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人物形象研究——基于2019-2020年62位“全国最美教师”事迹的内容分析

史晓繁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2011年6月17日,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教师”正式启动。这一活动旨在寻找、挖掘为我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执着坚守的优秀教师典型,对引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美教师的事迹令人钦佩,最美教师的形象更值得研究。为了更真实、更具体地展现坚守在各级各类教育一线的最美教师形象,笔者从教育部网站、各省政府网站、各学校官网等搜集、整理出2015-2020年评选出的62位全国最美教师事迹材料近10万字,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事迹材料文本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出能够体现最美教师形象特征和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再对关键事件进行关键词编码,最后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分析,以向读者呈现出最美教师的个人基本特征、人物形象特征以及其成长心路历程。

本文对这62位“全国最美教师”的性别、教龄、任教学科、所在教育领域进行编码统计。(见表1)

表1 2015-2020年全国最美教师个人基本特征统计

项目 类别 人数 百分比教育领域高等教育 18 29.0%职业教育 5 8.1%基础教育 27 43.5%特殊教育 6 9.7%幼儿教育 6 9.7%任教学科语文 10 16.1%英语 5 8.1%思想政治 5 8.1%

(一)性别

从性别来看,62位全国最美教师中男性29位,女性33位。男教师占比46.8%,女教师占比53.2%,女教师所占比例仅高出男教师6.4%,这与我国当前“教师队伍性别结构严重‘女性化’”的现状不相符合。这也表明男性教师相对来说更容易在教育事业中脱颖而出。

(二)教龄

从教龄来看,62位全国最美教师中11-20年教龄的教师数量最多,其次为教龄在21-30年和0-10年的教师,教龄在31-40年和41年以上的教师最少。这表明:普通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青中年时期正是普通教师成长的最佳黄金时期。

(三)教育领域

从62位教师所处的教育领域来看,几乎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其中,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27位,占比43.5%;
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18位,占比29%;
从事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师均为6位,各占比9.7%;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5位,占比8.1%。这表明我国正着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注重发展普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兼顾职教、特教等各种类型教育的发展。

(四)任教学科

从62位教师的任教学科来看,担任语文、英语和思想政治三个科目的教师最多,分别占比16.1%、8.1%、8.1%。这一状况可能与研究样本的选取有关,也可能是与我国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传统相关,只注重语文、英语等主要学科而忽视“小学科”[1],导致“小学科”教师处于弱势地位。此外,思想政治科目的教师占比较高的原因可能是与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对思政课课程改革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相关。

笔者深度扎根事迹文本,对62位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刻画出他们鲜明的人物形象:爱国主义的践行者、教学科研的表率者、职业道德的示范者、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学生幸福的共情者。(见表2)

表2 最美教师人物形象关键事件统计

(一)爱国主义的践行者

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2],担负着为党育才、为国效忠的使命。通过反复阅读事迹文本发现,最美教师大多心怀国家、心系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他们的爱国情怀。他们或立足国家需要潜心科研、或抛开名利学成报国、或扎根穷山僻壤为国育才。例如,钱易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绿色中国建设上,终其一生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
陈予恕、马晶毅然拒绝海外高薪的挽留,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慎魁元数年如一日扎根中国乡村大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践行着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正是这种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支撑、激励着最美教师扎根中国大地,在教育事业上默默坚守、奋进,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也正如陈先达所说:我国社会主义的属性决定了个人改变命运的同时,也要对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二)教学科研的表率者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得斯滕豪斯的著名论断“教师即研究者”深入人心[3]。“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是提升教育质量、生产教育智慧的重要手段。最美教师之所以最美,绝不仅仅因为其事迹感人更因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研究结果显示,62位教师中有36位教师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而且教学成绩优异。米玛潘多从教14年来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高考达线率多年稳居拉萨市前列,并且在《教育科学》等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王恒在担任一线飞行教师的7年里先后带飞过47名飞行学生,并且47名学生无一被淘汰,此外他仍然潜心教育研究,参与申报多项科研项目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王伟平走上教师岗位三十多年来所教科目在全县学科抽测中多次名列前茅,指导65名学生在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在教学之余,他也不忘潜心科研,多年来在国内高水平期刊杂志上发表教育学术论文数篇……可以说,他们是教师队伍中当之无愧的教育科研表率者。他们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通过科学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教学科研并驾齐驱,教学成绩自然不断提高。

