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的新发展论文

【摘要】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金属材料,自然界中金属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将自然界中这种含金属的化合物岩石成为金属矿石。三四年前,人们就掌握了从金属矿物质中提取金属材料的技术。如青铜时代冶炼技术、炼铁技术等。到了19世纪末可利用的金属已经有50多种了,但在这3000年中,冶金还是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技术。冶金的传播方法是以师傅传授给徒弟的方式传播的,所以那是冶金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的缓慢,且每一个进步和发展都都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才能进行的,受到过无数次失败才能狗得到的。

【关键词】 钢铁冶金发展的现况 钢铁冶金发现的历史情况 钢铁冶金的资源的节能和利用 钢铁的分类

一:冶金的发展历史

大约在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我国就在冶金的行业中发展了生铁冶炼技术,大约是在春秋时候,冶金技术就产生了两种工艺方法。并且这两种方法的发展时期比较平稳和长久,各自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从江苏六合县程桥东周最开始发现的块状铁的痕迹,并且它是块状铁的第一个重大发现,也标志着块状铁的产生的开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在逐渐的完善,那时候就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崛起。

从唐代到明代,钢铁技术的发展时期在逐渐成长。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变,钢铁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心中主要的行业。

二:冶金发展的现况

进入20世纪,钢铁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必不可缺少的产能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干行业。各类大型企业离不开钢铁行业。在2013年份,我国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有色金属的钢铁企业(含黄金、稀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95亿人民币,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八,完成国家资产投资6609亿人民币,增长了百分之十九点八,与此同时,冶金工业在节能减排、拉动就业人群等方面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的钢铁企业中,存在着对高端产品的不集中,对低端产品重视的问题。钢铁企业严重亏损,进而导致钢铁企业裁员的措施。这些都是我国对高端产品的不够高度重视而过于重视地段产品的导致后果。不过钢铁企业是每个国家必不缺少的的哟重要行业,钢铁十年一起、十年一落的行业,再不就的将来钢铁企业肯定会重振雄风,和i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利润,再加上我国现在钢铁企业技术的完善和调整,钢铁行业会是我国将来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三:钢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这是主要的分类方法,我国合金钢法人分类一般在看重于其性能。根据钢材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钢:结构钢,顾名思义,是在锻造机械结构时使用的鋼种,一般用于机械的零件和各种轴承等;

2)工具钢:是用来加工何种道具,就有耐磨的特性。例如:钢铁玻璃刀、量具等。

(2)按化学成份分类

按钢的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碳素钢又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它们的含碳量分别为小于等于百分之零点二五、百分之零点二五带百分之六、大于百分之零点六。。

四:冶金资源的循环及冶金的资源减排

(一)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钢铁行业的飞速发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尘土飞扬、烟尘滚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这些负面的环境影响,并向大自然无止境的排放着危害生态环境的有害奇特和物质,尤其是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有限度认识程度还不够,大力的开采资源,人们认为地球资源是无限的,殊不知地球有限的资源经不起人类的随意开采。所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当下首要任务。

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生存环境,逐渐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塔上了保护环境的新征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直接排放阶段:由于当时的世界的钢铁技术不够发达,产能比较小,所以人们采用直接排放的手段进行冶炼金属。在硕大的地球环境中,这些小排放不足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然而人们当时也没认识到这个层面上。

2 稀释排放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了我们世界环境的承受量有限,所以将排放物少部分排放到海洋和大气中,认为大自然可以吸收这些排放物。可是后来,人们的意识又上升了一个层面,了解到海洋和大气在一定时间内吸收的排放物是有限的,人们采取了将排放物先进行稀释,稀释到排放标准再进行排放,这一措施对我国环境的污染有了全方面的改善

3 末端治理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科技的飞快发展,生产进入了高度工业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局部、和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于是在环保工作上人们采取了”头痛医头”的做法。

(二)对于冶金资源的循环利用我过现在已经做的非常完善。像在高炉精炼的时候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被人们循环使用。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加入三氧化硫用来做人们生活中的煤气,在工业方面上,产生的一氧化碳也可以用作下次冶炼金属的热量来源。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我国现阶段资源短缺的现象,为我国解决了燃眉之急。

参老文献

[1] 黄天佑.材料加工工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建安.金属学与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