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历史


  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使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得到改善,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将更加悬殊。
  
  
  20世纪60年代,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当时贵州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这场大规模的建设为推动贵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铁路交通、机械制造和重工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贵州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在中央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冶金工业部将大连钢铁厂的两座50吨电炉和本溪钢铁厂的两台巨型锻锤搬迁到贵阳钢铁厂,迈出了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搬迁企业到贵州的第一步。贵阳市全力配合“三线建设”的开展,在很短时间内即对全市停建、缓建的项目和正关闭的厂房厂址、可开发利用的楼堂馆所、空闲土地进行了核实登记,提供给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和即将搬来贵阳的企业选用,还拨出贵阳郊区的部分土地,为内迁企业的建设创造条件。
  中央决议,贵州的“三线建设”,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迁到贵州的企业,以航空、军工、电子、化工、精密仪器等工业门类为主,贵阳郊区承担了部分企业的搬迁、扩建和新建任务。
  来自东北、华北和沿海大城市的内迁厂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贵阳市抽调的1.1万名援建职工一起投入建厂施工。从上海来贵阳落户的1400多名仪器仪表企业职工,只9个月就建成了3座仪器仪表总装大楼,随即又建成3座仪器仪表整机厂,很快生产出了贵州制造的第一只电表和第一台仪器;开发了一大批援外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具有高水平的新产品;形成了能生产23大类、44个系列、156个品种、几千个规格、年产30万台电工仪表的大型联合企业。
  “三线建设”对贵阳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及取得的成就巨大。
  1965年,川黔铁路通车,打通了贵州与四川之间的铁路通道。1966年7月建成的贵昆线,横跨云贵高原,穿越乌蒙群山,沟通了滇黔两省与外界的物资、文化交流,打开了西南边疆的大门,为贵州矿产资源的外运开辟了新的通道。1972年10月,湘黔铁路建成,黔桂铁路延至贵阳,打开了贵阳的南大门,全国支援“三线建设”的物资可以直达贵州。四川、云南的物资途径贵阳,中转联运,通达全国。4条铁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贵州的交通状况,贵阳也因此成为贵州境内铁路网的中心。
  “三线建设”的开展,也给贵阳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力量。1964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军工骨干企业的大批干部、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陆续到贵阳,组建了贵阳电机厂、电工厂等军工企业,航空、航天、电子三大系统首次在贵阳出现。这些军工企业设备优良、技术先进,1966年试制生产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70年9月,组装的第一架歼击机飞上蓝天。在相关的计算机辅机的设计与制造、特殊工艺设计、制造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或工艺等,给贵州省及贵阳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力量,成为贵阳地区工业的优势。
  机械设备制造是工业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在贵阳扩建和新建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比较多,较出名的有“永”字号的贵阳仪器仪表公司,新添光学仪器厂、铁道部贵阳车辆厂、贵阳电线厂等等,“三线建设”对贵阳机械工业体系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填补了许多空白。
  “三线建设”中企业的搬迁和建设及其布局,不仅带动了地方工业的较快发展,还促使贵阳市形成了众多的工业小区。在小河区建起了以军工企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小区;白云区成为闻名全国的铝工业基地;乌当区随着光学精密仪器大厂的迁入与生产,形成了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园区:在云岩、南明两城区形成了地方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小区。
  1965年,国家重点投资扩建贵阳钢铁厂,不久就成为全国最大的钎钢生产基地之一;贵州铝厂在原小型铝厂的基础上改造并扩建,成为全国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化学工业相继建成投产,有贵州化肥厂、贵州有机化工厂、贵州轮胎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
  “三线建设”开始后,内迁企业新建与改扩建厂矿等,无不需要电力。水利水电部在贵州建立了电力建设公司,从山东、华东等地调集工程技术人员汇聚贵阳,使贵州电力工业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先后投建了清镇电厂、乌江渡电厂、东风水电站等。电力工业的发展对各行业的生产与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线建设”促进了贵州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使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得到改善,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将更加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