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模式探研

【摘 要】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等医学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出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修养。

【关键词】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1-0047-04

【收稿日期】2013-10-02

【作者简介】汪慧英(1980-),女,湖南益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谌欲晓(1969-),男,湖南益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浪潮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球广泛兴起,培养既具有高超医术又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正在成为各国医学教育的共识。加强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等医学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期培养成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一)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显著变化、人口老龄化、医患服务关系的变化等因素提出了加强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新的疾病谱显示,导致患者致病的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临终心理关怀问题,医患服务关系中逐渐形成的买方市场、患者平等意识的觉醒、多样化的服务需要等问题的出现,病人从“求医者”变成了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具有各种权利义务的医疗活动的“参与者”。这些都要求成人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因为良好的人文修养、适度的人性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良药。其次,日益发达的社会医疗服务要求培养与其相适应的通才医生。社区医疗服务有着诸多优势,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也必将广泛深入发展,这要求成人医学生毕业后是一名医、文、理兼容的通才医生,而非只掌握医学或医学领域某一专业的专科医生。

(二)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高等医学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

首先,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而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现代的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要求医生必须把患者看作社会人而非生物人,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多角度全方位恢复患者健康。为此,成人医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厚重的人文素养,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个途径出发去处理、对待病人和疾病。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同等重要,仅仅掌握医术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面对患者,必须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人文素质体现在医疗服务过程能否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体现在医生是否时刻“关爱生命”。其次,现代医学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医学学科本身的社会化、综合化、人文性、学术性促进了大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适应学科交叉、文理医相互渗透发展的新潮流,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文理医结合的全才、复合型医学人才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以理工科为主的牛津和剑桥两所世界闻名的大学都非常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它们认为,“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1]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通识化、综合化潮流和大势已经影响和规定高等医学教育学科发展的走向,并提出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要文理医交融、渗透。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评价标准的传统观念正被新的标准所取代。现代意义上的人才,除了具有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文素质,如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等等。这必然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对这种挑战的能力。[2]成人医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医学专业知识和在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获得巨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长期的学习和熏陶中,成人医学生不仅能掌握医疗技术、保护健康、治愈疾病,还能懂得尊重、关爱病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善于沟通,帮助病人解除心理伤痛,使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胸襟、高尚的人格和高雅的志趣,成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白衣战士”,这就要求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成人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成人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融合渗透中产生。据统计,世界上众多杰出的医学大师,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这表明人文素质对陶冶品格、升华境界、拓宽思维维度、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开放的想象力和批判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既可满足成人医学生的知识需求、精神动力、心理需要,也可培养成人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适应成人医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二、构建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模式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在当前的成人医学生教育中,既要传授给学生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也要教授学生如何去尊重人、关怀人。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成人医学教育的特点,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医学专业教学活动中,构建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更好地提高成人医学生的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修养,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医疗工作,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构建新型人文素质教学模式,以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主导,校园文化为引领,网络媒体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的教育

一是加强成人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古至今,医学对所有从医者都有严格的医德要求,“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成人医学生同样要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患者至上、崇医尚德”的思想道德品质。然而,随着市场化进程中人们对效益原则的片面追求和科学技术的急剧膨胀,掩盖、挤占了人性的伸展。视生命“物质化”在取代情感的交流,做人、爱人的任务被忽视,医学人文精神在流失,“红包”、“回扣”等不正常现象屡禁不止。医学院校已经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是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的主要渠道。[3]成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将“三观”、“三德”教育带进课堂,入脑入耳,使广大成人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方针政策建立起一种深层次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担负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大责任,完善道德修养。

二是完善成人医学生的人文教学体系。结合成人医学生特点,利用公共课领地,合理设置文史哲等人文课程,探讨医学与人文的交叉和综合特征,使医学生养成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怀。首先,开设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一年级开设《卫生法规》,培养职业认同感;二年级通过社区实践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通过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联系实际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其次,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如一年级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探讨医患关系的社会、伦理和心理问题;二年级开设《医患沟通技巧》探讨如何与病人沟通;三年级临床各科成人医生结合实践引导深入讨论,将人文医学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为医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再次,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整个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把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采取医患沟通典型案例分析、医患角色互换式训练等教学活动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探讨医疗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改革、医患矛盾、卫生资源分配、安乐死等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医疗实践相结合,这样教学中贯彻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文教育的效果,加强了成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从而培养了成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是调动成人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了使成人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医学人文科学的学习,人文学科的教学要克服机械、死板、说教的灌输法。在教学中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提问、回答、讨论、辩论等方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案例,通过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方法,从多个侧面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成人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各种思想在交流中提升、观点在交流中撞击,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达到人文课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形、图像、动画、文本、声音等把人文知识制作成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生动结合的背景刺激学生的感官,诱发成人医学生求知欲,激发成人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从教师角度、患者角度出发,自我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课件,激发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成人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提高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

