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摘要:从2009年起,一方面我国高考的考生在逐年的递减,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的扩张,公办院校尚且感到办学压力,民办高校更是遇到生存危机。那么,民办高校如何在这样的压力下生存呢,除了提高自己的办学设施等硬件设施方面,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优秀的教师团队,拥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之本。因此,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将成为民办民办高校的工作重心。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97-02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这对公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适用,对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样适用。民办高校要实现办学质量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要教授学生怎样学习,还要教授学生怎样做人。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教书,而且担负着育人的重任。那么教师,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教师,怎么样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呢?本文大致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从教师自身层面

(一)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但恰恰就是这首要任务,很多教师却忽视了。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核心素质,是否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是否成为优秀教师,教学是首要的衡量标准。任何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

民办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驾驭的能力,以便能够从容地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最有效,最大程度的转化成学生的知识,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不但要求老师有很深的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技能,尤其是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的教师来说,实践技能的要求有时候还高于理论知识。因为民办高校往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这需要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的上手,尽快的为用人单位创造出价值。所以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不但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技能。

(二) 不断的学习能力

学无止境,如今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知识和新的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教授者,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和结构,才能够使自己的教学不落伍,才能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使自己教授出来的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其实,教师是学生的眼睛,教师的眼界决定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就如一个领航者,不断的引领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不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涉猎外专业的知识,边缘学科的知识,这样使自己的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无限的知识。如今,很多伟大的发明,优秀的研究成果都是产生于交叉学科,这就要求老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待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不断的学习还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 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高校承担着国家大部分的科研项目,但是从科研方面来讲,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具体表现在民办高校的科研实力弱,成果少,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极大的影响着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也妨碍了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除了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外,科研也是提高自己职业素养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拥有正确的科研观:一方面,视教学过程为为研究过程。教学实践是科研的前提,为科研活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自己的科研活动整理思路,所以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研究过程。教学实践是科研的源泉,为科研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素材。科研总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的,怎样发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就是要深入到教学中去,在备课、上课、辅导过程中,捕捉和发掘有意义的科研课题。另一方面,以科研促进教学。研可以革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做科研,才能找到真正的感觉,并用这种感受去开导学生,也只有做科研,才能驱动自己进一步学习,并用这些新知识去丰富学生。科研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钱伟长院士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而是要靠做研究工作,这是主要的方法。他说:不搞科研,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四 )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教师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的人格和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将抗的人格和心理素质,这些包括:

1.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教师的认知素质之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讲课时,不但传授知识,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面部表情,是否有同学迟疑了,是否有学生摇头,还要注意学生的眼神,是否很迷茫,不知道在讲什么,这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都要兼顾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传道”的作用。

2.高尚的情感。它包括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即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教师还可通过语言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声音表情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3.丰富的创造力。教师职业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因为教育工作不是千篇一律,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而教育对象的年龄、水平、身心状态等方面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所以,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熟练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和教学难题,机智处理个别学生问题。

4. 广泛的兴趣。由于当代科学的整体性、渗透性越来越强,教学中强调各学科的横向联系。它要求教师扩展学科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技能,并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求知兴趣,以便在知识的海洋里尽可能开采知识的宝藏。

二 从学校层面

除了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外,民办高校为了打造一支精锐的教师队伍,也要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教职工的素质:科研通过以下的几个途径:

(一)严格招聘过程。将问题杜绝在源头,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在招聘的时候严格把关。规范招聘程序,从报名,资格确认,到笔试,面试,及试讲都要制定严格的规则,谨防滥竽充数。

(二)举办各种培训活动。

校青年教师与中小学青年教师不同,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这是一部分教师入职初期专业发展遇到困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高校青年教师在上岗前,都要接受一些培训作,但大多不深入、不扎实。从青年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教师职前培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更应该加强职业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及职业信念教育。在教育的时间上,要有一定的保证。经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青年教师入职以后要在院系或教研室建立一种类似导师制的“传帮带”制度,由一部分有工作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对青年教师加以指导和规范,使青年教师得以健康、顺利发展。

对此,学校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培训班,包括专业的培训班及职业道德培训班。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及网络专业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较能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通过举办职业道德培训班,引导教师培养爱校爱生的感情。自觉抵制以教谋私,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引导教师树立职业道德,积极探索追求真理,用于探索的学术风气。

(三)提高教师各方面的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是经济上相对处于劣势的群体,学校应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从而确立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从个人发展角度看,青年教师的流动选择可以理解。某高校一位从事人才资源研究的教授说:“高校教师的流失,是人才的流失,是现代市场经济下人才竟争的结果”。 毋庸置疑,教师的流失对高校的发展冲击很大,因此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师待遇非常必要。激烈的高等教育竟争中,如果办学的硬件不足,只有靠“软件”来弥补。实践证明,只有教师队伍管理法规完善、生活无虑的环境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高校的领导要千方百计地提供一切有利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取得成功。 一个人如果事业总是遇到失败,很少成功,是很难形成兴趣的。应尽快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奉献于社会。

目前,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学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许多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保险缴纳额偏低。所以,一般民办高校教师大都没有稳定感,常常忧心忡忡,人心惶惶。为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民办高校应该为教师办理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按期交纳足额保险费,这样既能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又能起到招揽人才、稳定队伍的作用。

三 总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必将带动大批的有志青年进入高等教育这一行列。年教师必将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院校必须关注这一特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他们职业行为,激发他们确立献身高等教育的崇高理想。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温加宝.大计 教师为本

[2]王椿阳,朱永新,柴修森.教师工作倦怠成因及应对策略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9.5.

[3].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6

[4]唐安国:黄之茜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建设,民办教育研究,2004

[5]王晓莉,刘 辉.试论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