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教材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原则

【摘 要】 以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依据,教育目标的三大要素之一教材为论点,论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教材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必须坚持的五原则:即坚持教授为本的治学方针;坚持传承创新、突出特色的教材改革思路;坚持优先和重点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教材构成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统筹建设的管理策略。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教育与发展、先进与实用、理论与实践、统筹与争鸣的关系。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战略地位;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1-0158-02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5号)指出,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教育目标的三大要素是学校、教师和教材,学校是教育的平台,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的依据和培养人才的知识载体。教师是教材创造者,也是教材的讲授者;在教育体系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具有多向选择性,而教材则具有单项选择性,教材是教育科学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一流大学的显著标志是有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授群体及其创造的与时俱进的完善的教材体系。教材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在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祖国医药学科学发展的基石,必须充分认识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众所周知,中医药在两千年前就是成熟的科学技术,时至今日,中医药典籍依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本教材。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医药的发展势在必行,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教材建设必须提到人类健康事业的高度来认识[1]。

1 坚持教授为本的治学方针

教授的角色是教育者、研究者,其根本职能是教书育人和从事具有研究属性的学术活动,一切治学内容均由此萌生、拓展和规定。教材建设的主体是教授。要全面实施教材建设的专家计划,注意组织、吸纳那些在优势学科自然选择中产生的领军型资深教授主编教材,以合作发展为途径,全力打造教材建设的核心基地。教授是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兼有者[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治学态度、人格魅力、敬业精神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影响到学生。教授成为教材建设和实施教育计划的主将,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真正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3]。

2 坚持传承创新、突出特色的教材改革思路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源头。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的突出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医和中药传承的精髓,所以教材建设必须坚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科学理念,强化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不断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凝练。

中药是药品,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现行中药教材中其作为药品的地位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似乎文化替代了科学,这是中医药发展的致命问题。例如:《中药鉴定学》,其内容是中药鉴定还是药材鉴定?《中药化学》,其主要内容是中药化学是植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其内容是中药药理还是化学成分药理?中药资源,其内容是中药资源还是药材资源?《中药学》,其内容是药材的性味归经还是饮片的功能?《方剂学》,其方剂的组成是药材配伍还是饮片配伍?……等等。即在中药专业培养的教材中缺少对中药概念的准确定位,造成了教育和应用的脱节。例如:执业中药师的工作职责是对中药的监督管理和使用,而其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却是药材。中医药是传统的医药科学技术,现行教材必须在科学性、传承性和医药属性的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真正突出中医的医学特色和中药的药品特色[4]。

3 坚持优先和重点建设的基本原则

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必须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医师和中药师,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输送专业性人才。教材的教育体系包括专业教材、专业基础教材和基础教材,基础教材是专业基础教材的支撑点、专业基础教材是专业教材的桥梁和纽带,要紧密结合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着力解决教材之间知识脱节的问题。从目前中医药教材的建设情况来看,专业基础教材建设比较较薄,其根本原因是专业基础教材中缺少中药药品和中医学科的属性,应该优先改革,尤其要优化知识结构,着力解决教材中知识系统性问题。专业教材是专业教育和知识结构指导原则,要重点建设专业教材,着力解决专业教材中知识联系性和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问题。目前,中医药教材出现了多中心的现象,要根据教育和专业的科学规律有序地整合。

4 坚持教材构成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模式、完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是中药学科和教材建设的根本目标。在此目标指导下,教材构成体系应由教材和辅助教材两大部分构成,辅助教材是为实现教材的教育目标而编写的参考书,教材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为了保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知识更新的内容,必须配套编写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习题集等参考书,建立健全教材的构成体系。教材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准确性、可读性、适用性和公开性;要完善不同形式的教材出版工作,如电子教材、网络教材、教材课件等。

5 坚持统筹建设的管理策略

坚持不同教育层次教材统筹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医药的高等教育层次主要包括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专生主要是专业素质教育、本科生主要是专业知识教育、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专业素质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是专业能力培养。要针对各层次人才的教育目标,建设不同层次的阶梯式教育教材系统。

总而言之,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教育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先进与实用、理论与实践、统筹与争鸣的关系,逐渐完善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体系,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贵君,王晶娟.中药商品学的内涵与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10,26(3):27-30.

[2]曾钊新.教育哲学断想录[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4.

[3]刘洋,潘艳丽,王晶娟.中医药高素质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3):17.

[4]张贵君.中药研究的误区思考与创新研发的新思路[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 1367-1369.

(收稿日期: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