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商品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商品知识》是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商品学知识。教学中,采用培养兴趣、加深拓展、加强运用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关 键 词] 商品知识;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84-02

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商品知识》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学科,理论多而且相对抽象。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一定效果。现就如何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商品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开好头,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一门课产生了兴趣后,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动地去研究、学习。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门课的头如何开就显得非常关键。从学生个个喜欢逛商场讲起,提到在宽敞明亮的商场、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学生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学生个个感同身受。紧接着我提出问题:这么多的商品是怎样排列的,超市的员工是如何来分类管理的呢?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实在,也确实是他们想知道的,紧接着又提出:学习商品学有什么目的呢?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归纳总结如下:(1)为便于消费者大众识别、选购、保养、使用商品,满足商品的生产、流通、经营管理等需要,必须对各类众多的商品进行适当的分类,识别真伪。(2)作为商品的经营者熟悉商品的分类、用途及摆放的最佳位置,科学分类,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3)流通、商检,杜绝劣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4)经营的商品让消费者满意,掌握商品学知识研究商品在流通领域中质量变化规律。

学生发现学好商品学有这么多好处,很快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

(二)概括介绍本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整体上的认识

本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商品学基础,即商品知识概述,主要有商品的分类、质量、标准、检验、包装等;第二部分为商品学实务,即各大类商品介绍。

(三)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兴趣

根据授课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授,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熟悉的商品,轻易地便把书本中要讲的商品知识掌握了,学生觉得新奇并充满了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在讲授商品基本理论部分,如商品条码、商品标准代号、商标、商品包装、绿色产品标志等,让学生任意自备一些商品,都可查到所讲到的内容,当学生每学一个内容从自己手中的商品中看明白它的意思的时候便有一种欣喜的感觉。商品学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二、以教材为主线,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在讲到商品实务的某些章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紧扣讲授内容,采用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一)引入案例,課堂讨论,分析案例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现实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开始上课时通常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出好讨论题,学生分组时,给予一定的时间准备,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叙述小组的讨论情况和讨论结果,让学生展开辩论;最后给出答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还可让教师在讨论回答中捕捉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得失等信息,从而让教师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

例如,在讲到商品质量这一章时,针对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针对适用性、耐用性、卫生性、安全性等重要内容给出讨论题,具体如下:餐具的正确选择。餐具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但有些餐具使用不当会致病,在使用时一定要当心。所以请学生分析下列几种餐具的特点,在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正确使用餐具,保护身体健康。

餐具名称餐具特点注意事项

通过课堂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餐具的正确选择产生自己的意见,教师再进行总结补充便获得大量的商品质量方面的知识。

再如,讨论题:十种食物不宜多吃,分别为松花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籽、菠菜、猪肝、烤牛羊肉、腌肉、油条,请学生上网搜索这十种食物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并分析它们不宜多吃的原因。

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食品营养成分与质量要求的知识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巩固了学过的食品知识,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动手操作,课堂演示

《商品知识》的有些内容如茶叶的感官评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是似懂非懂,但只要做个演示,学生马上就能明白。先播放有关茶道的相关视频,然后以组为单位(4~5人为一组),每个小组分一种茶,第一小组红茶,第二小组青茶(乌龙茶),第三小组绿茶,分组进行操作,对几种茶品进行评审。通过泡茶、品茶、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鉴定叶底并总结这几种茶叶的品质特点,学会茶叶的感官鉴别方法,体会中国茶文化的精髓。通过课堂演示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有关茶叶的常识。

通过这些形式的运用,增加了趣味性,使学习生活化,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与商品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生活常识,学生在很自然的状态下不自觉地学会了很多知识。

三、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商品知识》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较多,最行之有效的是:

(一)参观实习法

布置实训作业,要求学生到附近的大中型商场,考察商品分类和商品条码的使用(店内码)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4~5人),要求以组为单位,写出实践报告,并编制简明的商品分类目录一份。

参观实习法,让学生走出了课堂,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便于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了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实训教学

主要开设的实训课程有:

实训一:冷冻食品及休闲食品的感官鉴定

1.主要目的是掌握上述食品的种类及感官鉴别方法。

2.实训形式及要求:(1)在大型商场或超市进行。(2)调查上述食品的种类、包装、保管方法等。(3)进行感官质量鉴别。(4)写出实训报告。

实训二:酒的感官质量鉴别

1.原料准备:不同香型的白酒(3种香型)。

2.实训要求:能正确区别白酒的香型。

3.操作过程:(1)将3种不同香型的白酒,按顺序倒入3只杯中,进行色香味检查、品尝、体会并说出特点。(2)不告知香型,将白酒倒入杯中,鉴别每一杯酒的香型。

另外,还有常见纺织纤维的鉴定、日用塑料的外观鉴别等实验。为了让学生重视实验,要求在实验前学生充分预习有关实验内容,阅读实验讲义,明确实验目的和操作程序,在实验中仔细评审,做好原始记录。只要抓好这些环节,学生就能通过实验掌握一些基本技能,验证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对事物学会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鉴别商品的能力。

总之,就是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新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兴奋、活跃、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商品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张智清.商品知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