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科学教育观及当代价值

摘 要:江泽民同志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落脚点,从发展科学技术和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观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概括而言包括科学教育的战略地位、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三方面内容。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江泽民;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9-0013-02

在新时期,“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两重任务”的艰巨使命落在党和人民的肩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百年以来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社会成员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养的渠道很多,而科学教育是最主要的渠道,正如义务教育的普及是提高公民文化素养的主渠道一样。但是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仍有待改善,因此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在当下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江泽民科学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教育在实现富国强民中处于战略地位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本”思想的基础上,将科技和教育与经济紧密联系起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逐步迈入正轨,促进了科学教育在体制上不断完善,不断健全。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发展教育,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已被提高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紧紧地跟上科技进步的潮流,不能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落后的境地。教育在提高国家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科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已不容分说。反观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教育战略地位的定位,既是对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正确判断。

(二)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江泽民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1]194一方面,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成为民族生存发展、自立自强的基础。科学技术不能作为科学家的专属品,永远束之高阁,让人们感到遥不可及。因此,必须把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另一方面,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应定位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群体。”[2]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捍卫民族品格、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科学教育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坚持改革创新

江泽民同志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作为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灵魂。他强调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近代以后的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的科学素养极低,尤其是在农村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依然盛行。调查显示,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养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事实也告诉我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地方确有愚昧迷信活动死灰复燃之势,这才使得像法轮功、全能神这样的邪教组织能够大规模扩散,最终导致成千上万个家庭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保障,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此外,我国科学教育事业,无论就其现状还是发展需要而言,都必须坚持推进创新和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3]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关键是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尤其靠科学教育。从这个层面讲,科学教育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

二、江泽民科学教育观的当代价值

(一)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为应对科技的新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

当今社会,世界的科技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交叉性、前沿性、多样性等特点,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化的速度空前迅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然相去甚远。据我国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分别为:美国是2.9%,德国2.82%,日本3.36%,法国2.26%,英国1.85%,欧盟1.95%,而我国仅为1.76%。①尽管近两年我国R&D总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高,但距离“十二五”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新挑战,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迎接科技新挑战,进而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于科学教育的定位是推进我国科技发展的理论保障。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突出强调了科学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科技竞争的各种挑战,必须把科技和教育作为战略性任务长期坚持下去。这同样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做出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为应对科技新挑战提供了方法指导。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强调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要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浪潮中走在前列,只有发挥其后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克服自身劣势。

(二)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为建设先进文化,构建精神家园提供了思路指导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较之以往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科协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非常低。1989年,加拿大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为4%;1991年,日本的比重为3%;1992年,欧盟的比重为5%;2000年的美国,其比重已经高到17%。这表明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4]。这种状况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文化的停滞和公民精神家园的缺失。今天的中国国库殷实、财经收入不断增加、经济大踏步发展,此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人民的发展和进步,着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因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才是一个国家力量的体现,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发挥科学教育在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家园构建中的辐射功能和导向作用,充分理解和运用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基础保障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自那以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一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也指日可待。面对“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两重任务”的艰巨使命,我们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

在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根本。科学教育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科学素养,培养科技人才,进而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得到强化。科学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前提,科学教育对象的扩大、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教育制度的完善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对科学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做了准确的定位,江泽民指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同时,江泽民的科学教育观是新时期发展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方向指南和理论指导,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江泽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N].人民日报,2002-05-29(1).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5-02-20].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

17/content_632285.htm.

[4]张学珍.我国仅3.27%公民具备科学素养[N].中国妇女报,2010-12-02.

收稿日期:2015-04-24

作者简介:朱培培(1988-),女,河北廊坊人,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