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为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服务

三月初,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今后七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是在中国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的壮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大量的事实说明,搞好智力开发,实行科技、教育扶贫,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是加速脱贫致富的根本。为此,本文将在阐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点的基础上,明确教育部门应尽的职责,以期群策、群力,形成强大的合力,拼搏进取,贏得攻坚战的胜利。

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点

1.什么叫《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所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指,为了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规定:从1994年至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利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其实,早在80年代初,国务院就着手解决扶贫问题。开始治理的是“三西"干旱地区,即甘肃的定西、河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以后,逐步扩大扶贫范围。1984年9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尽快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况,列入国民经济“七五”(1986~1990)发展计划。

1986年国家核定贫困县的标准是:按1985年底计算,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口粮不足250公斤为贫困,总人口为1.25亿,集中分布在22个省,绝大多数又聚居于18个连片地区:东部有沂蒙山区、闽西南、闽东北地区,中部有努鲁儿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區、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和赣南地区,西部有定西地区、西海固地区、陕北地区、西藏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区、九万大山地区、乌蒙山区、桂西北地区。通过广大千部和群众艰苦卓绝的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8000万。

2.《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奋斗目标

一是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格300元计算达到500元以上,并形成稳定解决温饱、减少返贫的基础条件。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由于物价变动,1991年的285元相当1985年的200元,1993年的300元相当1985年的200元;因此,1990年将核定贫困的标准由1985年的200元调整为300元。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使绝大数贫困乡和有农贸市场、商品基地的地方通路、通电。

三是改变文化、教育、卫生的落后状态,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防治和减少地方病,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上述奋斗目标,是经过反复测算和研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实际上是把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综合起来,衡量是否达到脱贫的指标体系。尽管都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如期全部实现,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3.为什么叫《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第一,现有8000万人口的脱贫是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其特点:一是居山,18个连片地区中有16片是大山、石山、深山区。二是缺水,8000万贫困人口的71%、6000万头大牲畜的60%常年缺水。三是少医,地方病发病率高,又缺医少药,家中因有病人致贫或返贫的占8000万贫困人口50%以上。四是超生,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一般在2~3%以上,比全国平均高出40~100%;50%以上的贫困户是超生户,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五是文盲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六是四不通:一不通路,据677个贫困县统计,有1333个乡、90255个村不通公路,“不通路,难致富”;二不通电,据699个贫困县统计,有28个县、1453个乡、63120个村、1.2亿农村人口没用上电,8000万贫困人口几乎都是无电地区,靠油灯粪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不通邮,据565个贫困县统计,有375个乡、132225个村不通邮件,有305个乡、10.8万个村不通电话;四不通广播电视,据551个贫困县统计,有60~70%的人口收不到广播和电视,其中有58个县的人口收听、收视率为零。

据1992年底统计,全国农村有2372个县、50002个乡、798236个村,24364万户,国家重点扶贫的县331个,省、自治区扶贫的县368个,共699个。1994年3月初,《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会议公布的全国贫困县数为592个。

第二,今后七年脱贫人口的规模要比以往大。从1986年到1992年,七年总共解决425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脱贫人口为642.08万;今后七年要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脱贫人口为1142.8万,几乎翻一番。不难想象,要完成这个任务,何等艰巨。

第三,今后七年脱贫人口的收入增长速度要比全国平均快。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全国实现小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0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递增5.8%才能实现;按照这个口径计算,贫困地区平均年递增7.57%,到本世纪末,人均年纯收入才能从1990年的300元达到不变价格的500元以上。相比之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年递增率要比全国平均高出近两个百分点,绝非轻而易举就可获得的。

