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育与科技创新现状的几点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英国和我国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状况,谈谈对我国教育及科技创新现状的几点思考,主要内容包括针对教育目的,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和科技创新体制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教育;科技创新;现状;思考

1 关于教育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地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国有句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早期的英国高校以及现代的牛津、剑桥等国际名校,他们采用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原始森林模式”,即创造开放的、多元化的学术环境,鼓励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在此环境下,既可以培养出参天大树,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从而实现重大科学发现。但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大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工育林模式”,人为干预的力度过大,虽然我们也能收获栋梁之材,但我们可能会失去培养和发现新物种的诸多机会。实际上,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观是一致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当前的教育主要是放在了“智”的方面,是以考试为中心,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直到研究生。教育仅仅围绕受教育者个人一己的利益进行。文本考试一统天下,“德”、“体”、“美”无从体现,忽视培养受教育者解决欲望冲突的能力,通过逐级考试筛选出来的“优等生”也没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最根本的一点,在培养“社会人”这一方面我们存在重大缺失。胡锦涛主席曾号召全国人民提倡“八荣八耻”,实际上,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所应遵循的,这也恰恰说明我们初等教育的过失。

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和制定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目标。针对不同的阶段,人才的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比方说,在小学及学前班,我们应着重对孩子进行“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培养,为使他们成为“社会人”奠定基础;在中学阶段,我们应着重对学生进行“智”和人生观方面的培养,为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人”奠定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将有不同的收获,培养出适用社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合格人才。

2 关于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刚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的加工、制造业还处于一个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水平。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飞跃,我们需要大量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陈旧技术产业被淘汰和新的技术产业的出现,也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例如,在英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在英国政府和社会教育机构的大力推动下,英国职业教育一改其落后面貌,形成了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推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已经成为帮助英国开拓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英国政府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还从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首先,打通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与大学各级学位教育之间的联系,把职业教育摆到与学科教育、各级学位教育完全平等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其次,在就业制度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包括:政府和企业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度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过度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完备,对进入职业教育人员的引导、教育规划和就业流程及待遇等相关政策不规范,对进入该教育体系的人员吸引力度欠缺。因此,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可借鉴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即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遍布全国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先进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等。相信一个健全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将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实现“中国梦”插上强劲的翅膀。

3 关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英国仍是一个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社会,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校之间、弱势群体以及学生个体学业成绩等几个层面。特别是在18世纪以前,英国长期存在着贵贱分明的双轨制,贵族和富有家庭的子女享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或是被送入文法学校,然后进入如剑桥、牛津等一流大学,而贫民则要么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要么进入一些认捐学校,学习简单的读、写、算和劳作课程,被灌输所谓的道德与宗教,学会对上层阶级的顺从和忍耐。这样的双轨制维护的是贵族和富人的特权,牺牲了下层平民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从宏观上看是无教育公平可言的。近年来,英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实际上,教育公平的主题是相对应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公平可以分为横向的与纵向的,横向是指对所有人给予平等受教育机会,对受教育者平等对待;纵向是指对在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给予差别对待。

在我们国家,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还时常存在,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不公平现象尤为严重。例如:地区差距巨大。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社会文化相差很大,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东部地区,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儿童入学率较高,教育质量也相对较高,但在西部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合格的教师,学龄儿童入学率也偏低,城乡差别大。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孩子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尤其在接受素质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对于偏僻的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使一些孩子往往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所应受到的关怀严重缺失。

针对这些不公平现象,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调整教育政策,逐步实现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应是人类最重要的公平要素之一。如果一个人从人生的开始就无权受到公平的教育,那么这将使他/她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受到更多不公平的对待。其次,我们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经济,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倾斜,将更多的教育资金投放到农村和基础教育上来,保证目前的教育差距不会扩大。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转移,真正做大做强教育,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4 关于科技创新

由于我国近几年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我们的科技创新硬件条件获得了质的改善,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尽管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我国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还不强,关键技术受制与人,自主创新乏力,科技人文环境缺失,创新人才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这都是科技创新需要迫切解决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3年3月在中国两会现场两度论及“创新”和“科技”。他在发言时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因此,我们必须逐步解决阻碍科技创新的诸多因素,如:改革带有功利色彩的现有科技体制、大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人文环境,扩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等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科技创新机制。

5 结束语

综合以上四方面,针对我国的教育与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第二,实现多元化教育体系;第三,加快缩小教育系统的城乡差距;第四,从应试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第五,建立激发科研创新主动性机制。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9).

[2]杨兆山.关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3]潘朝阳.浅谈对英国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11(2).

[4]高桂梅,傅淳.对我国教育目的的一点思考[J].文教资料, 2009(7).

[5]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责任编辑: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