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

【摘要】“三学”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简称,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然而,随着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快速转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目标更加明确。“三学”的传统核心地位受到挑战,急需变革。有必要将学前儿童心理学改为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将学前教育学改为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学,将学前儿童卫生学改为学前儿童保育学。改革的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48-04

“三学”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简称,一直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然而,随着我国理论界对教育学元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教育学教科书元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学教科书的普适性受到实践变革的挑战,其学科地位受到质疑。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前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三学”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战。随着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快速转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目标更加明确。教育部正组织相关专家研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等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此时,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三学”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三学”的传统核心地位及受到的挑战

“三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一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灵魂。早在20世纪初,我国的幼稚师范学校就设有幼稚教育概论、幼儿心理学、幼儿保育等课程,且《幼稚教育概论》等教材的针对性较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一直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与教材建设。例如,1956年公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明确将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作为幼师生的专业主干必修课。教育部1980年印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5年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进一步强化了“三学”的核心地位。“三学”的核心地位经历多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后日益强化,成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中之重。

“三学”的核心地位还体现在“三学”教科书体系的超强稳定性上。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学”教科书体系的内容分析发现,其章节的重复率为78%~92%,其中20世纪后半叶出版的教科书的章节重复率最高,说明这一时期“三学”教科书处于超稳定状态。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促使幼儿园教师教育步入快速转型期。随着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三学”的传统核心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受到严峻挑战:一是随着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幼儿园教师教育关注的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而不是“三学”的教科书体系;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取向更加凸显,不再迷恋学科体系的完美光环,转而强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三学”的教科书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三学”教科书的宣言式风格有待转换成对话式语境,其教科书宣传的普遍真理有待转换成情境性的具体确证。

在举国重视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下,“三学”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更应反映中国学前教育的新变化。

二、“三学”的改革路径

“三学”的改革需立足于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及学科发展的现实基础,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如果确定以培养合格、高素质的一线幼儿园教师为具体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建议沿着以下路径改革“三学”的课程体系。

1 从学前儿童心理学到早期儿童发展科学

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有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多种称谓,其原因是很长时间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一支独大,且心理学本身也处于学科分割时期。随着儿童心理学与生理学、脑科学、儿科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相互交叉,多学科整合的儿童发展科学逐步形成。著名的儿童发展学者贝克反复强调,“教育者、医生、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儿童,而不是一个学科分割的儿童,儿童发展需要跨学科的整合”。可见,早期儿童发展科学的使命一是弥合理论研究的“知”与实践领域的“行”的鸿沟,二是实现儿童发展各学科的跨学科整合与交叉,最终形成整合性的儿童发展科学。

正如Richard M.Lerner所说,“十年前,研究人类发展的多数学者将该领域称为发展心理学,或者如果他们自己不是心理学家,则将其视为一个由心理科学主导的关于人类生命全程的研究领域。但是如今,该领域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变得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他们的领域称为发展科学”。事实上,在美国的高校,除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外,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多种专业均开设了儿童发展科学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如贝克所言,“我们所具有的儿童发展方面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这些研究凝聚着来自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努力。为解决儿童的日常问题,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与来自各个应用领域,如教育、家庭、医疗、公众健康、社会服务的专家们携手合作,共同研究。当今儿童发展领域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会聚的大熔炉,其知识体系不仅在科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在相关领域和应用方面极具意义”。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编写的《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早期儿童发展科学》更是一部跨学科的学术著作,它向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以及教育、社区、卫生、福利、保障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全面介绍了儿童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

2 从学前教育学到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学

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教科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力图以“科学”的名义证明学科独立的合理性,因此其重心是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框架,而不关注即将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师范生应该知道什么;二是教条主义倾向严重,大半延用普通教育学教科书的编写结构。事实上,师范生关注的不会是学前教育学是否应独立成为一门学科,而是关注学前教育究竟是什么,它有别于小学、中学教育的独特性在哪里。他们希望学习的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视角下的学前教育学。

