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的内因分析

[摘 要] 为了阐述清楚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内在因素,在国内外有关老年人跌倒的文献综述法的基础上,通过综述性语言对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内在不同因素分别论述。其意义为有效推动研究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快速发展,为从根本上提升老年人跌倒预防措施研究的理论高度,为从事此方面研究者提供理论性基础。

[关 键 词] 老年人跌倒;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8-0158-01

目前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社会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使临床问题之一。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的是——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人跌倒事故的发生,有何种有效措施和合理手段。关于“老年跌倒”在中国知网检索从2002年到2016年就有31782条结果。前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全面,对此进行研究的角度有生物学、应用科学、运动医学和实验研究等。但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存在深度不足。因此,有必要就此方面的内因作一深入的探究。

一、生理性因素

步态稳定性降低和平衡能力受损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制因。老年人跌倒与步态的连续性、直线性、步长、步高、平稳性等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弥补其活动能力的减弱,因采取缓慢踱步行走而导致步幅变短、脚抬不到一个合适的高度、不连贯的行走,引起跌倒的危险性增加。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减弱,对比感觉降低,驱赶摇摆幅度较大,反应时间延长、反应能力降低,协同与平衡能力减弱,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感觉系统由触觉、视觉、听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组成。因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受到影响,导致机体的平衡能力下降。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视觉空间、深度感、视敏度和触觉降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衰减,因此导致增加跌倒的危险因素;视觉不仅仅提供环境的持续信息,而且还时刻提供头部位置变化和相对运动信息,对控制躯体姿势或较大难度动作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患听力障碍对接受到的声音反应时间较长,也就增加了导致跌倒的危险;触觉下降,本体感觉与前庭功能退行性减退;躯体感觉踝关节传入与地球吸引力中心位置不吻合,可导致躯体平衡能力降低而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肌功能的协调在维持人体姿势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其衰退往往影响智力、肌张力、肌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以及协同运动的能力,而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大部分人跌倒与对比感觉降低、摇摆幅度较大、躯体感觉和平衡功能受损有直接关系。

老年人的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受到损害或者退化都可引发跌倒的发生。骨骼肌系统功能退化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下肢肌肉收缩能力的降低以及脚跟着地、屈膝和踝跖屈等动作缓慢、摆动腿抬高的程度降低,伸髋不充分、行走时拖拉,最易导致跌倒的发生。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成正相关。

二、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如隐性腔隙性脑梗塞、老年失知症、巴金森氏病、脑中风、正常压力脑积水、周围神经疾病。影响氧供应及脑血流灌注的心血管疾病,脊椎动脉供血不足、脑梗塞、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性低血压等均可导致患者头晕、体力不支而晕倒。老年人未知原因的不平衡与跌倒可能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体位性血压过低引起。帕金森病、外周神经病、脑水肿等也是老年人跌倒的常见潜在因素。年龄增大、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病、运动器官畸形、平衡能力降低而易导致跌倒。

三、心理因素

平衡信心和跌倒当时的情绪也是影响跌倒的重要心理因素,跌倒可反复发生,形成“跌倒—丧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沮丧焦虑心理可使老年人削减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而导致增加跌倒的风险。其活动受到害怕跌倒的心理受限,活动能力降低并导致功能缺陷,随之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四、药物及副作用因素

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成年人不良反应最易发生。某些药物的服用对前庭的正常功能可能产生干扰,稳定、感知能力受影响,导致直立性低血压,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用药越多危险性越大。大量或多种药物混杂作用可加剧跌倒的风险且与服药种类呈指数增长。

可能导致跌倒药物中,精神类药物有抗抑郁药、催眠药、抗焦虑药、抗惊厥药、安定药;心血管药物有利尿剂、抗高血压药、血管扩张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其他还有非甾类抗炎药、降糖病、止痛剂、抗帕金森病药、多巴胺类药物。

参考文献:

[1]张丽.前庭感觉、本体感觉及视觉功能对老年人跌倒风险影响的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16-19.

[2]王秀华.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04(10):91-92.

[3]肖春梅.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复,2002,6(7):1014-1015.

[4]于洪宇.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与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