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中医人才培养


打开文本图片集

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满足公众需要、中医功底扎实、能用中医解决问题的人才是长期工程,需践行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体系。

在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中,为中医人员的未来发展与知识体系建设给出清晰界定,“人才培养”也在征求意见稿中独立成章。

毋庸置疑,人才是行业持续发展与创新变革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就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现有困境与破解方案,《中国医院院长》特邀领域内相关专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陈可冀:中医发展亟需多元人才

现代医药学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以及信息科学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迅猛,严酷的现实迫使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必须明确新的战略需求,这也是中医药界与中医院健康生存与创新发展无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客观地讲,医疗机构基本应具备三大责任或使命服务好、出人才、出成果。其中,人才培养无疑是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循序笃实基础、提升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前提,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要素,它对中医院同样适用。

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将医师明确划分为中医师、西医师和中西医结合医师。应该说从法律层面基本明晰了中国的医师构成格局,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无疑是中医药传承发展与中医院自强奋进的人才宝藏。

中医药学被公认为实践医学,蕴藏着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因此各类中医从业人员以及各级中医教育均应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重视经典古籍理念与经验学习。更必须意识到,现代中医与古代中医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现实区别,古代中医必须在继承、创新、和谐、融汇、发展过程中保存中医药学固有的千姿百态风格和魅力,现代中医还应进一步摒弃偏见、破除围墙而实现中西医团结协作、有机配合,实现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构建中西医学融合的现代医学体系。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近年来,伴随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与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探索,中医医疗人员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较单一的痼疾有望缓解。在传统中医药教学基础上传授一定比例的西医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中医方法解决临床疾病的诸多方面问题,使中医人员能够以更宽广的医学视野、更深厚的学术积淀、更完备的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医医疗服务。现在基层仍保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师承人员,对医疗服务发挥一定作用,事实上,师承制教育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大致由民间师承和中医院校毕业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承两个层次构成。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是,师承制教育的规范化,以及完善亚专业定向培养模式和订制分配原则,使部分中西医结合医师实际就业分科归属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中医院的发展应以中医药服务为核心,还应提倡多元模式。人才培养同样需要践行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体系,实现阅人所长、注重梯队建设,切忌“一刀切”。具体到大型中医院,提供高质量的中医特色专科服务、解决临床疑难杂症是不可推卸的健康保障责任与使命,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张怀琼:构建理想中医人才格局

中医院校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后各地纷纷建立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药教育逐渐走向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现实,截止2009年底,全国能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机构44.07万个,中医药人员51.74万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医师40.86万人、见习中医师2.01万人,中药人员8.86万人。正是中医药院校教育成就了如此规模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从广义上讲,中医人才包括中医、中药、教育、研究等。从人才形成模式考量,包括现代院校教育培养、师承跟师学习成才。从人才类型分析,包括现代中医(中西医兼顾)、传统中医(以中医为主)。

当前普遍认为,“中医人才”需具备以下要素: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高超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了解基本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并掌握一定现代医疗技术。最为重要的是,中医人才还需具备强烈个性,唯此才能彰显其独特思维和中医领悟。这仅仅是有朝一日成为中医名家或大家的起点。

对于三甲中医院,它既要具备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独特临床优势专科或学科,还要承担中医药研究(应用和基础应用研究)和教育传承等工作,知识结构纷繁的多样性中医人才成为必然需求。高水准的中医医疗服务队伍,具备一定西医技术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中医临床医生队伍,由中医理论扎实、临床技术一流、学术水平较高且在全国本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组建的技术骨干队伍,由中医药、现代科学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背景人员组成的中医药研究队伍,这或许是一家三甲中医院理想的中医人才格局。

遗憾的是,尽管上海市三甲中医院的人才格局各有特色,但尚未形成理想状态的人才队伍格局,尤其是缺乏具有中医大家气质的中青年名医,缺乏坚守纯粹中医的中青年名医。

无疑,中医院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模式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现有格局较为合理。但需注意的是:第一,必要的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第二,师承教育囿于师资、质量、规模等限制,无法取代院校教育;第三,将中国文化、人文素养教育作必要课程内容,完善中医人才的特需知识结构;第四,部分中医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方向或专业值得商榷。主要原因在于中西医结合应是在完成西医教育,并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后再学习中医理论、中医诊疗方法而实现中西医融合;第五,院校教育应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践,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出的早临床、多临床教育模式。唐旭东:攻坚复合型中医人才

传承中医特色和中西医结合优势以及保持中医人才高地优势,保证中医临床与科研、中药研究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促进医疗特色确立、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成就了今天西苑医院的鲜明核心竞争力。

在基本完成从粗犷经济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战略转身后,今年年初,西苑医院又提出了新愿景从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迈向研究型医院。这意味着它不单要保持优质医疗服务,更要在临床、基础与药学综合科研以及学术推广上深化拓展,并以此为基础,围绕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苦练内功。无疑,未来医疗市场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人才的博弈。

如何界定“中医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根本的标准是能提供高质量的中医临床医疗服务,涵盖发挥中医特色与具备基本西医诊疗双重能力。相对于三甲中医院而言,人才培养实为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基本借鉴并采纳了西医的专科医师培养制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部分人可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中医师承制、北京市“3+3”工程或中国医学科学院率先试点的传承型博士后等培养模式,以整理名医经验、经验用药、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等为主要任务,是对中医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更重要的是实现在更高的人才起点上传承与发展中医精髓。