2.社会实践的锤炼

切实加强医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教育不应是传统教育的单向说教,而应是教授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4]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为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必须建设与医学相应的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医学院校应根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社会中、到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5]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素质氛围,让学生充分接触并体验社会,开阔眼界,提高文化背景知识,增强成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临床带教教师要让成人医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注重培养成人医学生的道德情怀,体现人文精神,让他们学会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关爱、理解、帮助病人,努力提高与病人沟通的效果。鼓励成人医学生走出校门,如带领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医疗社会实践活动,走访贫困山区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各级医疗机构,并深入到农户中进行调查研究,赠送医疗器具和药品,进行健康普及教育,送健康到基层,使成人医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为社会服务中得以充分实现。通过到农村、居民社区搞社会调查,成人医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基层、农村缺乏医疗卫生人才的现实,真切感受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及百姓医疗服务需求,也可以了解到农民疾苦,了解到基层医疗卫生状况。通过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情感,认识到自身肩上的责任,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总之,成人医学生利用他们的专长进行医疗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人生,理解人文精神,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成人医学生在接触和体验社会中感悟民情国情,提高服务大众的意识,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尊重病人、善待生命、热爱生活的人文精神。

(二)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独特的优势。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外在气质,积蓄着学校的人文底蕴,丰富着学生的人文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包括校训、教风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组织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成人医学生置身于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信息,传达一种崇高广博、自然深邃的文化氛围,就能激发起昂扬向上、奋发进取、开拓创新、追求真理的力量,为成人医学生打造全面接受人文教育的平台。

首先,校训、教风建设应体现大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学校的校训是反映学校价值观,象征学校精神。我校“明德弘医”、“博学致远”的校训精神,旨在把求真务实的医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教育精神相结合,致力于塑造“弘扬医术、弘扬医德”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人生事业的正确追求,以高瞻远瞩的境界投身于浩瀚无垠的医学海洋,对学生陶冶思想情操起到很大作用。教风建设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转变教职工对学生高高在上、不平等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让所有的教职员工公平、公开、公正对待学生,懂得真心爱护学生,使我们的成人医学生在这种平等、和谐、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氛围里能时时感受到一份爱心、一份宽容、一份责任,同时也学会对人宽容,学会爱人,学会承担责任。

其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是对成人医学生无声的人文熏陶。在学生聚集区公共场所设计医学泰斗雕像,如李时珍、孙思邈、华佗、白求恩等的塑像;[6]在教室、宿舍、运动场、图书馆、活动室、楼道、林荫道等地,张贴古代名医的简介、科学奥妙、书画、名言警句及清新隽永的人生格言,设置文化长廊,让学生时刻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等对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举办适量适度、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人文讲座,例如相继开设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文学艺术等专题讲座,聘请权威专家讲课,这样成人医学生可以满足求知需求、接触专家学者,学习前辈们长期研究的精华,从中受到启发。组织各种活动,组建社团协会,例如书画协会、心理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协会等多个协会或兴趣小组,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整个校园的氛围中,全力打造一个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使成人医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倡导经典阅读,传播文化精髓,探讨国际国内时事热点问题,培养成人医学生热爱祖国、豁达大度、谦和热情、团结协作、正直诚实的个性品质,激发成人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举办学术讲座,成人医学生通过接触科研,可以在申报课题、取证实验、结题汇报、最终投稿发表论文等一系列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

(三)网络媒体的搭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成了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专业知识和社会信息,扩大交往范围。针对医学生在网上“吐真言”的特点,努力将人文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网上,开辟人文素质教育的网络阵地。

首先,在校园网建设上彰显人文精神,建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网页和论坛,以每周一期的形式,定期向学生介绍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典籍,鼓励学生去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在论坛中,对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进行解读,挖掘流行语背后蕴涵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心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语习惯,充分发挥高校人文学科的优势。

其次,QQ和微博在成人医学生中较为流行,许多医学生甚至每天都会登录QQ。可按照医学生特长、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等建立各种QQ群,根据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向学生发布各种有用的信息。在QQ群共享中,可以将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与医学生活贴近的书籍,例如提倡为医者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备急千金要方》等,以电子书的形式分门别类地提供给学生下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的阅读倾向。也可以将学校的社团活动、诗词朗诵、话剧表演、文艺晚会等制作成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件,便于学生下载观看。还可以借QQ群这一网络平台,将成人医学生线上的交流扩展到线下的交流,拓宽成人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圈,这样有利于医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QQ群共享里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更新,内容的选择要侧重对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如选择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白求恩、夏寿人、吴英恺、华益慰等名医的事迹,在成人医学生中进行思想、学习交流,为他们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风向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2]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6(15):25.

[3]徐华平,赖平.浅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24-26.

[4]刘利平,方定志.对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16-617.

[5]刘翠,程乐森.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8-99.

[6]叶勇玲,陈卫东,梁金葵.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69.

(编辑/乔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