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II级28例,III级34例,IV级16例,分析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在78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其中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占40%和20.5%,成为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结论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彻底摒弃重治疗、轻预防的观点,而应把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贯穿到心力衰竭的全过程;同时积极接受心力衰竭治疗新观念,放弃过时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心力衰竭;病因分析;治疗策略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心力衰竭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其病死率也很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对人类危害极大[1]。心力衰竭在进展过程中,其涉及的系统、器官广泛,过程复杂。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我院内科于2009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心力衰竭78例,在对其病分析的基础上,就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作简单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经我院内科临床、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其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28~80岁,平均年龄55.4岁,病程介于2~27年。

1.2心功能分级 按NYHA心功能分级II级28例,III级34例,IV级16例。

1.3病种分类 本组78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肺心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

2结果

在78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分别占40%和20.5%;其次肺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分别占17.9%和12.8%。可见冠心病、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肺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力衰竭致病因素中则排至第二、第三位。此结论与《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原因初步调查》结果基本相吻合。

3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常见,从各种病因作用于心肌细胞使之产生能量代谢改变、功能形态异常,直至出现心衰症状甚至死亡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心力衰竭的诊断是我们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和现有的检查手段,截取患者在某一特定阶段表现而人为定论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也将随着我们对心衰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改变;说明目前我们在心衰的诊断与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心力衰竭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传统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然而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寿命。大量事实证明旧的治疗原则虽然能够暂时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对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意义。新的治疗模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即以大规模临床试验为依据,更具有科学性。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应认真遵从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接收心力衰竭治疗新观念,及时摒弃过时治疗原则,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途径[2]。

本组资料显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在心力衰竭致病因素中已位居首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贯穿到心力衰竭治疗的全过程。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住院时间,达到改善生活治疗,延长寿命的目的[3]。

由于我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其中以哈萨克民族为主要民族。哈萨克民族喜欢吃肉食,尤其是肉、奶茶都喜欢放较多的盐,而且喜欢晚上吃肉食等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所致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高发。另一方面,因我区是高寒地区,冬季漫长又寒冷致肺心病及风湿病也较多见。所以从预防角度入手,识别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加强基础病变的诊治、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预防措施主要使医患双方能更好的沟通,使患者能自愿接受各项有利的健康行为及时药物治疗计划的服从性。对服药、饮食、生活方法、合理运动等我们要给予正确合理的调整和指导,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同时要定期随访,不但可以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还可以帮助患者找出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和发生发展规律,并能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早减少或祛除诱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宏争,胡大一.心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M].北京;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4:10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2,30(1):23.

[3]陈丽丽,杨水祥.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2):26-29.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