(三)职业道德的示范者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即“三爱两人一终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对中小学教师作出的基本道德要求。62位教师中,有53位教师的事迹材料文本中明确凸显了其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另外9位教师事迹材料中未明确凸显其高尚职业道德可能是与事迹材料文本的选取有关。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是“爸爸”“妈妈”“大哥哥”“大姐姐”,学生把他们当作榜样,他们用自身良好的道德与品行感化学生。例如,“乞讨校长”莫振高一生惦记着大山里的孩子,数十年如一日跑遍全国各地“化缘”,成功资助1.8万名学生走出大山迈进大学的校门,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李芳在生死瞬间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用身体化作学生的盾牌,危难关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从教誓言;
周贤怡在与癌症病魔抗争的同时仍不忘继续工作,用青春、热血与生命诠释着她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最美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或那样的职业道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正是这些最美教师的真实写照。

(四)敢为人先的创新者

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创造性。首先,教师工作对象具有主体性特征。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独立意识与特征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其次,教师工作过程具有情境性的特征。教学工作是一种充满情境性的专业活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情境、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设计、采用新的教学方案,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4]。62位教师中,有38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大胆改革、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王菲在互联网时代带领团队主动探索互联网教学之路,从教师到网师,5年时间网络授课500余节,为30多万乡村孩子带去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作为教师更大的社会价值;
蓝茵茵开创了大学思政课中英文双语教学的先例,将思政课变成了同声翻译课,在课堂上玩“穿越”、秀音乐,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最难上的课上成了精彩绝伦、深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思政课;
徐菊萍从国外引进“学习故事”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优异的教学成绩离不开他们打破陈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普通教师若想不断攀登执教巅峰,就要像最美教师一样做敢为人先的创新者。

(五)学生品德的塑造者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品行;
树人,就是要通过教育改变人、感化人。而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与保障。62位最美教师中,30多位教师都曾被评为“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最美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与品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引领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例如,华雨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过爱心司机专门接送医护人员、做过搬运工帮助搬运救援物质。在课堂上她经常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战疫故事,孩子们在她的故事中学会奉献、学会感恩;
张赛芬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干最重最脏的活,打扫教室、寝室、擦玻璃、整理房间等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她都与学生一起完成,在她的带领之下学生在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杜成露手把手教生活能力差的学生洗衣服、叠被子,带藏班孩子外出游玩、购物;
还时常将在家中为藏族孩子做他们爱吃的菜肴,或让藏族同学自己动手做喜欢的食物等,给藏族孩子带去了父母般的关爱。他所带的学生毕业后给他写信说到:“杜老师,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您的关爱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最美教师以德立身、以德育才,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六)学生幸福的共情者

在62位最美教师的事迹材料文本中,常常看到教师谈及自己的幸福观。从他们的幸福观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之处:学生快乐成长、学习进步、实现梦想就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例如,钱易谈到,“我最欣喜的始终是每个学生的成长,没有什么比跟学生在一起更快乐”;吕杰说,“看到我所带的学生长大后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开心的事情”;王伟平说,“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走出大山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是最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梁琰也说,“学生能自食其力就是最大的安慰”……最美教师以学生的幸福为幸福,承担起学生幸福的共情者角色,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反复阅读62位教师的事迹材料文本,分析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不难发现62位教师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相似的关键事件,其成长心路历程可归纳为:师者梦起、求学寻梦、初为人师、追求卓越四个阶段。

(一)梦起:年少时的师者之梦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在62位教师中,超过半数的教师在幼年时期就埋下了心中的师者梦,他们或缘于父母、家庭的影响、或缘于年少时期老师的影响、亦或缘于自身的兴趣。钱易在“半门皆教师”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从小深植成为一名教师的情怀;
禹城受父母的影响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选择成为一名中职教师;
出生于教师世家的张杰,在祖辈、父辈的熏陶下他很小的时候便将成为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王晓梅因在上学时期备受老师们的关怀,从此励志要成为向他们一样的师者……梦想让他们坚定信仰,让教育事业成为值得他们奋斗一生的事业。普通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寻求自身的成长动力,将教育事业视为理想职业并保持热爱、执着追求。最美教师正是因为他们对年少时期种下的师者梦不懈追求,才成就了他们与普通教师不一样的精彩纷呈的人生。

