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世界的军中骄子——顾景范

提及营养,无数人都会以为吃饭就是营养,顾景范在从事营养研究之前也没有认识到营养学还是一门深奥的生命科学,而且和人们的健康素质密切相关。 这次走近顾先生时,他为我推开一扇门,引领我去一个陌生的营养世界,那世界别有洞天,先窥见的是他走过的花香满径和他在花丛中摘取的芬芳果实,后领略的是他诉说的我国的营养实景,以及他描绘的营养发展的瑰丽远景。

说起顾景范,熟悉他的人都爱提到他百岁长寿的父母,父亲顾毓曾活了101岁,母亲章湘华活到103岁,这在他的家乡无锡和他的同事朋友中间都传为美谈。有人认为他的家庭有长寿遗传基因,但顾景范认为更重要的是老人重视保健、生活规律、思想开朗、有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膳食营养。父亲顾毓曾非常注重生活调养,见报上有保健方面的文章就剪贴下来保存着,日积月累,他学到了许多保健知识,母亲也受其影响,终生受益。

但顾景范走上营养学之路却与父亲没有关系,他小时得益于堂叔顾毓诱的熏陶。顾毓诱文理兼通、博学多才,每每回到家乡就向顾景范讲外面的见闻,包括先进的西方医学,时间一长他便有了不成良相便当良医的愿望。1938年他考取了当地省立重点中学——辅仁中学。当时因无锡沦陷,辅仁中学迁往上海,顾景范全家也迁往上海避难,遂进辅仁完成了6年的中学教育。

辅仁中学是教会学校,所用课本全是英文的,这使他的中学就打牢了英语基础。他学习出色,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连年申请到了“青树”奖学金,又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上海圣约翰大学医预科。

当时医学界有“南湘雅、北协和”之说。顾景范常听堂叔讲协和医学院的水平与国外一样,他于是有了向往之情,可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已停办了,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协和才决定于1947年复校而招收预科学生。为实现心中梦想,他1946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医预科,1948年毕业时名列优秀毕业生光荣榜,并被选人斐陶斐荣誉学会。此荣誉学会是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毕业生,经全体老会员投票通过才可以加入的,拿着荣誉学会颁发的证书,去指定的上海金店配一枚金钥匙,佩挂胸前,成为成绩优秀学生的标志,如去美国读书将备受关注。这一荣誉也称“金钥匙”奖。

顾景范是协和医学院恢复后的第一批学生,他在协和医学院录取的22名学生中,以第1名的优秀成绩名列榜首,获得免去全年学费的奖励。

1950年解放军接管了协和医学院。同学们接受了一系列的政治思想教育,人生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952年他服从分配,去了成立不久的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学系。这时的顾景范很不情愿地割舍着心仪已久的医学家的梦想,临床医学专家远去了,营养学家的梦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源于两次战争中发生营养缺乏而更为重视营养,一次是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多数官兵因缺乏维生素B2而患阴囊湿疹。抗美援朝期间又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大量官兵患夜盲症。营养问题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军事医学院营养学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

营养系主任王成发是我国著名营养学家。王成发对顾景范说他要建立一个人类营养学派,营养在军队很重要,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鼓励顾景范在他手下发奋学习……

顾景范在协和医学院也初步了解到营养学的意义。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等著名教授在授课时都谈到过营养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他至今仍记得曾教授在讲授“外科学总论”时说:“许多病人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消耗过多,营养不足”。

1953年进藏部队接受了修筑康藏公路的重任,考虑到高山反应,军队组建了一支高山病防治医疗队,顾景范到达营养系的首次任务就是加入这支医疗队为修筑公路的官兵服务。这是我国首次对高原地区营养的探索。顾景范与官兵们一起同甘共苦、住帐篷、吃罐头,天天如此,日夜无变。高山缺氧、夏天还雪花飘飘、寒气逼人,帐篷里外的气温相差无几,早晨起来胡子上都结满了冰碴儿……

