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遗迹:满洲医科大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满洲医科大学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中国东北奉天(沈阳)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存在34年,1945年日本投降,该校解体,日本人撤走。该校名为医学传道,推进医学文明,实则推行日本殖民地教育理念,奉行奴化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日支协同的思想,是日本文化入侵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满洲医科大学 沿革 办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9.2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3-10

1922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根据日本1918年颁布的《大学令》,在奉天(沈阳)将南满医学堂升格为大学,称“满洲医科大学”。该校与日本内地医学教育体制完全一致,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学术、医疗水平最高的医科大学,在日本是排在前五名的医科大学,该校存在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学校解体,遗留校址为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沈阳中山广场附近)。

一、满洲医科大学沿革

1.南满医学堂时期。满洲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南满医学堂。1911年(明治44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奉天(今沈阳)开办了南满医学堂,该学堂属于医学专科学校。南满医学堂的开设有三个背景:“一、满铁总裁后藤新平[1]的强烈意志起了作用。二、满蒙传染病流行,为了民政的安定,要求充实医疗卫生。三、英国的传教士克里斯缔博士[2]正在奉天进行医学专科学校以及医院建设的准备工作,日本想要比英国早一步开设医学院校。”[3]据记载,南满医学堂设立目的是:“在南满普及医术是社会文明之使命之一部分,同时作为绥抚支那人之要诀,依靠社会之努力,而且深信医术之普及,急需抓住医师之培养才能带动起来。故,会社有意在满洲开设医学校。”[4]以医学传道为宗旨,培养为满洲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的医师、药师并进行医学研究。该校设置医学科、药学科、研究科。其中,医学科修业年限为四年,与日本内地相同;药学科修业三年;研究科不限定学科,继续修业一年。此外,还为中国人设立了预科。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为该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如,1911年度为其注入资金二万二千七百日元,1912年注入资金五万零二百日元。

2.满洲医科大学时期。1918年12月,日本颁布《大学令》,日本国内医学院校都升格为大学。1922年5月,满铁社长早川千吉郎向关东厅提出升格申请,得到批准:南满医学堂正式升格为大学,改称“满洲医科大学”,第一任校长为稻叶逸好。“设有卫生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学科,并将‘开拓卫生’作为研究重点,有教授20名、助教16名、讲师11名、干事1名、书记19名,助手及技工46名。”[5]满洲医科大学以南满医学堂为基础设立附属医院以及医学研究所。该校属于医学本科院校,设有面向日本人学部,主要招收日本学生,是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同时附设大学预科部,招收日、中两国学生。1926年,增设4年制医学专科部,专招中国学生,允许中国女生入学。伴随校内中国学生反抗奴化教育活动[6]发展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加剧,该校逐渐演化为只招收日本学生。1942年起,满洲医科大学教授和学生多去了731部队,学校中教学力量不足,便开始吸收中国学生留校任教。满洲医科大学存在34年,1945年日本投降,满洲医科大学解体,日本人撤走。其校址、余留设施由八路军接管,1946年归属于沈阳医学院,1948年,现中国医科大学承袭了其校址。

二、满洲医科大学办学理念

1.办学宗旨。1940年,满洲医科大学将医学传道的办学宗旨表述为:“大学应该以教授学生对国家有用的学术理论以及应用为核心,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为目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陶冶情操和爱国思想。”[7]满洲医科大学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属于日本的高等医学院校,该校倡导的所谓“爱国思想”并不是教导日本学生爱中国,而是教化日本学生视满洲为自己国家的领土,用“爱国”情操来淡化其侵略的罪恶感。同时,日本军方很容易运用其“爱国”的召唤来引导日本学生为效忠自己国家而奋斗,并自觉为日本军国主义服务,使日本学生把因“深层次的研究”医学技术而获得的实际本领,积极应用于日本国家使命的实现之中。

2.规章制度。该校为实现办学宗旨制定了规章制度,例如,《满洲医科大学大学令》、《满洲医科大学规程》、《学位令》、《图书馆管理规定》、《满洲医科大学职责》、《满洲医科大学奖学金规程》等。旨在规范学生行为,不断强化学生的日本国家理念,使之在中国的国土上能够保持与日本国家一致的精神追求,成为日本国家需要的医学人才。

3.学年历。如在《满洲医科大学规程》中规定了该校的学年历,昭和十五年(1940)(见下表):

3月24日—3月31日春季休学;

7月1日—8月31日夏季休学;

