证电话线路的畅通,以保证任务的及时分配,维修期间需实时提交位置信息,维修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处理过程需要拍照,并向平台上传照片。不同分工员工之间的配合同时需要挨APP进行调度。比如维修人员对所需的物料进行上报,系统审核过后,立刻安排物料管理部门进行配送,极大的减少的相关程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2关于支撑关键技术的研究

2.1故障位置定位技术的研究

平台通过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每一台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详细的汇总。并且通过专业的位置数据引擎,可以为平台提供2D、3D以及卫星图像,在城镇中设备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三米,一些试点地区甚至可以达到一米级别的军用水平,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山区对关键设备的定位也能够达到十米级的水平。对抢修人员位置的定位可以实时的将车辆人员的位置信息都进行监控,执行抢修任务是平台可以对每一辆车辆的运行途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可以为抢修人员提供专业的导航系统,极大的解决了在偏远地区缺少导航信息的问题。关于定位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首先定位系统并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只有抢修人员接收到抢修任务之后定位系统才会自动开启,而日常生活中定位系统是不会开启的,系统也不会收集个人的位置信息。在一些3G、4G网络尚未覆盖的偏远山区,手机的定位功能可能失效,但是抢修人员可以通过车载大功率通讯与定位设备通过卫星与平台取得联系。

2.2智能派单模式研究

配网故障报修流程为:95598接到客户报修时初判,下发工单至抢修指挥中心并研判,并以电话等形式通知负责部门或专业公司,最后流转至抢修班组。传统派单可分为直接下发到驻点和下发到检修公司两种:存在手动派单工作量大、人工判别重复报障困难、不能智能匹配驻点和现场抢修人员等问题,也无法有力监管驻点及掌控工单派发到驻点时间,派单模式均需改进。系统智能派单为一对一模式,减少经检修公司的信息传输流程层级而直接派发到驻点,且对抢修人员接单及到达时间、故障处理时间及情况作了实时反馈汇总要求。智能派单自动识别故障单类型及所属驻点,如该驻点无法接收则智能转派,设立工单提醒机制,实现将配网抢修指挥系统管控延伸至驻点,加快工单的接收速度,提高抢修执行效率,同时驻点能够实时反馈信息。

2.3加强对故障抢修管理系统的有效完善

积极深化抢修指挥,将故障抢修指挥任务落到实处,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交互总线,深度融合营配调信息,实现“多种受理工单一个系统处理、多个监控界面同一窗口呈现,多种研判辅助信息一个界面调阅”,提高数据有效挖掘和辨析的能力和效率,为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高效运作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撑。从而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将多重信息及时接入故障抢修管理系统,有助于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控。帮助管理计划停电、抢修调度、故障预案和事态图等业务,积极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分析用户保修、自動化故障以及综合指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故障处理、移动终端等科学监测。调度人员可以借助该系统来了解用户供电信息,在接收到反馈信息后,对其进行及时的统计和分析,对配网故障主动研判及主动工单派发,为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为了保障抢修指挥工作的高效运行,供电公司还应在配网生产抢修平台中及时添加自主抢修模块,这样做有助于将配网自动化、智能公变采集、图形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配网线路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智能化的故障查找,对故障发生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在实时掌握线路等设施运行状况的前提下,在用户报修之前启动抢修服务,以此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故障抢修管理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整合,从而便于查找抢修车辆的具体位置,将3G视频进行了整合,并对故障抢修过程实施全程监控,进行远距离操控,有效确保获取信息和提高抢修服务的及时性。

2.4全景数据展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工作中,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采用 GIS 技术,在全景数据下能够将抢修过程实时展示出来。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抢修工作的效率,还能够确保抢修工作的质量。合理利用全景数据,能够实现对抢修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及时提供后方技术支持,做到可视化展示。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展示将配网生产抢修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信息进行集成设计,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配网设计模型,其中包括历史数据、设备的整体状态以及配网的运行状态等内容,通过提供更为科学、可靠地信息数据,确保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为了实现这一作用,全景数据必须要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将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以及抢修车辆位置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详细的展示出来;二是将配网的整体运行状况、配网故障的影响范围等相关信息等内容清楚的展示出来;三是将抢修的实际状况以及其中的关键信息内容等展示出来,为配网检修工作的进行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

结语

配网抢修系统集成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定位系统等等先进技术。简化了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提高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配电网抢修系统的应用加快了电网事故抢修速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障了用户的生命财产权益,减少了社会生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孔祥岭,吴华.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189.

[2]房牧,许明,王兴念等.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供用电,2013(0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