如何培养“中医人才”?这需要传统中医教育与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相互补充而相得益彰。毋庸置疑,传统中医教育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院校教育体系,它以师承为主要模式,更注重对名医的思想、认识、言行、规范、诊疗风格等的保持和发扬。在本科院校教育阶段,西医知识传授份额通常占据30%~40%,研究生培养时期可能更大比例接触到西医的前沿理论或技术。目前,国内三甲中医院均要求中医人员在“3+2、3+3”培养模式结束后尽快进入西医对口专业进修阶段,不仅有利于将西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纳为己用,更需要他们能洞悉中医、西医的尺短寸长,做到有的放矢地发挥中医药特色。

如何合理分类“中医人才”?现今基本呈现三类人才走向:一为临床型人才,能看病、看好病、服务佳为首要考核目标;一为科研型人才,需具备较高的学术敏锐度和科学研究素养;一为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可以提供优质临床诊疗服务,还能阐明机制并领衔有国内甚至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西苑医院为这三类人才均营造了良好的生存氛围,包括为不同年资医师设置阶段目标、提供人才成长通道支撑等,如医院要求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以笃实医疗实践技能为主,而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需尽可能冲剌复合型人才目标。

如何培养后备“中医人才”?一位学科带头人带动一个科室、甚至一家医院蓬勃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2008年,西苑医院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新星计划”为中青年学术后备带头人培养,针对各三级、二级学科建设发展目标,专科进修、短期培训、名医指导和自我学习相结合,医院提供学习平台和3~5万元资金资助,结合优势病种研究,使其在3~5年内较好继承名医经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形成自身诊疗特色和相对稳定学科研究方向,未来引领医院的学科建设发展;“育才计划”致力于优秀青年医师培养,针对各学科方向、青年医师发展需求,目标性专业进修与专家指导相结合,从中医基础知识、现代临床技能、现代临床科研、外语等方面提升综合素质;博士毕业的临床医师经严格考核后可纳入“优秀青年学者计划”,除日益精进名医传承和医教研造诣外提供国外进修机会,助其开拓国际视野、洞悉学术动态。通过数年培养,纳入“新星计划”、“育才计划”的近二十名临床业务骨干,平均日专家/专题门诊量、中药饮片使用率、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等大为改观,临床教学、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也成绩卓著。李灿东:创新中医人才培养路径

中医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现已逐渐确立较完备的高等中医教育体系,基本沿用现代高等教育的“学科课程”培养体系。它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精英并累积诸多成功经验,但伴随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实需求。

现今中医人才培养存在两大突出问题:其一,高层次、高素质的卓越中医人才严重匮乏;其二,中医人才市场日趋饱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造成院校培养人才与公众需求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人才培养目标虽受普遍认同,但缺乏较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或方法;学生知识结构有所偏差,中医辨证思维训练不足;大部分高校未充分利用优质社会中医资源;中医教学与西医教学、拓宽基础与培养专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尚未理清;过多借用西医课程范式,中医学课程体系特色欠鲜明,未形成全过程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中医教育改革必须围绕三大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数千年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是中医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历代中医教育积累众多经典范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医贤达,合理的教育模式、成功的教育经验值得继承。但中医院校成立以来,两种教育方式各行其道、互补割裂。福建中医药大学较早认识到,充分汲取现代高等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合理内涵,探索中医教育新模式是中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中医院校高等教育与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是一种可行的中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事实上,近年绝大部分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也正是遵照这一大框架尝试转型。

历经十几年探索,福建中医药大学取得了一些经验。学校力推的中医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囊括实施国医振兴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卓越课程建设、完善质量长效机制、开展第二校园经历、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构建良好机制。其中,“国医振兴计划”是指利用现有人才、条件,立足国医堂平台,历经15年精心培育使一位本科生成长成熟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才,他基础功底扎实、中医思维坚定、临床能力,从此播撒下未来名医的种子。

2002年伊始,福建中医药大学着手一系列教学改革。

2004年,创办“师承班”,尝试高等教育与传统师承模式相结合。2008年,开设“经典班”,重在强化中医经典和中医临床思维。为配合“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总结师承班、经典班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创建“修园班”,尝试文化传承、专业升华、质量提升目标,突出中医学生“七个领域”能力培养,提出“五不定、四要有”的改革要求。“五不定”:无定法,即教无定法;无定时,计划学时仅供参考,可利用晚上和周末延伸授课;无定量,课堂授课内容具有相对性,只要达到课程目标即可;无定性,打破传统课程界限,只要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可触类旁通地讲授;无定书,开展教材选用改革,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四要有”指有目标,应有培养目标、课程教改目标、课堂目标;有计划,应有课程教改计划、课堂教学计划;有总结,应有课程教改总结、课堂教改总结;有升华,应提高教改质量,向其他专业示范推广课程教改措施。

诚然,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如何保证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医教育工作矢志探索的话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固有规律,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满足公众需要、中医功底扎实、能用中医解决问题的人才是一项长期工程。福建中医药大学不断总结经验,除对转入转出机制中如何做好课程衔接、未来如何与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等持续摸索外,还将遵从中医人才成长规律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标准评价,逐步实现分类指导,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