12月29日—1月10日冬季休学[8]。

从学年历可以看出,该校规定学生在全学年必须参加二十九个活动,而其中与日本历史文化相关的活动、纪念日就达二十多個。例如,神武天皇祭、秋季皇灵祭、皇帝万寿节等充满唯神之道,这样驯化的结果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日本皇权思想,只认同日本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而无视其所在国的历史文化,以抵御中国历史文化对其影响作用。再如,陆军纪念节则是典型的军国主义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军事征服思想,自觉服从日本国家的指挥、调遣。

4.校歌。为了树立学生的日本国家理想,实现培养目标,编写了校歌:“东亚千年的文明名扬东北,在东北有座举世闻名的学习圣地——医科大学,它是座知识的殿堂,名扬四海,威震八方。看!这圣地深处,有个历史悠久的深潭。新的知识之泉不断注入其中,相互交融。这座历史悠久的学校不但教授知识,而且教会如何做人的道理。这里结成的友谊,同窗挚友世代流传,它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在这广阔的东亚大地上,它永远肩负着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和崇高无比的理想。为真理的神秘大门,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将传承历史文明之光辉,洒遍神洲大地!”[9]校歌是一所学校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办学宗旨及办学条件的高度集中体现。具有凝聚教师、学生精神,创造学习、培训、研究精神氛围作用。满洲医科大学校歌以东亚为理想活动空间,立足中国东北奉天(沈阳),以医学技术为追求目标,引导学生为征服东亚而学医,并将征服东亚作为自己的理想、使命以及奋斗目标。

5.招生及学制。按照《大学令》,该校在入学要求、学生培养方面规定如下:“第九条,符合入学资格者应为高中文化学历,或者有日本文部省指定学校认可的同等以上学历,具有日支协同之思想。关于入学顺序规程由文部大臣制定。第十条,在本校学习三年以上者,参加一定的考试,方可称为学士。预科者学习年限为四年。第十一条,能够进入研究科的人必须学医四年以上,经过一定方式考试合格者方可加入研究科。第十四条,大学预科必须经过一年高等普通教育,经过考试,合格者进入本科学习三年。第十五条,大学的设备、编制、教学、教科书按照文部省高等学校规程决定执行。”[10]

三、满洲医科大学职员编制与教学设置

1.职员编制与职责。满洲医科大学以日本内地医学院校的机构设置为模式,形成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如教学方面,该校设立了微生物学教研室、医学解剖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医用化学教研室等21个教学研究单位,教授完整的医学理论和实验技能,服务于该校的医学科、药学科和研究科三大培养方向,并在实践中按日本内地人才标准培养符合日本国家利益要求的医学人才,为“开发满洲”、征服中国做充分准备。

根据《满洲医科大学职员制》,其职员编制和职责如右表。

作为一所与本土同步由日本人创办的医科大学,为了防止满洲医科大学学员被中国历史文化同化,满洲医科大学的行政业务岗位均由日本人承担,中国人只能做杂务,不得担任正式岗位。

2.课程设置。满洲医科大学,课程体系完备,以1942年为例,总计四个学年课程设置11—15门之间,伦理、外语、体育、教练课、专业课程总计36门,根据辽宁省档案馆24号全宗第1号目录第23卷相关内容记载如下:

3.教练课。满洲医科大学开设的教练课就是军事训练课。教官来自军队:“截止1936年,共有10名日军军官在满洲医科大学任职,皆为陆军,包括6名大佐、2名中佐、1名少佐、1名大尉。”[12]教练课在校外进行:“从1926年到1936年在铁岭、奉天、旅顺等不同地点进行过野外演习、防空演习、实弹射击、警备演习等军事训练活动20次。”[13]教练课内容围绕军事历史、理论、思想、战术等方面进行:“军事理论课方面,学部的‘教练要纲’中规定,包括战史、战术、军事讲话和术科;战史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战争’(当然是从日本的侵略利益出发来‘正确理解’)……在战术课方面,要使学生学习诸兵种协同、指挥的妙处等等,以增加学生的战术素养……军事讲话包括讲解日本的国防方针……教授射击、指挥法等。”[14]