第四,今后七年脱贫人口有些指标要求比过去高。以解决人畜饮水为例,从70年代到1992年,20年全国累计解决了3.15亿人口和900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平均每年解决750万人和45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但在8000万贫困人口中尚有71%(约5600多万人)、6000万头大牲畜中尚有60%(约3600多万头)饮水有困难,今后七年平均每年要解决800多万人、500多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8000万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的是自然资源贫乏,生态严重失调,生活条件恶劣,生产手段原始,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严重,农民素质低,科技人才奇缺,信息闭塞,产业结构单一,粮食自给不足,市场狭小,自我发展能力薄弱。因此,今后七年,要使这么多处境不利的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确实是一场最后的攻坚战。

二、教育要为8000万人的脱贫致富服务

1.教育既是脱贫的重要内容,又是脱贫的根本途径

为什么说教育是脱贫的重要内容?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的战略,第二步是要基本实现小康。国家统计局提出:农村实现小康的标准,包括农民的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安全保障等六方面16个指标,其中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为8年。就是说,劳动力接受8年教育之后,才有助于确立、提高和形成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文化技术素质以及比较健康的精神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否则,很难称得上够格的社会主义。作为实现小康必须先脱贫来说,对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必然也有要求,这就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要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如果连这个最低的要求都达不到,就难以脱贫,更谈不上实现小康的指标体系。

为什么说教育是脱贫的根本途径?控制人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劳动者素质,是指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育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控制人口、脱贫致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公民受教育的年限,而受教育年限的多少,不仅决定劳动者对文化技术、生产技能掌握的快慢与深浅,而且也影响他们的收入、消费、生活和观念。下面,我举三组数字进一步阐明这个问题:

一是母亲的文化程度与生育率成反比。据1985年《中国人口年鉴》统计,具有大学文化的20~29岁育龄妇女生育率总和为41.5%,多胎率为1.2%;同龄的文盲和半文盲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总和为94.4%,多胎率为40.2%。有材料介绍,育龄妇女平均受教育年份每增高一年,生育率总和下降3.77%。

二是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学龄儿童的在校率成正比。据四川、云南、宁夏等省、自治区调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母亲,其子女的在校率平均为91.4%;文盲和半文盲的母亲,其子女的在校率平均为66.7%。因此,要控制人口,并实施义务教育,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提高妇女的文化程度。

三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与其收入的多少和增加的快慢成正比。198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对6.7万户农民跟踪调查的结果,文盲户人均年收入为442.84元,小学户为542.96元,初中户为616.30元,高中户为639.85元,中专户为740.90元;与1985年相比,4年之间,文盲戶人均年收入增长45.6%,小学户为53.90%,初中户为54.90%,高中户为56.10%,中专户为68%。这说明,在广大的农村,在认真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1994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状况报告》指出:当前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是知识的差距:如果没有在科学知识方面的转移,世界就得不到继续发展。《报告》说,世界科学发展极不平衡,在研究开发方面,80%是在发达国家中进行的,日本的,人均研究和开发投资为700美元,美国为600美元,欧洲共同体为300美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的国家人均只有0.22美元;在高科技人才方面,在千人中日本有4.7人,居世界之首;在科学论著出版方面,美国居世界之冠,占35%;在科技专利拥有量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几乎为零。由此可见,教育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文明、生活富足中的决定作用。

2.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困难多

第一,基础教育薄弱。一是入学率低。1993年,全国适龄儿童平均入学率为97.72%,其中女儿童为96.82%: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平均为52.35%、女儿童为45.34%,青海适龄儿童入学率平均为83.89%、女儿童为78.52%。二是留级生多。1993年,全国小学在校生平均留级率为3.81%,甘肃为13.60%、青海为12.46%、宁夏为10.44%,三是辍学率高。1993年,全国小学年辍学率平均为2.27%,贵州为7.52%、云南为6.58%、青海为5.59%;全国初中年辍学率平均为7.08%,内蒙古为10.23%、陕西为10.11%、云南为10.02%。说明这些地区每年还在产生数量较多的文盲和半文盲,基础教育的基础不稳。