这是一个挑战生命极限的环境,对一直过着优裕生活的顾景范是个严峻的考验,他在这里的收获不只是对营养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重要的是他走近了一个精神领地,看到那么多的官兵在无私无畏地奉献,有的那么年轻竟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看在眼里,想在心间,一次次地被感动了。他的思想受到了感染,心灵得到了震撼,人格有了升华。他说:当时面对那个艰苦的环境,目睹战士们的无私无畏,我想也不愿想成名成家,我只有全心全意为官兵服务的份儿。

营养学家的梦又断了,断了的梦来日再续。

他的心踏实了,觉得部队确实需要营养,眼下要紧的是解决官兵的营养问题,于是用门板搭起了临时实验台,以简易的办法检查官兵的营养状况。那时主要靠吃罐头摄取营养,缺乏大量的维生素,顾景范想方设法给官兵补充维生素,除维生素片之外,还让官兵吃上了豆芽菜。

我军当时所用的营养标准是照搬原苏联的,因地域气候的因素,中国人与苏联人的发育状况不一样,所需能量也不相同。王成发重视营养调查。他觉得要制定我军的营养标准,就得有我军的营养调查事实。在高原战斗九个月的顾景范又与同事风尘仆仆地赶往基层搞营养调查。每年4-10月是他们去基层的时间,在这半年里要跑好多个基层连队,几乎所有的军兵种及边防部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调查中,他们根据王成发教授的实验计划,将缺乏营养的战土分成多个小组,同时给出不同剂量的营养素让其恢复,在三四个月时间内,记录各组在各时段的变化情况及恢复时间,就这样反复做了几年调查研究,之后再将资料汇总做具体分析,最终制定出我军自己的营养标准。

1959年我军出台了第一个营养标准,后又多次根据军队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进行修订,这不断改进的营养标准,为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和健康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及上世纪50年代末的3年饥荒就会牵及很多人苦涩的记忆,作为营养学家,顾景范对饥荒中营养缺乏的记忆可谓深矣。那时因缺蛋白质而引起的水肿病几乎遍及全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奉上级命令对水肿病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并研究小球藻和白地 军代食品。“小球藻”是一种藻类,可在池子里培养,当时机关和居民家中的瓶瓶罐罐里也养了不少,也的确富含蛋白质,但它的细胞外围有一层厚壁,在人体内阻碍蛋白质被吸收,必须破壁才可增加其消化吸收,否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未消化的小球藻,会整个从粪便排出体外。

“白地 ”是一种微生物,可在家里培养。二次大战期间,曾有营养学家研究过它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可以被人体吸收,有“人造肉”之美誉,但不进人工业生产,其消耗的能源与生产规模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最好的蛋白质还是天然的鸡蛋、牛奶和大豆,只要供应一定量的大豆,水肿病就自然消退了。水肿病的原因并不神秘,并非当时传言的“中毒”、“传染病”,而只是能量和蛋白质缺乏。没有营养素就不能维持生命的事实已明确摆在眼前,营养的重要性也铭刻在顾景范的心间。

为解决水肿病,当时军委成立了多个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治,顾景范参加了第38医疗队,去往山东平度执行任务。平度是重灾区之一,每人每月仅供给15斤地瓜干,其水肿病可想而知。顾景范他们在防治过程中,同时研究“小球藻”的营养效用,结果证明最好也不过与大豆类似。

当时顾景范他们被当地群众称为“救护神”,农民兄弟都以渴望信赖的眼神看着他们,企盼有奇迹发生。顾景范理解他们的渴盼,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那个浮夸狂热的年代,这位年轻的营养学家面对浮肿的饥民也无能为力。他很愧疚,饥民们渴盼的眼神深深触动着他,他的眸子里也常常溢满了辛酸的泪水,他暗自发誓要潜心研究营养,今生今世为国民健康做些有实际意义的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顾景范结合战备所需,带领小分队到东南沿海及热带地区部队前线执行卫生保障任务,在持续40多度高温、湿度100%的环境里,参加部队野营训练及丛林行军等军事行动,在行军途中,他就地开展热环境对人体营养代谢影响的研究,并重点观察维生素提高机体耐热能力的作用。

