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与许多学科交叉渗透,内容庞杂、抽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生物化学美学信息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总结了一些做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1]。生化具有内容繁杂抽象、概念枯燥难懂、代谢过程复杂乏味等特点,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生化教学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因此,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讨与研究,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巧讲绪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和求知欲往往是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形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花十倍的精力去组织好绪论课的教学。绪论课设计时,教师应精心安排教材内容各相关知识的连接,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和可接受性,可以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事例说明生活中处处有生化现象,并结合本学科的进展,适当讲解一些本领域的尖端知识及应用,以增强学生的神秘感,体会生化的实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今后学习的热情。

2.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把学生当作老师灌输知识的仓库和存储器,学生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鼓励、赞赏性的手法营造课堂气氛,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该用心平气和地开导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信任,无形中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的良师,课后则是能与他们促膝谈心的益友,培育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多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参与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等,这样学生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善于与临床、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临床案例、生活实例、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及热点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中挖掘与生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生化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触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生化与许多学科相互渗透,内容复杂,要恰当地选择、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1.钻研教材和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1)深刻理解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生化内容的特点是抽象、深奥、繁杂,重点和难点较多,涉及的名词、化学结构、反应式、代谢途径、生物合成过程很多。针对这一课程特点,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生化的内容体系,统揽全局,从知识基本脉络中把握哪些需要重点讲授,哪些只需一般介绍,以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善学习的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强化重点内容与知识点的教学。生化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区分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了解和参考的内容。通过重点内容的强化学习、知识点的系统学习、难点与疑点的分析与讨论,将繁杂的内容形成若干个知识内核,使学生易于消化理解、学习针对性强。例如,关于糖代谢一章,将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与糖异生过程详细讲解,简略地讲授糖原与淀粉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可以不讲,而只讲其产物特点和生理意义,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通过典型过程的学习,完全可以形成对糖类代谢规律的深刻认识。

(3)紧跟学科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学科专业触角,具备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前沿新知,并将这些新观念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新观念,使其学会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例如,过去临床上测定血糖用的是邻甲苯胺法,此方法由于毒性较大,已被更为准确可靠的葡萄糖氧化酶法所取代,并且以该方法为原理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血糖快速检测仪器棗血糖仪[2],该仪器具有快速(30秒显示结果)、简便(一滴全血)、准确(符合临床检验结果)等特点。在教科书尚未更新相关内容的情况下,我们及时摒弃陈旧内容,将临床最新技术与方法介绍给学生,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

(4)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随时调节教学内容的量和度。课堂教学容量过大,学生接受不了;容量过小,学生又吃不饱。学生层次不尽相同,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注意随时调节教学内容的量和度,做到教学过程快慢相济,教学节奏有张有弛。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比喻法、启发法、讨论法、比较法、趣味教学法等[3]。生化知识抽象深奥,如果按照课本知识直接讲授,照本宣科的话必定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选择,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使教学产生最好的效果。针对生化课程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还应体现生化课堂教学特色,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将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错综复杂的代谢变为形象具体、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便于记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1)比喻法。所谓比喻是利用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个事物(本体)比作另一事物(喻体)的修辞方式,也就是“打比方”[4]。恰当的比喻能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DNA双螺旋结构可比作拾级而上的楼梯,磷酸和脱氧核糖是交替排列的长链扶手,而碱基对则相当于台阶,三羧酸循环比喻为市中心车流量最多,交通最繁忙的“一环路”,由乙酰辅酶A参与的其它代谢途径可比喻为城市的“二环路”,三大物质代谢相互转变的交汇点,比喻为城市交通道路中主要的“十字路口”,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比喻为电力输送线路,一些高能化合物比喻为货币流通、存储的各种形式等。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例如:为何重金属中毒,喝牛奶可以自救?为何熟的牛肉就比生牛肉容易消化呢?这些很随意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课堂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兴趣,发展个性。但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需加强教师的引导,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把握不好学习的重点,或者根本不自觉学习。

(3)讨论法。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特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对所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6]。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对于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除了讲授外,采用讨论式教学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例如:蛋白质性质一节,首先告诉学生蛋白质的变性及沉淀反应是重点,并提出设计的问题是沉淀与变性的区别。题目布置后由学生自我组织与分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查找有关资料,准备书面发言稿。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式教学比较费时,但能有效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认识,同时由于自我投入较多,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口诀法[7]。口诀法对于一些重点的而又难记忆的内容,教师可采用口诀法帮助学生记忆。对于人体内的8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学生经常易混淆,为便于记忆可以采用谐音法用下面一句话代表“一(异)家(甲)写(缬)两(亮)三(色)本(苯)书(苏)来(赖)”。

(5)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由学生扮演成各种各样的反应物质,通过游戏的方式,把物质变化的过程表演出来,教师伴随学生的表演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变成可观赏的五彩缤纷的形象实体,把枯燥乏味的反应历程,变为快乐有趣的游戏表演,把复杂多变的物质代谢,变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表演过程,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充满娱乐的氛围里接受知识。

3.重视加强实验课教学

生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强化实验课的教学不论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精神、创新型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8]。生化实验的课堂教学应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要精选实验项目,一个好的实验项目,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认真做好实验前准备,尤其要重视实验的巡视和指导,强化实验结果的小结与评价,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对学生的个性教育,以提高生化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

4.优化板书设计,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经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千篇一律的板书设计模式,根据教学实际,既要继承传统板书的精髓,又要发挥电子板书的优势,多种板书样式结合起来,相互映衬,相辅相成,设计出富于变化、活泼多样、不拘一格的板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生化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使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理解的反应式和复杂的空间构象在多媒体中表现出来,在课件中存在一些动画效果,更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学生不再觉得生化只是一门枯燥乏味而又难学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授课离不开的好帮手,因此,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该技术,并将其恰当运用于教学中。如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结构、酶的作用机制、以及三大物质的代谢等通过高清晰图片的展示,一些抽象的原理变的简单,使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模拟动画形式,把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丰富的表现力,克服了传统教学上的“说课”的弊端,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从而达到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课堂掌握吸收率明显提高。

2.应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外辅导

生化内容很多,而且很多知识抽象,不好理解,如果单靠上课的时间,有些内容学生很难较好地掌握。因此,课外辅导就成为生化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学生数量多,老师可能没有时间做到单独辅导,详细讲解,那么现代网络技术在这一领域就可以发挥它的强大作用了。学生可以通过E-mail,QQ等方式和老师单独交流,也可以通过博客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课外辅导有效进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四、挖掘生化美学信息,提升教与学的享受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9]。生化的许多理论不仅从分子水平反映了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理论本身还给人以动人心魄的美感力量,具有不应忽视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化美学信息,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教与学的享受,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对于诱导契合学说的解释,双方受各自的影响发生形变,彰显和谐之美;复制体形成过程中各组份一个接一个有序地结合,最后引发酶启动合成引物,让人联想到舞台后面无数无名工作人员的付出,彰显合作之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简单、对称、和谐,彰显“雅致”之美。

总之,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努力提高生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位生化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对生化学科的浓厚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生化美学信息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生化的整体内容,牢固掌握生化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灵活、科学地学习和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提高生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富丽,尹康.记忆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7):152-153.

(下转第97页)

[2] 刘晓春,黄钧,等.血糖仪的比对试验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7):22-23.

[3] [7]王松华,孙玉军,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化教学质量[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137-138.

[4] 王茂广.师范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现代农业科学,2009,(5):293-294.

[5] 王文玉.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82-83.

[6] 庞辰珠.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04):92-93

[8] 袁带秀,吴仕筠.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9):102-103

[9] 赵琼.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践和认识中的误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