第二,教育重心过高。一是高中以上教育发展偏快。1993年,全国每万人口中平均有高中在校生56.35人,新疆为105.13人、居全国第1位,宁夏为105.11人、居全国第2位,青海为86.85人、居全国第3位;同时,全国每万人口中平均有地方普通高校在校生12.24人,新疆为19.76人、宁夏为17.22人、青海为14.98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合格教师太少。1993年,全国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为50.09%,新疆为34.42%、居全国倒数第1位,青海为39.32%、居全国倒数第2位,宁夏为57.37%、居全国倒数第11位。新疆、宁夏、青海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有些是贫困地区,在基础教育很薄弱的情况下,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居全国前3名,但教师学历合格率居全国倒数最后位,不仅说明教育的重心过高,而且教学质量很低,在教育内部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教育结构不合理。1993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中普通高中生占52.75%,宁夏占71.94%、青海占70.54%、甘肃占62.1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47.25%,宁夏占28.06%、青海占29.46%、甘肃占37.82%,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指出的是:在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中,大多数是全日制中专生,农村职业中学所占比例甚少,例如在每万人口中全国有职业中学在校生平均为31.10人,西藏为0.49人、青海为18.62人、甘肃为18.75人、贵州为19.65人,说明这些地区的教育结构还比较单一。

第四,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是预算内教育经费较少。1993年,全国小学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生均139元,其中人员经费占88.12%,公用经费占11.88%;按绝对金额算,生均年公用经费微乎其微,湖北为3.56元,河南为4.35元、江西为5.34元,如果再分上下学期,就极可怜了。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1993年,全国农村教育费附加按人口征收平均为6.23元,云南为0.08元、占农村人口年纯收入的0.01%,贵州为1.22元、占农村人口年纯收入的0.24%,青海为1.25元、占农村人口纯收入的0.21%,宁夏为1.36元、占農村人口纯收入的0.22%。按国务院规定,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可以达到农村人口年纯收入的1%或2%左右,说明贫困地区均未做到足额征收。三是群众集资数额有限。1993年,宁夏人均集资为0.57元、贵州为0.71元、青海为0.96元、甘肃为1.19元。农村的现状是:预算内经费保中小学公办教师工资,农村教育费附加保民办教师工资,群众集资保中小学危房维修。由于贫困地区上述经费严重不足,引发出许多问题。

第五,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一是危险校舍多。1993年,全国农村小学危房率平均为1.90%,新疆为1I,36%、西藏为11.46%、贵州为9.60%、青海为7.30%、宁夏为6.03%、内蒙古为4.99%、甘肃为4.40%:全国农村中学危房率平均为2.03%。新疆为10.85%、西藏为8.13%、贵州为7.20%、青海为6.33%、甘肃为5.79%、宁夏为4.92%、内蒙古为4.87%。二是设备购置费较少。1993年,全国中小学设备购置费生均为1.81元,占生均事业费的1.30%,河南为0.25元,江西与湖北各为0.31元。三是教学设备达标率太低。全国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达标学校平均为15.3%。宁夏为0.08%、贵州为0.80%、广西为1.14%、贵州为2.96%;全国小学图书配备达标学校平均为20.90%、四川为2.85%、广西为2.88%、宁夏为4.18%。说明这些省、自治区还有相当多的学校连“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以及办好基础教育最起码的教学设备都不具备。

