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经济:主要“火车头”动力不减局部金融风险仍需警惕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历经相对健康的发展,全球经济回暖,经济增速普遍加快,由此对2018年全球经济的走势持乐观看法的预测增多。多个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

2018全球经济将稳定复苏

2017年12月11日,联合国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创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至3.6%和3.7%,同时也上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期。IMF预计,今年全球四分之三的经济体增速都将加快,这也是全球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

同样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是3.7%,其监控的GDP占到全球GDP80%的45个经济体,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预计在2017年到2019年会收缩。

看好全球经济整体形势的还有大型投资银行。美银美林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将稳健增长,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8%,高于2017年的3.7%,大部分经济体都将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其中,美国经济加速增长,201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4%,高于2017年的2.2%,并认为税改方案将令2018年、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分别提高0.3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预计,2017年全球GDP增速将为3.6%,而在2018年,全球GDP增速将进一步上升至3.8%。

“对2018年全球经济颇为乐观的预测主要是依据全球经济的主要火车头动力不减,发达国家经济向好态势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其他经济体经济也将继续得到改善。”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分析。

古特雷斯特别提到,欧洲经济复苏相当强劲。2017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延续2016年的上升势头,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不仅德国、法国的复苏趋势显著,就连西班牙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步伐。

“欧洲正处于全面稳固复苏周期中,在家庭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双轮带动下,2018年欧洲经济复苏有望延续。”古特雷斯称。

联合国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其中,东亚和南亚仍是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对今年全球增长的贡献高达近一半。

摩根士丹利预计,新兴市场的GDP增速预计在2017年为4.7%,2018年将达到5.0%,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6.8%,2018年由于中国政府主动调整政策重心,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率预计在6.5%左右。

“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三分之一。”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副秘书长刘振民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强、回旋余地更大,質量和效益提高,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举措为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复苏力度仍不充分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将维持稳定复苏的态势,处于从亚健康走向完全健康过渡的关键时期,局部金融风险仍须警惕。

“201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但供给侧长期性约束因素难以逆转,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仍不充分。”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张兴荣得出这一判断。

“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依然较大。”张兴荣认为,发达经济体有望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力度依然偏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

根据IMF数据库,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合计将达到43%,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36%,也高于危机以来平均水平42%。

以地理区域看,2018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增速继续保持最快,平均增速将达到6.5%;其次是东欧新兴市场的3.5%、中东与北非地区的3.2%;拉美国家1.9%的经济增速在新兴市场中垫底;在发达国家,美国2.3%、欧盟2.1%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2.5%的增速基本与上年持平。

其次,全球通胀水平继续保持相对低位,达到3.3%左右。

“由于实体经济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全球失业率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其价格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压力,因此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依然处于低位。”张兴荣预计,2018年全球CPI平均涨幅为3.3%左右,略高于上一年的3.1%,但远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中4.0%的平均水平。

此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市场需求,预计2018年CPI平均涨幅为4.4%;发达国家由于就业未完全复苏、投资消费需求动力不足,预计CPI涨幅为1.7%。

全球经济仍面临多种风险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出现转机,迈进新的增长关键期,但由于增长力度不足,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全球性的经济与金融风险依然存在。”张兴荣认为,部分国家存在财政金融风险。

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编制的美国金融风险指标(ROFCI)显示,2017年美国金融市场整体风险经历了由高到低,金融稳定性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从结构上看,股票市场逆经济弱势不断创新高,波动性一直维持历史低位,投资者可能忽视泡沫风险;非金融类货币市场始终不太稳定,风险持续上升。

“经济复苏力度增强将降低财政风险和企业债务风险,但同时会促使货币政策收紧,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和风险溢价上升,可能刺破发达国家的资产泡沫,并对新兴市场的货币汇率带来风险。”张兴荣分析。

同时,张兴荣指出,非经济风险因素依然存在。2017年以来全球性非经济风险事件减少,对市场主体乐观预期增强和全球经济复苏加快产生了正向贡献。但世界范围内的非经济风险始终存在。2018年,欧洲各国的政治选举仍然可能潜藏“黑天鹅”事件,应重点关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的国内政治风险。

“围绕地缘政治争端的问题依旧并未解决,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依然可能爆发新的冲突;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内部治理方面的风险也不能排除。英国脱欧进程、特朗普的政策等去全球化浪潮走向何方,尚不能下结论。”张兴荣说。

张兴荣特别提到,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应保持密切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债务问题十分严峻,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债务过快的增长,成为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最大问题。

“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泡沫,新兴经济体出现新一轮债务,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债务很严峻。”刘元春分析。

刘振民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尚存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不宜对全球经济长期增长前景过于乐观。

“尽管短期前景有所改善,但全球经济仍面临风险,包括贸易政策改变、全球金融环境突然恶化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日益紧张。”刘振民指出,全球经济还面临较长期的挑战,但宏观经济状况的改善为制定政策以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