(二)逐梦:艰苦求学追寻初心

62位教师中,超过2/5的教师谈到其学生时代求学之路无比艰辛。藏族乡村教师加措幼年时期因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只能每天在山上放牧,强烈的读书愿望使他鼓起勇气跟父亲说出“我想上学了”,终于在12岁“高龄”时走进小学一年级的教室;
谭兰霞在高二时因父亲的意外离世而产生了辍学打工赚钱抚养弟弟妹妹的想法,最终在班主任的劝说及学校的资助下才重新回到学校;
郑璇在两岁时因医疗事故导致听力严重受损,靠助听器和唇克服听力障碍一路读到复旦大学博士……艰难的求学之路并没有浇灭他们从教的初心,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的信念。加措因其幼年时的经历,深知贫困山区孩子求学艰难才立下了“接受教育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
谭兰霞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后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为贫困学生寻求资助;
郑璇在她博士毕业后放弃名校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只为了培养更多聋人教师,为特殊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相比于普通教师来说,教育事业对于最美教师更多的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难以放下的责任,所以才能够在教坛数十年如一日奋力践行自己当初的从教誓言。普通教师如果能像上述教师一样时刻牢记从教的初心、时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信仰,便不会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三)梦圆:初为人师践行誓言

通过反复阅读文本发现,62位教师之所以入选全国最美教师,与他们初步踏入教育领域时的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纯真与热忱密切相关。例如,张杰、王秀秀夫妇大学毕业之后放弃在城市里工作的机会,励志扎根农村,为家乡的孩子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
徐川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初便立志做学生的陪伴者、领路人,在教育领域带着对教育事业的信仰坚定前行;
“选择了从教这条道路其实就是选择了奉献”,慎魁元始终不忘自己的从教誓言,用无数个“第一次”践行着自己的誓……反观我国当下师范生从教现状:师范生立志从教更多是因为教师职业稳定、有保障;
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只是为了早日获得正式教师编制;
到边远地区从教也只是因为国家优惠政策薪资待遇优厚……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是一群各具特色的独立主体,需要从业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忱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普通教师与最美教师之间最大的区别。

(四)超越:坚守信仰追求卓越

由普通教师成为最美教师是一个执着坚守、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过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师工作创新是引领教师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62位教师事迹材料文本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寻求创新。例如,张龙为帮助特殊孩子们训练形体率先创造了盲童形体训练课,为发挥盲童的特长在学校建立了校园广播站、组建了“六点艺术团”,给特殊儿童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叶德元为记录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创立了“叶老的窝”博客账号,自觉跟上时代潮流,并且自创“融合式”的班级管理文化,带领班级成功“逆袭”摆脱倒数;
吕杰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技术娴熟而且更加适合社会需求……他们的成功,与其主动、高效的工作创新密不可分,正是在不断创新中才成就了他们的卓越。而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么不创新要么被动创新,将探索、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视为压力。如果普通教师能够像张龙、叶德元、吕杰等最美教师一样静下心,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学生需要、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普通教师的教坛人生也会像最美教师一样精彩。

(一)完善教师荣誉制度,激励教师追求卓越

教师荣誉制度是指教师荣誉授予机构对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授予荣誉的制度安排[5]。为激励广大人民教师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70多年来我国相继设立了多种教师荣誉称号。例如,“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等。教师荣誉制度的设立,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对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优化教师队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外在驱动力,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不断追求卓越。在类型多样的教师荣誉制度的激励下,普通教师积极克服专业发展难题,寻求自我提升之路,向优秀教师看齐。因此,应多措并举完善教师荣誉制度,激发教师提升自我的外在驱动力。

(二)注重师范生职前培养,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情感,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6]。我国当前的教师队伍中,对教育事业淡漠、对学生视而不见的教师不在少数。而最美教师正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这种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情感,凭借着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巨大成就。师范生培养单位要在师范生职前培养阶段多错并举加强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育。好的学校教育需要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教师只有厚植教育情怀,才能克服工作中的消极倦怠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

(三)合理配置教育科研资源,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教育科研是促进中小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最美教师优异教学成绩的取得与其对科研的热情密不可分。最美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挖掘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通过研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而且教学成绩优异。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引导学校合理配置教育科研资源,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制定科研激励制度,引导普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事科学研究、突破教学管理难题。

猜你喜欢 教育教师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