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探讨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微课应用于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微课;病理学;护理;教学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后续临床医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由于护理专业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培养方案存在差异,学生普遍反映病理课程中有部分知识点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理解和掌握。为了更好地完成病理学的教学任务,本文将探讨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法,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完成病理学的教学任务,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1. 1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 病理学虽然是我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课时非常有限,教师常常忙于在较少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1.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 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学习成绩差异比较明显,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功底。再加上学时偏少等原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微课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2.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2.2主要特点 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①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min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min; ②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的需要。③资源容量较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3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使用的素材集视频、图像、声音、PPT于一体,最关键教师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2]如此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2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可以是教学内容中的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等等具体的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凋亡与坏死及细胞老化的区别都是常见病理学难点。因此,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对学生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3.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而言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不同类型的"微课",如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现状以及学生反馈的问题,不断思考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也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助于促进教师再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3.4促进同行教师交流 交流与应用也是是微课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一般而言,大部分教师经常只能和该教研室教师或本地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明显受到了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开展集中展播微课教学、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对于推进全国甚至是国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自由的交流,加速自身的成长速度,提高水平非常有帮助。

微课的到来,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它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微课的发展也必定引发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3]。

总之,微课"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2]。如何使微课和病理学课程更好地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广大病理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 ,(2):42-43.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