他和同事们还为野营部队制作了热带地区野菜图谱,以备部队在执行紧急任务途中遇到营养供应不足时使用。

他研究营养的热情十分高涨,可“文革”开始不久便将他打人另册,先软禁8个月,后下放到银川西大滩“练红心”长达三年之久……

几年的时光白白流逝,好在他一直将营养研究的热情存于心底。1972年返回原岗位后,他又迅速开展维生素B2(核黄素)营养状况评价的研究,解决了研究方法中用血量大和收集尿样困难的难题,在国内首创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的酶功能法,因用血微量,既快又准确而得以在全国迅速推广。此项研究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他后来在国际营养会议上作了报告,获得好评。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很多从战场上送至后方的创伤、烧伤伤员需要经静脉补充营养,可当时我国还生产不了氨基酸注射液,也没有从国外进口的氨基酸原料,只有从国外进口的氨基酸注射液。顾景范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先从解决氨基酸原料着手,国内没有现成的,就一种一种的合成,有微生物合成的,有化学合成的,有提取的。他们克服诸多困难,合成了10多种氨基酸,最终在我国首次研制成功可用型和创伤用复合结晶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并由药厂投产,结束了我国没有氨基酸注射液的历史,为救治伤员提供了物质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培养营养师的教学中断,医院里营养治疗的专业队伍后继乏人,医学教学中也不再有营养治疗的课时,不少医师开不出营养医嘱,甚至把营养科误认为厨房,忽视了营养在治疗中的作用,使得临床营养陷入困境。顾景范看到这种危机,便开始了以著书立说培养新人的工作。他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在1984年与人合作写出了第一部营养专著《静脉营养》,这一写便一发而不可收,出版了《高原营养》、《特殊营养》、《临床营养问题手册》、《经肠营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营养性疾病分册》、《营养系列食谱丛书》等多部专著(有的与人合著)。

1990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营养学》一书很快销售一空。随着营养学的发展,顾景范觉得此书内容已满足不了现代临床所需,于是由他任第一主编,组织了我国一批一流的营养学家和医学家撰写170万字的《现代临床营养学》。此书融进了国内外现代临床的前沿营养学知识,费时数载,于今年“非典”时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成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的重点图书。

由于顾景范的数年努力,他曾4次荣立三等功,其科技成果分获全军一、二、三等奖、国家三等奖。1995年他荣获亚太临床营养学会荣誉奖。2000年又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荣誉称号。

我国于1945年在重庆成立了营养学会。

1981年5月25日中国营养学会作为中国生理科学会下的二级学会在上海复会。顾景范是筹备复会的成员之一。1985年3月中国科协批准营养学会为一级学会,沈治平为理事长,顾景范任秘书长。1988年他当选为第二届理事长。为扶持营养界新人,顾景范在第三、四届期间甘愿屈任副理事长。于今他是第五届荣誉理事。在营养学会,顾景范是工作时间最长的营养学家,他手里保存了学会复会以来的资料, 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复会 20周年庆祝会时,由他写出了总结性报告:《中国营养学会复会二十年工作回顾》。

任秘书长期间,顾景范协助理事长做了大量工作,建立营养学分会就是他们共同策划的。他任理事长期间完善了营养学分会的建立,分别成立了妇幼营养、老年营养、公共营养、特殊营养、临床营养、微量元素营养、营养资源和营养分析8个分会(后两个已并为营养和保健食品分会)。这些分会的建立,如同一棵大树长出分枝才使树干丰满一样,它标志着现代营养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换句话说,营养学会有了自己的职能,开始面向社会,关注各层次人群的营养。

营养学是一个时说常新的话题,顾景范觉得营养学会会员的知识应不断更新,才可保持营养队伍的先进性。他提出每年以营养学新进展和新技术为主题,举办一期知识更新班,他的设想得到地方营养学会的支持和会员们的拥护,现已举办过15期。他还倡导科普工作,建议学会定期召开科普工作会议,各地方营养学会轮流主办科普通讯,已坚持了12期。

顾景范主持营养学会工作期间,军事医学院任命他为该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 (1983—1988)。他不因重任在肩而推卸营养学会的责任,也从未因营养学会的事情而耽误单位的任务,1987年他领导的研究所受到总后勤部的表彰,他们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的事迹在全国全军传播,就是最好的明证。

