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热点聚焦

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为未来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实际利益,直接利益,又关系着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整体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这次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第一次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党中央求真务实,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在改善民生六大任务中两次被提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陈竺:要努力建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框架体系

针对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等未来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方向,陈竺部长表示:报告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我国即将全面展开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未来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按照中央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建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框架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陈竺说:总书记的报告,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建设目标,科学发展观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通向小康社会大门的金钥匙。

高强:“医改”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新鲜出炉”,“人人事有”内涵丰富

“国务院成立的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际协调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现在已经制定出了一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最近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总体方案能够更加完善,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于10月18日举办的主题为“民生与和谐社会”的集体专题采访活动中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这样说道。医改框架确定的消息第二天一早就通过媒体传达给了翘首以盼的大众,社会各界对医改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

高强副部长强调,在这项改革方案的制定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城乡居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坚决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使我们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人员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我们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投入,建设和监管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鼓励和欢迎国内外的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我们还要坚持统筹兼顾,做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步发展,同步改革。既要致力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建设,又要突出重点,解决当前群众关心的一些现实问题。”

同时,针对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高强表示:“如此明确的目标,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国的发展历史上都是第一次提出。”他指出这项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要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这标志着中国将进入世界上实施全民保健的国家行列。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是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这一目标内涵非常丰富,“人人享有”,首先要实现人人,就是包括中国十几亿城乡居民;第二要享有,不仅要提供服务,而且要保障群众如何享受到这些服务;第三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要人人能够享有。这不仅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繁重艰巨的任务。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建立四大体系。首先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其次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第三要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医院,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第四要完善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价格,保证群众的基本用药。通过四大体系的建设使群众真正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医疗卫生覆盖的步伐正在加快。

高强副部长介绍,据今年上半年统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了中国84.9%的县和82.8%的农村人口。“农民看病负担明显减轻,而且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高强强调: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增加政府的投入,逐步减轻居民的负担。政府筹措的资金主要通过预算安排,不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我们也会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利用市场机制为群众提供多种需求的医疗和健康保险。

针对社会各界热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十七大代表、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表示,我国的卫生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通过深化卫生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黄洁夫:不惧艰难,深化卫生改革

黄洁夫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许多体制性、运行机制的

问题,卫生行业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不断克服困难,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维护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以及政府在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医疗卫生事业内部规律,充分发挥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药卫生界代表献计献策共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

“医改定调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十七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唐小平说,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在谈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首先说:“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随后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医改确定了明确方向。唐小平认为这种表述,“是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定调,让我们吃了定心丸”。

十七大代表,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丁义涛则认为,尽管医改方案没出来,但报告确定了战略性的框架结构,这对于降低疾病的发生,保障妇女儿童等困难人群的看病问题会有重大作用。

这次聆听总书记的报告,丁义涛特别关注报告中医疗卫生部分。“报告突出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这几个体系覆盖了我们要操作的,百姓重视的医疗卫生问题,比如,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公共卫生由政府来主导。”丁义涛代表表示,要真正做到“病有所医”,必须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政府要加快建立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坚决杜绝大处方,做好双向转诊,尽量减轻病人和医保负担。

“公益性质”为医改提出明确定位

唐山市工人医院院长尚小明代表则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通过专章论述的医药卫生方面的问题可操作性很强,每一个提法后面都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尚小明说:“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涉及突发事件,疾病控制、公立医院的定性三个层面。比如应对“非典”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医院必须深入一线处理情况,这是公立医院必须承担的职能之一。另外,强调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就是要降低病人看病的成本和医院医疗的成本,达到高质量、好服务,低价位。“公益性质”可以说为医改提出了明确的定位。

“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则可以解决医疗体制改革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方面需要投入,即用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用于基本医疗体系和用于医院职工的薪酬。其中,医院收入与员工收入脱钩,能够减少过度医疗现象。医药分开,没有利益驱动,不正之风就会相应减少,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

至于医院改革方面,尚小明表示:一定要在产权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两方面投入力量。“医院的变革应从内部管理入手,即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大背景下运行的,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要加强管理,逐步整合医疗资源。”

中西医结合实现全民医保

于2005年以89岁高龄领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这项科技部973重大项目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在听取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后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国6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邓老认为,中医医疗体系对全民医保的贡献是显著的,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就要让中医药进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农村缺少中医,更缺少较高水平的中医师,这对我国13亿人口的卫生保健是十分不利的”,邓老认为,应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全国各地的社区、乡镇开一些中医诊所,用中医药治疗,由中青年中医坐堂,聘请老中医专家当顾问,国家定时给予培训提高,利用网络管理、监控,咨询,会诊,进行人性化的诊疗服务。邓老强调,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是缓解老百姓特别是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药,也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维护良好医患关系