从课程知识分工的角度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处理好教育概论、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及领域课程间的关系,实现知识、能力的合理分工,以解决目前相互涵盖或相互脱节的问题。然而,许多任课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自己所教课程的

“完美性”,自我陶醉于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完美”,而很少顾及与其他课程的重叠问题,更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学习是否会重复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学前教育学到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学,试图实现的是教育概论、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及领域课程的合理分工,不是降低学前教育学的科学性,而是要超越单一课程逻辑的局限,对传统学前教育学教科书的思维方式和编写结构来一次变革。

在此我们以Jo Ann Brewer编写的《早期儿童教育导论》一书为例,来看看新的学前教育学该是怎样的一种知识架构。该书第2章“为幼儿设计的学校”介绍了美国的早期教育体系、早期教育流变、早期开端项目、特殊需要儿童项目、早期干预项目以及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教育模式。其课程内容具有鲜活性、情境性、有效性、实用性等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3 从学前儿童卫生学到学前儿童保育学

在我国,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有幼儿卫生学、幼儿保健学等称谓。学前儿童卫生学一直是卫生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医学倾向明显。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做保健医生,因此学前儿童卫生学的课程目标过大,实际效果却不大,存在着卫生学知识过多,实践操作性较差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目标考虑,学前儿童保育学比学前儿童卫生学更切合实际需要。学前儿童保育学在我国港台地区以及英美等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很常见。从内容体系看,大多将胎儿发育与保护,婴儿身体发育与保育,幼儿的生理、心理、营养、养育、照料与健康成长有机结合,适当介绍保育人员的从业资格及相关保育行政法规等内容,将婴幼儿的饮食营养、牙齿保健、大小便训练、穿衣起居、睡眠、安全、疾病预防等作为课程重点,其课程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专业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对学前儿童保育学的弱化可能与潜在的行业原因有关,甚至可以说是集体文化潜意识。20世纪50年代,我国师范院校中的家政专业纷纷改为幼儿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幼儿师范学校或师范学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不论是哪一层次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培养教师而不是保育员。而在现实层面,保育员只能是教职工中的职工而不是教师,公众一直认为保育员比幼儿园教师低一等。可以说,这种重教育轻保育的传统既与部门利益有关,又与职业等级歧视有关,最终导致了学前儿童保育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被弱化的结果。

几十年来,我国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经历了由家政专业、保育专业到幼儿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演变。这种演变虽有多种原因,但学前教育源于保育,基于儿童发展应成为讨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逻辑原点。学前儿童保育学理应成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基石。近年来,在相关文献中,“educare”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寓教育于照顾(保育)之中是其基本涵义。事实上,早期儿童照顾(保育)既是早期儿童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早期儿童教育的重要基础。保育与教育,二者相生相伴,相互依存。削弱任何一方,也就潜在地削弱了另一方。

三、“三学”改革的思维方式转换

“三学”改革不只是课程名称、教科书名称的变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传统的“三学”课程体系是在大学科体制下,追求课程的“科学性”或学科归属的背景下被不断强化的。“三学”的教科书体系则是在不断追求“科学性”“逻辑性”“学科体系”的背景下被不断强化的。在幼儿园教师职业不断追求专业化,幼儿园教师培养不断追求实效性、高效性的时代,“三学”的学科化追求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面向一线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实践转向必然会引发“三学”改革的思维方式转换,推动“三学”教科书体系的重组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笔者并不反对“三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应然合理性,更赞成在学理上对“三学”学科体系的应然性进行深入探讨。然而,既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那么“三学”就应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其教科书编写的着眼点应放在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备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而不是局限在自成逻辑体系的科学化追求上。学前教育专业“三学”的教科书体系应由学科取向转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

在“三学”的教学方面,同样需要思维方式的转换。传统的教室为主、教师为主、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陷入教师独白的尴尬境地。同欧美等国高校的同类专业相比,我们的课程门数、课时数都远超过他们,但学生用于课外准备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时间却远远少于他们。我们有必要对“三学”的教科书、教学计划等进行重新设计,既充分考虑教师教的空间,更充分考虑学生学的空间,从而为学生在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