第六,民办教师的收入过少。1993年,全国尚有中小学民办教师230多万名,代课教师70多万名。越是经济困难地区,民办教师的数量越大,他们为这些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付出的心血与获得的报酬相比,悬殊太大了。1993年,甘肃中小学公办教师年收入平均为3200.88元(月收入为266.74元),中小学民办教师预算内与预算外合计(下同)年收入为717.15元(月收入为59.76元),民办占公办教师收入的22.40%;贵州公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平均为2578.70元(月收入为214.89元),民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为633.14元(月收入为52.76元),民办占公办教师收入的24.55%;青海公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平均为3129.43元(月收入为260.78元),民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为910.86元(月收入为75.90元),民办占公办教师收入的29.10%;云南公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平均为2927.04元(月收入为243.92元),民办中小学教师年收入为886.75元(月收入为73.89元),民办占公办教师收入的30.99%。从整体上看,经济困难地区中小学公办教师的收入不算高,民办教师只占公办教师收入的20~30%,根本谈不上同工同酬,他们每月收入60~70元左右,往往还被拖欠,生活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与他们从事的光荣和神圣的事业是很不相称的。

第七,教育质量不高。一是小学考试及格率低。1993年,全国小学全科及格率平均为78.90%,贵州为38.29%、居全国第30位,云南为39.48%、居全国第29位,青海为60.79%、居全国第28位,西藏为61.56%、居全国第27位,甘肃为63.22%、居全国第26位。二是初中考试及格率更低。1993年,全国初中全科及格率平均为56.90%,贵州为21.82%、居第30位,云南为27.99%、居第29位,甘肃为29.36%、居第28位,青海为34.56%、居第27位,广西为43.72%、居第26位。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地区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都大大超过及格率,说明有相当数量学业成绩不及格的“毕业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造成教育内部的恶性循环。

第八,规模效益较低。一是学校规模小。西藏小学平均在校生52人、中学169人,山西小学平均在校生60人、中学281人,青海小学平均在校生98人、中学301人,内蒙古小学平均在校生126人、中学349人。二是师生比例低。内蒙古小学师生比为1:15、中学1:14.青海小学师生比为1:17、中学1:14.山西小学师生比为1:19、中学:13.西藏小学师生比为1:27、中学为1:15。

总之,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困难比较多,何况,在这些地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有很大比例,而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遇到的特殊问题就更多一些。如,由于居住分散,要办寄宿制学校,要建学生食堂、宿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少数民族学生要进行双语教学,要编写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要配备民汉两种语言授课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为此,人员编制需要得多,家庭及学校开支都比较大,这就使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处于“难上加难”的境地。

3.教育如何为8000万人的脱贫致富服务

第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教育提出哪些目标和要求。

作为奋斗目标有三点:一是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二是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三是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工作要求有两点:一是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改革,继续组织好贫困县的“燎原计划”,实施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二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直接挂钩,通过科技承包、技术推广、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等形式,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

第二,如何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仔细想想,上述目标和要求不高。但是,在自然环境很差、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办学条件困难重重、人民尚未解决温饱的情况下,要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为此,一定要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长期以来,由于受现行的人事、工资、户口政策以及城乡、脑体、工农差别的影响,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要摆脱贫困,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往往只能选择读书、上大学的道路。在现行政策的强化下,在家长和学生的渴望与追求下,许多地方的教育也就办成了单纯的应试教育。然而,我们是穷国办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教育,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人人上大学,加上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育质量较低,每年高考录取之后,有许多学校连续被“剃光头”;学生返回家乡,既无安心生产劳动的思想准备,也缺乏必要的生产技能,自己的生活以及家乡的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近几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成绩表明,教育部门和学校只有坚持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迫切需要的中初级人才兼顾升学的指导思想,教育在当地脱贫致富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调整教育结构,建立普通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两个系列。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贫困地区只有单一的中小学,传授的是普通文化知识;然而,教育真要为当地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就必须在切实办好中小学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否则,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就失去了载体。就是说,只有建立起普通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两个系列,才能为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到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上来提供物质保证。同时,能否因地制宜建立起“两个系列”,也是检验教育观念是否转变了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是改革教育内容,把学文化与学技术结合起来。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几乎“千校一面,万人一书”,争过“独木桥”。然而,能“挤过桥”的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要在小学毕业后、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返乡参加生产劳动。贫困地区有的孩子上不起小学,有的勉强上了学中途又辍学,成为文盲或半文盲。大量的事实说明,在广大农村,必须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编写和补充当地生产生活需要的教学内容,把学文化与学技术结合起来,贫困地区更要早期结合,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家乡、扎根农村的思想和用学到的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本领。如果文化知识不与科学技术结合,这种知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学得越多,离实际越远,农村教育再也不能走这条路了。

