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放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科课程改革的建议

摘要:开放大学作为以继续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机构,更多承担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应突出实践性,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确定、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特色确立及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良好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能使开设此专业的其他高校从中得到借鉴, 从而促进开放大学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48-02

一、明确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科重实践,国际贸易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大专学历,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商务谈判、签订合同、报关等工作,能上岗操作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专科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业务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必须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基础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相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法规、世贸组织规则;国际市场营销基本常识;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及外贸英语口语等基本技能;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和国际货款结算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2.扎实的专业技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具备初步与外商磋商交易、拟订合同条款的能力,实现交易目标的沟通的业务素质;具有从事跟单、货代、独立处理履行合同等各业务环节的单证操作、办理托运、投保、报检、报关和货款结算等能力;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的技能。

3.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商检总局等职能部门组织的从业资格证考试,是对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权威评价考核,对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作为开放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专科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取得一个以上从业资格证书。这是衡量专业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是评价毕业生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依据。

(二)未来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大学作为以继续教育为主的成人学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为标准,培养能顶班上岗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要准确把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职责的变化,结合企业对岗位标准的变动,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实行动态教学过程。

1. 建立“课程设置、专业技能、证书资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国际贸易专业专科所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及要求,应以能让学生普遍通过有关从业资格证考试为宗旨,以学生掌握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活动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为目标,建立“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2)“专业技能”。外经贸企业的工作岗位分工呈逐步的趋势,以达到专而精的工作效果。岗位的职责就是国际贸易专业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

(3)“证书资质”。商务部、海关、商检局等职能部门为使外经贸企业业务人员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流程清楚、要求明确,让企业能招聘和使用高素质的人才,组织全国统一的从业资格证考试,实施持证上岗的优选制度,从而保证了外经贸企业专业人才优化组合。国际贸易专业应以考证通过率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实施“一个中心、两个依托、三个素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一个中心”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成人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为原则,培养学生在一定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获得上岗能力,使学生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有后续发展、提升的潜力。

(2)“两个依托”。既要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能力,又有后继潜力。一方面,以加强实践性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依托,让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这也是在理论教学中必须达到的学习标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加强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加大理论联系实际和指导实践的校内外集中实训的力度,包括实物实训和无纸化电子实训,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

(3)“三个素质”。一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外贸工作的基本职业素质,二是具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素质,三是具有综合经营管理的素质。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各门课程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以及在实际业务中能够分析、处理和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

(一)建立全新的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以往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新的课程体系必须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的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起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注重业务技能培养的多层次的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第一层,技能模块。根据外经贸企业各种岗位对实际技能的要求,及相关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项目,分别开设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把相关课程分解成相应模块,大体分为理论讲授、课内实训和课外实际体验三个子模块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实际技能。

第二层,资质培养模块。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获取大专学历证书和至少一个以上的从业资格证书,以满足行业要求,实现快速就业的目标。

第三层,职业基本素质及能力模块。开放大学培养的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必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得到文艺、体育和心理素质等综合培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思想、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为步入市场、社会,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特色

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应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1.突出实践,以资质要求为导向

根据外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从业资格证考试对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衡量标准,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此,有针对性地开设“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报关商品学”、“报检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跟单实务”等专业课程,并与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相适应,真正实现“教学、考证、快速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2.坚持学、做统一,突出实践能力

为体现“学、做”的统一,将课堂教学分为业务知识的讲授与课内实训两个模块,不仅要求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原理,重点、难点,还要利用案例、布置简单的任务、小型的专题等实训活动,进行动手操作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运用所讲授的专业知识。每个单元知识教学完成后,都要采用模拟实务来进行综合实训,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加实践强化就业能力

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学生既要具有大专以上的学识水平,又要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将外经贸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和内容全部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根据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不断提高,考试内容不断更新的实际,来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训活动,并按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让学生既完成了专科学业,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又能从事多个职业岗位工作。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应采用理论教学、课内实训、课外实训三者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坚持精讲,突出重点,以“基本要求”为度,通过强化课内实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每一单元组织综合实训,期末针对课程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对学生进行一周左右的集中实训。为达到集中实训的效果,应组织教师编写与实际工作相吻合的实训大纲、综合实训指导书、实训练习册、实训计划等教辅资料,并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进仿真的实训操作软件,通过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港口、码头、仓库、集装箱堆场等进行现场观摩,请专家现场讲座,安排学生毕业实习等活动,凸显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考核

强化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不能只以书面答卷的分数做定论,要客观、系统、准确的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必须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一)改变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

为配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将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改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1.各门专业课程均建立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并将考核办法向学生公布,使学生知道各门课程对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要求,在学习中,主动接受考核。

2. 根据课程的类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1)必修课的考核成绩由课堂教学基本知识的笔试成绩与课内实训考核成绩,综合实训考核成绩和平时学习表现,按比例评定其期末总成绩。(2)选修课程的考核成绩,则依课程的特点不同,采取灵活的方式,对理论知识性强的课程,采取笔试与综合性小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对实践性强的课程,依据完成实践性项目的效果及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评定。(3)对课外实训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全部的实训流程,适当考虑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主要依据学生完成的实训作品评定档次、确定成绩。(4)对取得“职业技能考评”、取得行业认证、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作为评定其成绩合格的依据,并可免修该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其他的课程,拓宽知识面。

3.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考核。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体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考核,使之贯穿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内外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等,考核学生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交、组织和公关能力。

(二)灵活掌握学分突出课程改革的目的性

学分制在专业学习考核评价制度上能激励学生主动完成学业,只要完成规定学分,就可提前毕业,提前推荐就业或深造学习,对于未完成规定学分的学生,不予毕业,直到修完学分为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按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规定不同的学分,学分向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相关科目倾斜,最高为4 个学分,最低为1 个学分。

总之,对开放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科课程改革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总体方向应该明确,这也是其他应用型课程面临的共性问题。本科重理论,专科重实践是我们在课程设置和改革中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为真正达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这也是开放大学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立脚点、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