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呼唤“情感”回归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其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是关注人。现行高校的课程设计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没有明确的要求,这导致高校教学课堂中情感成分的缺位。本文将从高校课堂“情感”缺失的表现、后果、对策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课堂 情感 教学目标

目前高校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主要采用教学教师和辅导员的双轨制。大多数高校中,教学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和科研,辅导员则负责其他所有学生工作,教学人员与学生工作人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由于辅导员一个人要负责200名左右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支持是有限的,而高校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更有科研的压力,除与学生有知识传授关系外,无课外辅导学生的明确责任。这利,高校管理制度,导致了大学生与高校教学人员之间冷漠的人际关系,以此师生关系为背景,高校的教学缺乏师生双方情感的投入和互动,较为模式化。

一、高校教学中“情感”缺失的表现

1.学生的“学”的情感缺乏

高校课堂中,学生的学带有功利性色彩,他们要么满足对知识的好奇,要么为了获取好的分数,更多的学生为了获取学分。由于教学人员没有对学生任课之外的评价和惩罚权,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暂时性的关系,一般上课时见面下课后见不着,上课的学期见面不上课的学期见不着。因而,学生很少与教师主动互动。相对而言,学生在专业课堂的情感投入大于公共课堂,在公共课堂的情感投入大于公选课堂。这是按照知识在其专业的地位而定的。

2.教师“教”的情感缺乏

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不同于中小学教学对象的相对固定,他们每学期都可能要面对大量的新学生。要把每个学生认清楚简直不太可能,尤其是大课堂,这无形中降低了大课堂教师的情感投入。除此之外,高校教师教授的科目也是不断重复的,有的一学期甚至要重复几次,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倦怠,缺乏激情。再则,大学管理体制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由辅导员负责,于是教师的教育功能似乎由“教书育人”变为简单的“教书”,育人的功能降低甚至消失。

这同时与高校的教学课程设计也是有关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圜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Ln教学和评价建议”。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i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其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而高校的课程设计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没有明确的要求。

3.师生交往情感的缺乏

高校中的师生关系相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疏远很多,某些场合师生关系甚至是对立和敌意的。大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很少有课余交往,尤其是公共课和公选课堂中师生交往更少。目前高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学生的评教,因而教师对学生也大多相敬如宾,尽管媒体中一再申明,课堂中安插“学生探子”,是不应该鼓励的。可是,大多数高校仍旧在延用这种监督制度,这种制度所渲染的心理氛围使得师生关系不和谐。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不被学校信任和尊重的,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师道尊严何存?对于教师而言,传统机械程序化的教学是不出错的最好方式。于是,缺乏激情的教学让师生逐渐都适应了冰冷的师生交往方式。

二、“情感”缺失的后果

1.表现在大学生知识面的窄化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急功近利,选择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学科学习,公共课程被动应付,毕业后发现知识面过窄,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比如毕业生缺乏起码法律意识,频频被骗。

2.表现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方面

大学阶段谈恋爱固然无可厚非,然而现代大学校同的恋爱之风刮得着实有些猛烈,这和大学生阶段、教师的领导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子比他们实际年龄所需要的小得多,辅导员不可能深入关怀每个同学,缺乏目标和引导的学生只好谈恋爱。大学生毕竟是学生,以学习为其主业,错过这段学习时光是很遗憾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相关的探讨对学生的人生走向也许更有用。

3.表现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不和谐

在《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通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自身心理和谐的要求和条件有三条:一是知情意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单单聪明睿智,而缺乏健康情感,没有坚强意志的人等于心理不健全的人,这种人在理想冲突和现实矛盾面前,往往内心痛苦,举止失措,甚至精神失常,行动反常。二是真善美有机结合。一个人如果光讲真,不讲善与美,就会沦为小人、怪人甚至罪人。而一个人光要善和美,不求真,那只能是一个庸人。三是‘无有潜’的和合,即无意识、有意识、潜意识能够融合一致,协同作用。”目前,高校教学目标强调知,而情意的教育没有跟上。因而,时常可见大学生与高校教师课堂上的身体攻击传闻。

三、高校教学中呼唤情感的回归

1.完善高校的课程目标,重新定位高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浏览各高校的课程教学大纲,可以发现,教学目标栏目中皆是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很少。教师授课过程中紧抓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上没有情感方面的要求,所以高校教学中情感教育必然是缺位的。这个缺位首先来自于教学理念的不完善,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充实课程目标的情感内容,并监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执行情感目标,重新定位情感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2.采用拟导师制,让学生参与导师科研或教学的基本工作

本科生的教学一般没有实施导师制,如若实施研究生式的导师制,必将给教师带来更多的额外工作,也必将是各教师所不愿意接受的,因而在本科生中采用拟导师制应该以双方互惠的形式进行。比如,除相应的工作量计算之外,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或教学中的基本工作。新时代的大学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强于一些老教师,导师在应用多媒体备课时的烦琐可以让学生代替,科研中的许多环节足基本的,比如问卷收集、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包括实验室实验的布置和安排,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学生参与这些项目能更多地体会教师的艰辛,同时也可以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学生有困难苦恼也可以及时与导师沟通,得到导师更多更细致的指导。

3.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大学生在生活中更加自立自主,但是在课堂中的自主意识却较差。传统的高校教学没有把学生真正提在人的主体地位上,没有唤醒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了师生参与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力量,造成教师强行教与学生厌学甚至拒学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有较高的要求,对高校的教学很少有明确的规定,高校教师相对自主权较大。当然,这一方面有利于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导致的后果是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较少,教学技能较差。其中不乏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一头雾水的案例。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促进师生的互动,也能促使教师反思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技能。

4.授课课程的轮换制或合作制

对于教龄较长的教师,可以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实行课程互换或相互客串的合作式授课,不仅可以缓解教师的授课倦怠,同时,每个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发挥最佳水平。

一个教师不管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才是一个学科教师。教师的基本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人才。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因而,高校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现代大学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