四是在当地政府统筹下,实行农科教统筹结合。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强调条条的作用,形成部门分割,在广大农村,造成就农业论农业、就科技论科技、就教育论教育。农村改革的经验证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要实行“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因为,农业、科技、教育,只有在当地政府的统筹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才有利于农业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和教育才能更好的为农业服务。认真实施燎原计划,积极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帮教扶贫,不仅是贫困地区尽快致富的捷径,也是使发达地区更发达的必由之路。

五是从实际出发,探索开发经济与开发智力结合的路子。长期以来,为了摆脱贫困,很多地方采取了种种办法:如狠抓阶级斗争、开展“四清”、撤换干部、发放贷款或救济物资等等,虽然都有暂时的效果,但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通过在小凉山彝族自治县多年扶贫的实践,总结出“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把开发经济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经验。这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与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体验是一致的,即亩产一二百斤靠地力、三四百斤靠体力、五六百斤靠肥力、七八百斤靠智力。由此可见,扶贫先扶志,有了志气之后,能否坚决贯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针,就成了能否尽快脱贫致富的决定因素。俗语说:人勤地不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各地都有自己的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选择什么项目,从哪儿入手开发突破,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需从各地的实际出发,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致富之路,逐步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帮助8000万人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1.主要措施

一要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今后七年,在扶贫的范围上,中央和有关省、自治区,重点解决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县扶贫问题,分散在非贫困县中的零星贫困人口,由所在省和当地政府负责扶持;在资金使用上,重点用于最困难的地区;在扶贫对象上,把贫困县中的乡、村、户作为攻坚的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到底。

二要增加投入,给予帮助。从1980年至今,每年国家财政拨款10亿元,银行发放各种贴息和低息贷款30.5亿元,专项用于扶贫。上述拨款和贷款要继续保持,在此基础上,从1994年起,国家每年再增加10亿元以工代账资金和10亿元贴息贷款,随着财力的增长,还将继续扩大扶贫投入,并要求地方也要相应增加投入。据1992年统计,在用于扶贫资金总额中,中央占83%,省、地占17%;今后七年,省、地至少要提高到30%以上。

三要实行开发性扶贫方针。要把过去救济式扶贫改为开发性扶贫,即在国家扶持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搞好智力开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进而扩大到把山里开发与山外开发、贫困地區开发与发达地区开发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探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快脱贫致富的路子。这不仅是一条新的扶贫工作方针,而且是一个重大转变和创造,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四是发扬攻坚精神。“扶贫先扶志”,既是经验,又是规律。陈俊生同志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靠人干出来的,不管怎样增加扶贫的力度,谁也不能“发”给我们一个小康。因此,要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关键在于有关地区的各级领导,要有一股子攻坚精神,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领导,在没有解决当地群众温饱之前,要下决心做到“四不”:即不买小汽车、不建宾馆、不盖新办公楼、不搞县改市,以全心全意的精神和只争朝夕的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实现“攻坚”的目标。

2.重大意义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到本世纪末,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和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特别是身负重任的共产党人,一想起这个问题,就应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脑子里始终要装着贫困地区,要把扶贫作为关心群众疾苦和密切党群关系的大事来抓,务必如期实现,绝不能推到下世纪。因为,完成了这个《计划》,就彻底解决了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这既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壮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彻底摸清本地区尚未解决温饱人口的数量,分析形成贫困的原因,了解困难的程度;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制定规划,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入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精力投入的力度,每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事,由点到面,积少成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并动员和组织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积极投身到帮教扶贫的行列,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繁荣,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