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分析当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提出调整性别失衡的对策,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幼儿园 教师性别 比例失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10-02

当前,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已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本课题组采用自编问卷,以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生、抚州市保育院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教师性别比例的失衡现象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尤为严重,对此,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

(一)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性别定型

我国父权制主导的性别文化形成了社会认可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传统性别文化影响下,人们认为男性气质应该优于女性气质,男性应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应从事一些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行业不属于高风险、高收入的行业;还认为女性在家庭中处于附属地位,在社会上经济收入的高低不重要,使得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女性更适合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导致了报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岗位的男性很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

(二)男性自身的观念影响其成为中小学和幼儿教师

一是很多男性认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好。以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调查中发现,认为不愿意到中小学工作的原因是“工资待遇低”的学生占66.7%,认为“发展前景不好”的学生占66.67%,见图1。

图1 男生不愿意到中小学工作的原因调查情况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问及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时,84.53%的学生认为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低”,40.88%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不好”,见图2。

图2 男生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原因

二是目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图3是对某民办幼儿园教师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调查情况。

图3 某民办幼儿园教师缴纳社会保险金的调查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民办幼儿园中,只有28.66%的教师全部缴纳了社会保险,其余大部分的教师是部分缴纳或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可见,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同时,由于我国的国情,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大,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是自负盈亏的,教师没有社会保险等基本保障,工资待遇低,因此,很难吸引和留住男性教师从事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工作,导致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

(三)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调

由于男生、女生的智力水平差异性,男生偏爱理科,女生偏爱文科,因此,师范类院校大多数是文科类,以女生居多。以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女生占91.67%,男生占8.33%;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女生占95.58%,男生占4.42%。可见,师范类男生较少,这也是造成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

(四)男性成为中小学、特别幼儿园的弱势群体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其主要体现在:由于男性教师数量少,他们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婚姻问题上,男性幼儿园教师成家比较困难;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害怕流言蜚语,男性教师较难融入女性教师的活动中。因此,中小学、幼儿园的男性教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孤独和职业上的自卑,一些男性教师选择转行,这加速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

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中小学和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培养与职业规划

由调查结果可知,师范类院校的女生数量占绝对优势,这也是造成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师范类院校要注重中小学、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培养与职业规划。一是师范类院校在招生时应按一定比例确定招生计划,并在奖励助学金和评选学生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男生。二是师范类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男性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要加强男生基础教育的服务意识,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培养男生适应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的个性心理。男生与女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今后在教育中小学生、幼儿的个性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师范类学生良好的素质及个性。四是要根据男性教师的心理特点,采取有别于女性教师的培养方式。五是要引导男生做好职业规划,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和树立明确的就业方向,使其对教师职业尤其是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的前景充满信心。

(二)注重舆论的宣传与导向

当前社会对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缺乏认同感,普遍认为中小学和幼儿教师更适合女性,如果男性从事幼儿园教育,常常被称为“男阿姨”“阿舅”,男性幼儿教师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对此,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社会群众对小学教育、幼教工作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尊重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尤其是男教师。教育管理者应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小学教育、幼教工作的特点,宣传小学男教师、幼儿园男教师、小学教育专家和幼儿教育专家的事迹和成功经验;科学论证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理论,增强家长对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认识,使其明白教育是男女两性共同承担完成的,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社会性别意识

首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树立新的社会性别意识。教师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树立一种中立的性别文化和性别价值观。其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要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从事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男教师要敢于尝试和创新,然后慢慢地喜欢上幼教行业。在目前社会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大多数男性幼儿教师已经得到家庭的支持,但仍会面对来自亲戚、朋友和社会上带来的压力,因此,男性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恰当处理与女同事、学生的关系,扎实工作,赢得社会的认可。

(四)制定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引导

我国有较为健全的《义务教育法》,但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立法层次比较低,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规性文件,这些法规性的文件对幼儿教师的权益保障还不全面。比如,由于缺乏健全的《学前教育法》,不少幼儿园的领导体制、办园体制、教师待遇等方面无法可依,而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的经营状态,使得幼儿教师在待遇方面无法得到基本保障,那就直接导致了教师队伍不稳定、招生困难和效益下降等问题,以致最后关停幼儿园。因此,国家应该完善学前教育方面的立法,使学前教育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学前教育的稳定性,保证学前教育教师的权益,吸引优质教师和更多的男性从事学前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

总之,当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存在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男性教师自身的观念、师范类男生数量少等原因,国家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策略,逐步解决教师队伍中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真正提高中小学和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徐倩,柯鑫,张鑫等.幼儿教师生存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周建伟.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成因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8)

【基金项目】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FM 2012-108)

(责编 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