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本文立足普通本科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就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培养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性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并结合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实际,就如何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在本校的实践从实践教学的内容设置、软硬件设施等教学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及提升实践教学评价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才培养视角;教学体系构建

引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指导性方针背景下,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已成为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又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普通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积极构建并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效果提升,进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一、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含义及培养特点

(一)应用型人才含义

应用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1.围绕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其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

2.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是其能力体系的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3.培养过程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完善,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

二、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一般目标及知识能力要求

(一)国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一般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够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外贸实务、国际物流、国际结算等业务及相关业务管理工作。

(二)国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知识能力要求

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经济学科基本知识和管理学基本原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能运用基本的计量、统计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国际经贸交易磋商、合同条款拟定、合同履行及争议处理等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国际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有较强的适应性。

以上知识能力的获得除了正常课堂理论教学外,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可或缺的补充。

三、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及其构建原则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1.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才能完成的,诸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所构成的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的形式以及实践教学师资、基地、教材等构成的教学系统。

2.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构成

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保障体系、实训教材体系等组成。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注重应用、明确目标原则

应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其有明确的专业岗位的指向性,即:应用要反映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岗位的要求通过职业技能标准逐一显现,因此,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紧紧围绕职业岗位需要的各项技术能力来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环节、内容和要求。

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强调综合应用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并以此在实践教学内容、技能训练、课程设计等要有明确的具体目标,确保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整体优化、逐层推进原则

从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针对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目标,确定实践的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要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两者的关系,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也有从基础到全面,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专业,实践内容也有从感性到理性,从易到难。实践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要考慮各实践环节的类型、要求和难易程度,进行优化组合,使其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律和人的认识逻辑顺序,采取分层次、分阶段逐步递进的办法来安排教学。将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课程依次推进,强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

3.操作性原则

强调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和规范性。实践教学的实施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于具体的实践课程,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因而需要有细化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要求的标准。

4.特色性原则

体现特色化,差异性。紧密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及服务面向、依托行业不同及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的同质化。

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实践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主要内容体系是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也是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国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重为23%,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分比重为30.5%,远高于同类院校。主要实践项目包括:课程设计、专项实训(写作)、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等。另外,还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及社会实践等。具体分为五大模块:

(1)基本素质养成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课程设置有军事训练,公益劳动,计算机应用操作,外语听说读等训练等。

(2)学科专业基础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经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有本学科和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课程,以及相关的应用操作课程等。包括:外贸商品学课内实践、国际市场营销课内实践、国际商法课内实践、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会计模拟实训、统计软件实训、ERP综合实训、国际货代实训、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市场调查实训、ERP综合实训、国际商务谈判实训等。

(3)专业实验实训模块。立足国际贸易各业务环节岗位设置实训项目,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跨境电商课内实践、国际货代实训、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市场调查实训、国际商务谈判实训等。

(4)综合应用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综合实践能力和技能。主要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考证训练等。

(5)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和技能。主要有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模拟运营,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竞赛活动等,专业技能培训(从业资格证书)、社会调研等。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

1.建设运行三大平台。即:实验实训平台,专业实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三大平台共同构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验实训平台。主要为校内的专业实验室,承担专业课程和相关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各类软件、硬件可充分满足各实践环节教学需求。

(2)专业实习平台。主要为校内外实习基地,承担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任务。一直本着 “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原则,与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外运锦州公司、中远海运有限公司锦州分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课外实践教育基地,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做讲座。

(3)创新创业平台。主要为校内模拟运营的实践场所,承担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任务,为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供支持。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依托该平台,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本专业学生已取得各类竞赛奖项多项,成果可喜。

2.修订完善了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及指导书。借助学校统一组织修订2015、2016级2017教学大纲的契机,本专业细划了各实践教学课程内实验、实训及实习项目,及项目的学时、类别等相关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使之针对性更强。

3.加强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任教师中,已有60%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完全符合应用型高校标准要求。同时,还制定了 “双师型”教师培养和鼓励政策,以调动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模式,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学校每学期一次的实践教学环节统一检查外,强化学院的二级监控体系建设,学院及专业教研室定期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跟踪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研整改,对学生实验实训效果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失地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实效问题。同时,建立多渠道的实践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制度,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监控相结合,构成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5.丰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内涵。实践教学评价应以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基础应用能力,专业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制定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参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环节效果提出具体评价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积极推行以创新学分为基本考核目标,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校内外竞赛活动,思想品德践行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将此纳入必修课程考核范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竞赛)的热情。

五、结束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因其“软科学”性质,一定程度上使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歧视。认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不足以用。因此,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研究如何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实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通过以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使本专业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能力训练,再加上相关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教育,必将有助于本专业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整体提升,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2015年7月27日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教发[2015]7号 2015年10月21日

[3]賈县民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10

[4]张鹏飞.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策略[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9

[5]段立君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 2016.9

[6]孟亮,段立君.辽宁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的柔性课程体系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7 Vol 30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