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比“三级跳”几成定局空调行业洗牌添变数


  节能空调标准是定为二级能效好还是三级能效好?6月18日,随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引起空调产业极度关注的“能效门”大争论逐渐尘埃落定。而对于新能效比的实施,除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品牌力举之外,一线阵营品牌的集体失语不禁让人沉思。对于行业的危机,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一语道破:如果七月份空调销售继续下滑,包括行业巨头在内的很多空调厂家将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危机。
  
  空调行业形成堰塞湖
  
  空调行业高达1500万台的库存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6月份,美的、海尔、格力等品牌的武汉、广东工厂已从上周悄然减产。与此同时,近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征求意见稿上也将空调能效门槛定为现行二级水平。值得关注的还有,变频空调能效等级标准也将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陆刃波告诉记者,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除非产生特殊情况,才会改变现行政策。
  格兰仕宣称,今年在外销上仍保持50%的高速增长,从内外销整体规模来看,格兰仕空调仍处于前列,而内销今年的库存压力并不大,低能效的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然而,国内空调市场本应是旺季的五六月份,然而今年全国很多地区遭遇连续的阴雨天气甚至是大雨暴雨天气,内销市场也因增长乏力,成为外销不畅的“难兄难弟”。对主流城市的销售数据检测表明,国内不少品牌空调销售下滑很严重,有的下滑幅度达30%,也有的高达50%,尤其是5月份到6月份这段时间,空调销量相比往年明显减少,一些企业被迫调整年度销售预期目标。
  格兰仕空调副总经理吕海军认为:“今年空调销售肯定还会有旺季,但这个‘井喷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此各个厂家为了消化库存,极有可能掀起价格战。”
  
   “能效门”下的阵营分化?
  
  “内销乏力,外销下滑,加上能效升级带来的压力,成为横亘在中国空调人面前的新的‘三座大山’,‘能效门’更是国内空调格局加速变动的‘催化剂’”。某业内人士一语中的。在能效是否定为二级的问题上,各个厂家不同的表态,让空调企业分成了较为鲜明的“赞成派”、“观望派”和“反对派”三大派别。
  “这么大幅度的能效升级,对每一个空调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格兰仕而言,其所带来的重大机遇要远远大于对格兰仕的挑战,机遇是主流。”吕海军表示,一直以来格兰仕都在不同的场合公开表达支持能效标准升为二级。他分析,这次“能效门”对行业的颠覆性变局将是起到重新划定起跑线的作用。
  据了解,格兰仕空调主要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外销实力雄厚。虽然国内空调库存中也有将近50%属于低能效产品,但由于内销空调产品总量较小,因此压力也相对小很多。吕海军认为,这得益于格兰仕对空调“能效门”冲击波的未雨绸缪,目前格兰仕已停止生产低能效产品,在兜售完低能效产品后,明年将主要精力放在能效比2级以上的空调,基本上“可以较为轻松地转型、较为轻松地迎战市场”。
  另一个积极支持能效升为二级的企业是长期主推直流变频空调的海信。海信今年已推出“百万变频三级跳”的目标,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变频联盟峰会上,海信科龙副总裁石永昌表示,海信科龙将全力支持将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入门等级提高到现有的二级水平,旗帜鲜明地表达海信对能效比升为二级的支持与渴望。
  
  第二阵营将成最大赢家?
  
  如何面对节能升级带来的生产成本,如何消化低能效产品庞大的库存,如何确保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并面对由此可能引发的“价格战”,如何做才不会对经销商尤其是渠道经销商的利益带来损害,如何确保售后服务等问题正成为让空调行业颇为头疼、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行业资深人士分析,三大巨头的停产,“潜逃门”的频繁发生, 这些都预示着今年的空调危机是空前的,这使得整个行业格局将产生根本性的变数,而2009年格兰仕和海信科龙这两个品牌极有可能成为迅猛攀升的品牌,格兰仕有庞大的外销规模支撑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海信科龙则有变频技术的强力支撑。
  “2003年能效升级跟此次能效升级,两者对于行业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多重利空因素使得今年成为空调危年,也将使2009年成为行业颠覆性变革的一年。在新冷年所有品牌将相对站在同一起跑线,行业格局将相对重新归零。”格兰仕空调副总经理吕海军指出,前者规定的只是空调最基本的能效门槛,由此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并不严重,转型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此次能效升级则是将能效门槛定在比欧盟现有的能效门槛还要高一个水平上,预计单台生产成本普遍上扬10%~20%。而目前国内积压高达1500万台低能效库存中,将近85%属于四五级能效比的空调产品。特别是一线品牌低能效产品库存极大,对个别企业将是极大的挑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能效升为二级将更多的给二线品牌创造机会,尤其是像格兰仕、海信科龙这类品牌和规模实力较为雄厚、低能效产品库存较小,而应对能效升级措施得力的企业,或将成为此次“能效门”冲击波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