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全军卫生系统卫勤保障能力综述

写在前面的话

新军事变革,为军队现代卫勤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十一五”期间,军队医学科技工作立足我国我军实际,瞄准世界前沿,大胆改革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5年来,我军初步建设了各级机关卫勤指挥信息化系统,现代卫勤指挥信息化建设已跃升到一个新水平;改革创新了军队医学科技管理机制,形成了科研创新的新格局,激发了全军医学研究创新的活力;形成了以29名两院院士、上百名学科带头人、上千名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主力,集全军人才与地方专家为一体的军队医学科研创新人才体系;构建了卫勤装备、急救技术、军特药品、“三防”医学等10多个创新技术研究平台,涵盖了17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5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83个全军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等,发挥了科技创新和技术引领的作用;高质量完成了53种121个型号的第二代卫生装备的研创;获得高等级成果奖6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9项。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国庆60周年阅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外联合军演、军地反恐演练、卫勤联合演习等重大行动中,广大军队医学科技工作者及其研究的成果,为保障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回顾“十一五”信心满怀,展望“十二五”任重道远。随着我军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愿我军卫勤战线捷报频传,创造更多辉煌。

5年砺兵磨剑,5年攻坚克难。

“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紧紧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走开创新发展之路,创造了一系列平战结合好用、实训实战管用、陆海空天适用的医学科技成果,推动了我军卫勤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卫生列车、卫生飞机、海上医院船……

医学救援“陆、海、空、天”—体相连

9月上旬,华北某地,我军首辆卫生列车正在紧张地进行综合性能测试。记者看到,这辆卫生列车包括手术急救车、伤员运输车、指挥车、后勤保障车等功能车厢,配备了手术器械、医疗检验、监护急救等多种设备,可同时展开张手术台,一次性后送494名伤病员,并能全程开展紧急手术、急救复苏、重定监护,可谓批量救治、后送伤病员的“生命方舟”。

滴水见太阳。近年来,全军卫生系统科学论证、协力攻关,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完成了53种121个型号的装备新研和改造任务。初步建成了以车、舱、箱、囊为主体,陆海空相衔接,具有较高机械化和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新一代卫生装备体系,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向多元、由散装向整装、由装备机动到机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列车飞驰,银鹰掠空。卫生列车、卫生飞机、野战方舱医院等大型卫生装备,在“卫勤使命-2009”演习中大显身手,将公路、铁路、空中医学救援一体相连,构成全方位、全纵深、立体化的新型保障体系,有效提高了我军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

战舰破浪,铁翼飞旋,我军最大的海上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巡诊万里海疆。以医院船、救护艇、救护直升机、舰载医疗模块为骨干打造的海上医疗救护平台,实现了“搜、捞、救、治、送”体系保障功能,保障链条从近海礁盘延伸到茫茫大洋。

车轮滚滚,铁甲纵横。生物侦察车、远程医疗会诊车、野战手术车、卫生防疫车等10多种野战医疗、防护车组,功能衔接,体系配套,保障威力从演兵场扩展到多样化任务战场。

新一代卫生装备配发部队,助推全军卫勤保障能力再迈新台阶。目前,我军已基本构建起紧急救治、立体后送、核生化武器医学防护、快速机动部署、卫勤信息应用和特殊环境保障6大系统的卫生装备体系。

器官联合移植、烧创伤修复、胃癌新标志物研究……

1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6项成果国内领先

2006年1月9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胡锦涛主席为吴孟超院士颁发最高科技奖,这是我国医学界首次获此殊荣。

今年8月下旬,喜报频传:来自军队卫生系统的“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两项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

这是全军卫生系统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卫勤指挥信息系统、战创伤救治、高新技术武器损伤医学防护、特殊环境军事作业能力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使我军卫勤机构的伴随保障和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由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领衔开展的胃癌新标志物研究,历时18年,攻克了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原病严重威胁驻高原部队官兵的生命安全。第三军医大学牵头,西藏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同攻关,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攻克了高原病发病机制和防治技术的道道难关,新兵入藏近10年来无1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

医用机器人、器官联合移植、烧创伤修复、干细胞移植……“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有战创伤救治关键技术等1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肿瘤早期诊治技术等116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年创新路,一路铸辉煌。“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共获得各类高等级成果奖618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

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方阵悄然崛起

伤口可以愈合,疤痕创面的汗腺却无法再生,这会导致严重创、烧伤病人创面皮肤不能出汗,非常痛苦。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付小兵潜心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人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一举攻克这一国际难题。2009年,付小兵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全军卫生系统“十一五”期间新增的5名“两院”院士之一。

蛋白质组学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牵头组织实施国际上第一个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计划,揭示了中国人肝炎到肝癌转归的发生机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5年来,全军卫生系统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军战略”,把人才建设放在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评价、选用和奖励机制,让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研究成为培养人才、成就大师的大熔炉,使学术任职和专业岗位成为历练科技领军人物的主战场,建设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学科技人才队伍。

高层次领军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实施人才竞争机制和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启动高层次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催生了一批创新能力

强、专业技术精的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十一五”期间,全军卫生系统新增“两院”院士5名,使院士总数达29人,超过全军院士的1/3、占全国卫生系统院士的1/5,所领衔的学科专业基本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全军卫生系统已形成了以29名院士挂帅领衔,由上百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上千名优秀中青年专家为主力,集全军优秀人才和地方专家为一体的军事医学研究队伍,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思想作风硬的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正在茁壮成长。

悄然崛起的人才方阵,为军队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长远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统计数据显示,军队卫生系统人员仅占全国卫生系统的1180,“十一五”以来,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高等级成果52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量占全国卫生系统的85%。

汶川地震、抗击甲流、玉树地震……“红十字”在重大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中大显身手

汶川地震、抗击甲流、玉树地震……

“红十字”在重大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中大显身手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我军医学救援组织有力、反应迅速,根据军委统一部署,南总后卫生部与兰州军区联指和国家、地方卫生部门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医学救援一线军地联合指挥体制,高效有序组织医学救援工作。先后派出25支医疗救援队,急救诊疗伤病员达7,3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两所野战方舱医院成为救护生命的“绿色方舟”,挤压伤、感染、休克、高原病等防治新技术大显身手,有效降低了高原病发生率,实现救灾任务部队官兵“零死亡”。

人民有难,闻令而动。近年来,全军医疗工作者在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医疗防疫,甲型流感预防控制,以及奥运安保、世博安保等一系列灾害救援、反恐维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军共派出了108支医疗队、97支防疫队、9支心理救援队,成功救治各类伤员80万人次。野战方舱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车、中型伤员运输车、野战手术车、防疫车等14种新一代卫生装备首次实战运用,大大增强了灾区一线伤员医疗救治、后送和卫生防疫能力。

2009年3月,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全军卫生系统迅速针对病原检测鉴定、疫情预警监测、防治药物和防护装备研究等方面启动应急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快速诊断试剂盒,对4项防护装备进行了功能升级,为国家、军队构筑起集诊断、预防、治疗和防护为一体的牢固防线。

暴雨倾盆,山崩堤决,泥石狂流。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昔日美丽的陇上小城,惨遭劫难。生命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从兰州、从西安……全军一支支医疗队伍闻令而动,从四面八方云集灾区。红十字,在灾区闪耀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