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铁企业内部审计

摘 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钢铁企业当中。由于钢铁企业其自身的行业性质及特点,促使其内部的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日渐突出,导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阻碍了钢铁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就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钢铁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产生风险的根源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对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针对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分析,并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一、我国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

(一)生产中特定工序很容易影响到产量进而影响成本。很多大型的联合钢铁企业由于所涉及到的工艺流程相对较长,因此其具体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矿物开采、矿物选择、矿物烧结、提炼铁和钢以及热轧、冷轧深加工等多个方面。一般上道工序加工完成的产品也即是其下道工序进行深加工的原材料,因此其工序间的衔接较为紧密。而且由于其生产流程的问题,其各个工序间必须进行独立考核,由于其各个工序考核指标难易程度的不同,直接促使各个工序间串通舞弊的情况开始发生。就比如A和B两者互为上下工序的关系,当其中的A工序的考核指标较好的完成时,可能会出现担心更严格的指标出现。而

B工序方面却并不能更好的完成相应的考核指标,因此A工序就可以直接借助少量的产量来给B工序实现一定的帮助,促使其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1]。

(二)燃料消耗大,促使其成本风险增加。一些特别的工序生产单位,很容易为了部门利益而从复杂化的原材料下手进行成本的调节,大多数内部的审计人员主要由于其自身知识、技能的匮乏导致审计人员即使是通过实地盘点的形式也无法确认企业是否盈亏,因此直接表明现行的审计方式仍然无法有效的核实明确。通常铁矿石和煤等原材料堆放在料场当中主要是为了对其质量、品位以及供应商进行区分,一般都是让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目测,以此来找出其中的问题。而一些单位为了能够完成考核,通常都会将消耗好的原料直接改善其经济技术指标,从而直接造成大宗原料的亏损情况。虽然其实物方面并没有亏损,但是所具有的价值量却严重亏损,甚至直接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评价标准不明确。主要需要按照国际方面审计师的执业要求来进行,通常在内部审计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对其某项事项做好相应的评价,因此首先就需要明确进行评价的标准,其次直接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来核实评价事项的具体情况,最终将标准评价和真实的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有效的对比,从而以此来计算的出钢铁企业内部审计的最终结果。通常对钢铁企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环节主要在于其供销两个方面,而相应的内审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其评价标准的确定方面,比如在钢铁原矿石的采购方面,其中的钢铁品种种类高达几十万种,因此就很难真正确定好内部审计人员们的评判标准,而且在程序合格的采购过程当中,也很难直接对其采购价格的高低进行有效的评价,因此相应的评价标准仍然有待明确。

二、我国钢铁企业内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内控制度失效。如今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都有自身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制度,而内控制度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内部人员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所致,所有的一切都以领导的意志来转移。通常都是由于企业单位当中的管理人员权力过于集中,底下员工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是发展前途等,就必须要迎合领导人员的想法,促使各个环节方面的经办人员开始篡改数据,导致内部审计的风险大大增加,促使企业内控制度失效。

(二)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由于绩效考核本身是企业生产及发展的根本性管理目的及方法,其所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企业内部员工们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大的影响。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通常都是以企业实际完成的指标为基础来进行制定,主要包含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年度任务发展目标以及同行业的相关数据等进行计算[2]。在这其中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就必须要考虑到绩效考核人员是否对整个公司的经营和生产熟悉,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算数据,算决策等。还有就是完成指标是否存在水分,是否合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以此来防止考核单位为了满足指标要求而进行造假,因此必然会影响到指标测算的准确性,从而增加了内审部审计的风险。

(三)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都是从原先的财务岗位直接转岗而来,因此其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审计环境时,仅仅只是拥有财务知识仍然不足,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钢铁轧制、冶炼等工艺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发掘出其中的疑难点,从而有效的开展审计工作。比如炼焦过程当中附带的化工产品数量及种类、炉石的品位以及铁水产量,还有各种钢材轧制后的产量及数量等等,这些都是钢铁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计的重点。

三、控制钢铁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防范审计风险。通常钢铁企业的内部治理都必须体现出企业所有者们的利益,并做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激励、约束以及控制的有效形式,其具体表现为企业的决策、权力以及执行等三大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而且通常公司治理的有效程序也都是直接通过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构建完成。所以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都必须要作为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监督及评价。因此要想真正展开相应的工作,就必须要获的权力机构方面的支持,从而以此来提升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最终增强其所具有的独立性质,保障其自身能够不受束缚的开展相应的工作,最终有效的发挥出内审部审计工作的威慑作用。

(二)构建岗位轮换制,预防审计风险。在钢铁企业当中的负责人、统计员、会计及相关经营人员等多种涉及到财物的岗位都应做好定期的轮换,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二级单位方面的负责人员。一旦其接手的工作较为复杂,而工作人员本身比较理性,就必然会影响到其自身的前途和利益。否则,前者必然会希望获的外界的肯定,因而会做好本职工作。所以在这种制度管理之下,相关人员都无法长期的进行这种舞弊的行为及工作。

(三)积极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钢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其审计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所能胜任的能力等。这其中,并不要求审计人员是一种全能型的人才,但必须要求审计组应当作为一个重要整体,必须要具备会计、审计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在钢铁企业当中,应当重视并熟悉钢铁生产工艺,同时要将其内部控制的关键人员直接安排进入到审计人员队伍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保证所有的参与人员都能够完成其任务。一旦审计人员本身缺乏相应的审计业务知识、能力及技能,则审计组必须要想法设法的获取到最为关键的帮助和建议。

结语: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常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为了有效的防范及控制此类风险,就必须要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防范审计风险、构建岗位轮换制,预防审计风险以及积极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风险,促使钢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顺利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春阳. 钢铁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探讨[J]. 中国商贸,2013,10:96-97.

[2] 何建群.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问题[J]. 财经理论与实践,1984,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