在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原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总书记的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前已经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医院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行业,医药界与会代表们认为,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医院工作,努力解决目前很多医院普遍存在的医患纠纷频频发生,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问题。

处理医患矛盾解放军总医院有“妙招”

面对全国各地形形色色居高不下的医患纠纷,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为一所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却能在这方面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当被问询到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有何妙招时,十七大代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院长秦银河这样回答,医患关系表面上看来是病人与医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沟通而建立的一种关系,实质上也是一个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问题。

秦银河介绍,解放军总医院始终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积极探索并努力构建医患关系的和谐:

一是通过加强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的理念。二是通过采取措施,用为民行医,依法行医,科学行医,廉洁行医、规范行医等一系列规范措施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三是制定长效机制,专门建立了《解放军总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医护人员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接待病人入院,入科介绍等都加以严格规范,要求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真正把“热心、细心、内心、精心、诚心”落实下去。四是抓监督管理。医院在全院共设立了70多个投诉举报电话和信箱,并开通了24小时监督热线。不仅如此,还聘请了院外医德医风的监督员,定期采取暗访和明查的方法进行医德医风方面的了解和考核。同时,解放军总医院还在医务人员中间开展服务质量方面的问卷调查,定期进行内部科室之间的互相考评,通过内部监督约束,外部监督约束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以加大医护人员为病人服务的管理和教育。

秦银河代表特别强调,构建医患

关系的和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军队医院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好,更应该把人民军队服务于人民,大型医院服务于一般病人,将解决病人疾苦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做。

构建良好医患关系:解决医院收支问题是关键

十七大代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玲则说:医患相互不信任的情况在各个医院频频出现,甚至导致一些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错过,留下终身遗憾。曾有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全身皮肤大片瘀斑,在一所医院门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医生建议尽快住院,病人和亲属不相信医生的话,辗转多家医院求诊,最终延误治疗,回到初诊医院后第四天脑出血死亡。她认为,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教育医生认真看病治疗,平等对待每位患者,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但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医院收支问题。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划要求表述已经相当具体。“没有病,就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预防摆在第一位相当重要。农村是医疗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应该以农村为重点。”

“建立医疗集团缓解百姓‘看病难’,大有可为!”

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群众意见最为集中,要求改革呼声最高的莫过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一直关注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左立臣。

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的描述,政府要完善和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四大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既全面又具体的规划和要求,完全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考虑并照顾到了百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切身需要,尤其考虑到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农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左委员于今年提出的《关于完善本市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的建议》,成为今年北京市政协重点督办的第一提案。左委员对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自有其独到见解,“目前老百姓到医院看病难,主要有四难:挂号难,停车难、看病托人难、低收入者看病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北京的医疗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心血管、肿瘤等多发疾病,全国比较知名的专家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北京。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各大医院一年四季都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专家号”一号难求,大医院成了号贩子猖獗活动的温床。其实很多头疼脑热的毛病在社区医院就诊完全没有问题,但很多时候人们却因心理原因,为了保险,一股脑儿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

针对这种现象,左委员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医院挂靠品牌医院,建立医疗集团,大有可为。首先,这是一种以优质资产整合非优质资产的方式,社区医院可以挂靠声誉、实力强大的公立大医院,公立医院为社区服务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大医院的医生还可以采取巡诊的方式在社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如果你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可以得到与去协和医院就诊一样的诊疗效果,不仅安全有效还方便,还会费劲儿往大医院挤吗?”

除了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也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一个有力举措。医保定点医院的确立对于分流患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左委员从关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认为定点医院还需要进一步放开,“如果自己骨折了想去积水潭医院看病,恰好没选它作定点医院,会给老百姓看病治疗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况不胜枚举。如果能放开更多的医院为大众提供医保定点服务,能使老百姓在公费医疗的保障下看病就医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左委员认为。

另外,退休老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以前一直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空白点。从今年9月开始,北京市实施“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区县政府今年分别为“一老一小”投入两亿元配套资金。记者从相关政府部门了解到,目前“一老一小”的参保人数已经达到139万,其中城镇老年人20万,学生和儿童119万。左委员表示,“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非常得人心,大病重病都有保障。左委员认为,这是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发展从根本上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一个表现,深得民心。

编辑 和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