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人数剧增,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也越来越多。本文中笔者对高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意义的分析得出: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才能满足国家教育、社会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并通过浅析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管理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60-02

1 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1.1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国民族众多且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4%,民族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学历的教育,才能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才能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应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要平衡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求得长远。以我四川为例,四川位于我国西部,这有中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只有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培养出既深入了解自己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经济特色又掌握高级职业技能的少数民族本地人才能为四川经济建设服务。

1.3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而高职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是特殊存在,他们在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学习能力等方面和汉族同学存在差异,在将他们培养成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道路将与其它高职学生的教育道路有所不同,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情况、难点,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管理体制,有效思考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才培养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培养职教人才的真正意义和作用。

2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性较差

少数民族学成长过程中渗透了本民族传统的文字语言、文化习俗,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他们来到高职院校学习,生活环境,宗教信仰,行为语言,价值观念,处理问题方式,饮食喜好等多方面与身边的汉民族同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语言上很难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合理流畅的进行交流共同,也很难从心理上积极融入新的学校环境。他们渴望其他同学认可和尊重自己的民族习惯,讨厌他人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他们,但无意间民族间的文化触碰不可避免,但本来离开熟悉环境的少数民族学生内心就是不安的,这将导致他们更趋向于集结成本民族的人际圈子,无形中对其他民族学生产生排斥甚至抗拒的情绪。然而正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一开始就从心理上忽视了同学、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时常为一些琐事而扭曲身边同学的态度,从而容易放大自己的不满情绪,在得不到不到及时的疏导,又容易产生进一步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并且一旦个人的过激行为产生很容易上升成改多个民族学生的集体情绪或者行为。

2.2地方教育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较弱

少数民族学生多来山区,当地受到历史、地域、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故当少数民族学生初到高职院校,其所受的当地初等教育资源薄弱带来的后遗症就突显出来了,主要表现在:

2.2.1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偏低

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明显感到学习上的吃力,即是因为他们现今所学的知识信息与高中知识有断层现象,同时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缺乏成熟的优秀师资队伍,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长期得不到重视,因而在信息知识断层出现的情况下没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有效的沟通获取帮助。长时间得不到释放的学习压力就容易滋生少数民族学生厌学或者自卑的心理,并出现逃课,上网,沉迷游戏的情况。

2.2.2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少英语和计算机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不乏来自“边、远、穷”的山区,当地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设被落后陈旧,故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当中英语和计算机教育的推进相当缓慢,不少学生到了高中或者高中以后才开始接触英语和计算机,故当这些学生来到以发展综合社会能力,以相应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毕业前提的高职院校就容易产生自卑和学习抵触心理,最终丧失学习激情。

除了上述特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还其他的一些特点,诸如性格爽直重诺守信,但情绪自控能力较弱;能歌善舞,表演才能和竞技成绩突出但其他组织社团或活动参与的机会不多。我们在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时候,既要看到他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共同性,又要看到他们的差异处,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

3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应当对其从爱国教育、价值理想,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及素质和日常管理以及健康心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挖掘,这样才能消除少数民族学生对地域差别的困惑增强其社会的融入性,消除其对学校和专业的困惑,完成理想目标重树,才能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发展和学院建设的需要。

3.1加强少数民族新生入学教育做好心理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教育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初始,故要从多花时间、人力、精力、物力来打好这个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做好少数民族新生的心理建设。

首先,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认识了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的区别,告之其在入校后可能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都属正常现象可以去克服不能被打败。其次,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从对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的反差认识上过渡到价值观建设,专业优势的发掘,理想实现上来,由专门的老师一对一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分析他的文化基础程度,帮助其确立坦然接受物资贫困但拒绝心理贫困的意识,帮助其以改变自己塑造未来为目的确立学习方法、内容和人生规划,帮助其学会调适心理冲突;再者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增强其社会融入性,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并利用他们的特长,多参加院系文娱活动和竞技比赛,不仅锻炼自身能力,而且促进自信心显著提升并学会克服生活自卑。

3.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各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活动以及行为禁忌,故可通过看展专题讲座、观看影视资料,参加爱国主题活动,专任老师思想沟通等多种方式帮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汉族同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和生存”的观念,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思想了解各民族文化。这既有利于加深学生间的了解和认识,避免了在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下引发的行为冲突,又满足少数民族同学希望被理解被重视的心理感受,协调了他们内心的强烈的本民族意识,增强了他们对新环境和新的文化习俗的心理接受度。

3.3深入教学改革制定相宜教学方案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等问题,高职院校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制定适宜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即可从教师方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由院校派青年教师进行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在学院推行双语教学或专业的民族文化课程选修,或可从少数民族地区选派思想政治过硬,汉语能力好的优秀教师,担任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老师,增强学生的心理亲切感和增大与院校的沟通渠道。同时也可从汉族学生方面入手,利用帮扶小组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在语言,基础知识等各方面进行学习帮助,让课堂外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学习补充交流也在持续进行。

高职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思想品德上有很多共同性:比如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希望国家强大;他们拥护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方针和改革措施;他们积极向上,有民族自豪感,重视集体荣誉感;他们勤奋好学,渴望成才,渴望以己之力改变命运建设家乡。但同时多少数民族学生又来自居住比较分散,汉语水平比较地下,交通比较闭塞,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比较传统的地区,故正是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家庭教育,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少数民学生又有异于汉族学生的特性。进行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则定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科学引导,因材施教,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2008.04.

[2]冯开甫.大学新生教育概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08.

[3]魏秀兰.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