4.巡回医疗与学术。满洲医科大学利用附属医院和满洲其他医院作为基本实习基地,培养医师、药剂师和医学研究人员,收集校内外的研究成果,该校有独立的校刊《满洲医科大学业绩集》。从1923年(大正十二年)到1938年(昭和十三年),该校进行了十五次对东蒙古地区的巡回诊疗,调查各种疾病的分布状态,东蒙的地方病、人种,东蒙的卫生环境等,收集在《满洲医科大学业绩集》中。“本大学拥有的一部分特殊储藏,曾经是治疗满洲‘黑死病’(鼠疫)的样本、关于中日医学的古今典籍、各地中医以及有关各科的地方病研究的样本,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再加上每年巡回诊疗团远赴东蒙各地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的收集,均有利于将来满蒙内地的进一步开发。”[15]

从上可知,满蒙地区是中国的领土,满洲的“黑死病”是这一地区特有的恶性传染病。满洲医科大学把研究该地区“地方病”与“将来开发满蒙内地”紧密相连,这就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奠定了医学基础。“开发”绝不只是医学、经济意义上的开发,其实质是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做好物质上、军事上的准备,当军事武力成为实施占领的途径时,满洲医科大学“特殊储藏”的这些“地方病”自然就转化成了细菌武器的必备材料,细菌战则成了日本军事征服中国的最佳手段。

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在朝鲜、中国大陆以及台湾等地区扩大势力,满洲医科大学为了完成日本殖民地侵略使命而建立起来。该校名为医学传道,推进医学文明,实则推行日本殖民地教育理念,奉行奴化教育方针,培养学生日支协同的思想。“满铁在东北兴建医学院校,使其文化侵略东北的功能日趋完善。满铁通过这些医疗卫生设施和科研教育机构,进一步掩盖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实质,同时也加强了文化侵略的力度。”[16]该校以殖民地教育理念塑造学员意识中的日本国家思想,以严格的敕语教育、复杂的节日典式规范学员行为,同时开设军事教练课程锤炼学员的军人气质,使之随时听候军事调遣。正因如此,从满洲医科大学走出的教授、学员在731细菌部队中才承担了研究部的关键任务,把在满洲医科大学练就的医学技术、本领应用到了细菌战中。

参考文献

[1]后藤新平:1890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日本卫生局长。1898年任台湾民政长官,从事卫生检疫工作,进行传染病的预防。1906年任满铁总裁,倡导开发满铁属地医疗卫生事业,普及医学文明,预防传染病,并且在大连、铁岭、抚顺、奉天等地开办医院,培训卫生人员,实施清洁法。1907年,后藤离开满铁回国,但对于医疗事业的重视已成为满铁的既定方针。竹中宪一.南满医学堂、满洲医科大学里的中国人教育.齐红深.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研究[M],白元昌译:大连,辽海出版社,1999:219-220.

[2]克里斯缔博士:开办奉天医学专科学校,培养中国医师,建盛京医院。同上,第225页.

[3]同上,219. [4]同上,218.

[5]小胎今朝治郎.全满试验研究机构辑览[M].长春:满洲帝国国务院大陆科学院,康德五年:15页.

[6]1925年6月7日满洲医科大学一年级中国学生王玉斌发动了抵制日货、反对奴化教育的学生运动。中国学生游行、罢课,遭受宪兵、警察的围捕。6月12日,125名中国学生联名向校长递交退学书,指出:“如今,吾等已知共容共存,中日親善是虚伪之举,故,为促使贵国国民觉悟,吾等全体退学”,学生离开学校。[日]竹中宪一.南满医学堂、满洲医科大学里的中国人教育.齐红深.日本侵华殖民地教育研究[M],白元昌译:大连,辽海出版社,2003:233.

[7]滿洲医科大学.满洲医科大学一览[M].满洲共同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五年(1940年):15.

[8]满洲医科大学.满洲医科大学一览[M].满洲共同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五年(1940年):1-3.

[9]满洲医科大学.满洲医科大学二十五年史[M].满洲共同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一年(1936年):5.

[10]满洲医科大学.满洲医科大学一览[M].满洲共同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五年(1940年):17.

[11]同上书,39-40.

[12]刘赫铮.满洲医科大学历史略窥.第三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2012)论文集:235.

[13]同上. [14]同上. [15]同上书,第1页.

[16]王玉琴.“满洲医科大学”在中国东北侵略罪行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4(3):29.

Abstract Manchuria Medical University, a higher medical school located in Mukden (Shenyang) in northeastern China, was founded by Japan"s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Co. Ltd. It had been there for 34 years till Japan"s surrender in 1945 when the Japanese withdrew and the school collapsed. Under the disguise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ivilization promotion, the school in reality practiced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concept, pursued enslaving education policy and cultivated students with the thought of synergy, which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invasion of China in Japan"s strategic plan.

Keyword Manchuria Medical University; evolu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