《营养学报》是营养学会惟一的学术期刊,发行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顾景范出任该刊主编至今,他以自己的博学和勤勉团结编辑部全体同志,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支持下,认真办刊,成为全国科技期刊中的核心刊物,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全军优秀医学期刊一等奖”,“天津市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10余次奖励。

自营养学会复会以来,顾景范参加了世界和亚洲的历届营养学大会。1985年他任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理事,1995年又任秘书长。他在台上台下都以熟练的英语与各国营养学家交流,在他身上体现的中国营养学家的深厚素养为多数人所赞赏。1995年 10月在北京举办了第7届亚洲营养会议,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营养学家出席,顾景范任大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他的付出深得与会者的认同。

世界营养学会何时在中国召开呢?这是中国营养学家企盼的梦想,顾景范希望我国营养学事业不断发展,营养学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尽快创造具备召开世界营养学大会的硬软条件。这需要政府的关注和全体营养工作者的努力,顾景范也一直在为此而奔波。

中国营养学会复会之初便着力于我国人民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研究,经努力有了一个初步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 1988年修订了此标准,又制定了《我国的膳食指南》。1996年学会再一次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讨论修订,增加了“平衡膳食宝塔”等内容,1997年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T2000年公布并出版了专著。这是学会奉献给社会公民的两件珍贵的健康礼物。

《指南》和《参考摄人量》对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顾先生说,营养学涉及医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多学科,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营养学会为此做了长时间的努力,若居民能够摄人到推荐量标准,健康长寿是有保障的,于今许多疾病与营养有关,胎儿时期的营养不良甚至会引起成人以后的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营养量达到了,免疫力也会增强,亦可抵御疾病的侵扰,加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和耐力,像“非典”为何如此快地肆虐?与人们的免疫力不够有关……

我国居民的膳食状况较之从前好了很多,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摄人量标准在很多人群中没有达到,特别是钙、铁、维生素 A、维生素B2、及优质蛋白质等营养素仍有缺乏。顾景范分析原因有三:一是经济、二是观念、三是知识。有些人是经济条件不够,但多数人是观念没有改变,没有营养知识。

顾景范推崇营养的科学性,说讲究营养与不讲究营养不大一样,北京中关村地区高级知识分子很多,因工作压力大患病率也高,有的还英年早逝,但北京和全国的营养学家的健康相对好一些。顾景范告诉我,我国老一辈营养学家都是长寿之星,如罗登义活到95岁,万昕活了99岁,苏祖斐活至100岁,南京大学的郑集教授已103岁,还工作着。

如何保证中国居民摄人营养学推荐的营养素标准量?顾景范的观点是要立营养法。发达国家都有营养法,日本在二战后 1947年的困难时期就立了营养法,现有营养师近70万人,日本的集体供膳单位都有营养师,如饭店没有营养师是开不了业的。在美国有注册营养师制度,注册营养师是很热门的职业,极受社会欢迎。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也比中国高,据1999年世界银行统计:中国71岁,日本80.6岁、美国 76.9岁……

营养学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呼吁国家立营养法,也起草了营养法初稿。2002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香山召开科学会议,主题是“营养与健康及社会发展”。顾景范、葛可佑等10多位专家分别就营养改善行动、营养立法和专业队伍建设、脂肪营养、转基因食品及食品工业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多数科学家提出,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营养立法,营养师奇缺,从而造成政府制定的营养干预政策与措施难以落实。为此,代表们建议,在多学科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制定《中国营养改善法规》。两会期间,也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了提案。顾景范他们为此而心动,多年的努力已显成效。

顾景范说,我们已步人生命科学新领域,营养问题事关民族的未来,中国早已走过“东亚病夫”时代,但中国要永立世界之林,营养是国民健康的基础,要打拼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需要智力、体力和精力,这都离不开营养科学的支持。

他还对营养学前景抱有乐观态度,说营养学发展已越过七大营养素进入食物中功能因子的新时代,例如植物化合物的研究前景瑰丽动人,如大蒜中的大蒜素可降血脂,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抗氧化,大豆里的异黄酮可防骨质蔬松,亦可抗癌,枸杞中的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